,

在琐碎的日常中活出信仰之美 / 古墨

神学家与宣教士

最近读到20世的神学家托马斯·奥登(Thomas Oden)的一段生活经历,感触颇深。奥登于20世纪60年代在俄克拉荷马州埃尼德的菲利普斯神学院(Phillips Graduate Seminary)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在教学期间,奥登和妻子埃德里塔养育三个年幼的孩子。生活拮据的他们,渴望改善生活条件,却无力承担家用电器的费用。

1961年春,奥登决定利用自己在农村长大的农业经验,购买了一台二手收割机,在小麦丰收季为当地农民提供收割服务,以此赚取额外收入,为家中购买一台洗碗机。奥登购买了一台十年车龄的收割机,并请他的同事洛伦·费希尔(Loren Fisher)教授担任司机。费希尔是古代近东语言专家,费希尔虽精通乌加里特语、希伯来语等多种语言,并参与过多次考古发掘,但他同样拥有丰富的务农经验,并乐于帮助奥登。

收割小麦并非易事。他们要精确把握收割时机,还要防范恶劣天气带来的风险。奥登记得收割的第一天,在天黑收工后,他满脸灰尘和汗水地回到家,妻子和孩子站在门口都没能认出他。在收割过程中,他们也经历了机械故障,甚至一度面临修理费用等困境。然而,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连续工作两周半,最终完成了多个订单。虽然最终收益微薄,但这项冒险却帮助他们维持生计,实现了奥登的愿望。[1]

另一位让我深有感触的人是19世纪末来到中国的英国宣教士曹雅直(George Stott)。他于1866年被内地会派往温州,成为当地开创福音事工的第一人。抵达温州后,他迅速着手创办一所男校,并计划为学生提供午餐以确保他们按时上学。在克服诸多生活上的不便和潜在危险的过程中,他赢得了当地人的信任。曹雅直的宣教工作更多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细致入微的服侍。

在一封信中,他详细描述了自己一天的行程:“早上六点起床,默想、祈祷、吃完早餐后,我在学校进行一次简短的分享,然后祈祷。接下来,需要处理家庭的各项事务,例如购买大米、蔬菜、鱼、柴火、针线、布料、鞋子等,每样东西的数量、质量都需要仔细考量……”[2]

曹雅直每天的生活很简单:了解人们的需求,处理学校事务和日常生活琐事,照顾自己和邻里,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并尽力去爱别人。这些看似简单、重复的日常活动,却充实了他的属灵生命,使他越来越有主的样式。

生活中实践信仰

奥登和曹雅直的经历让我看到,基督徒的生活并非信心生活与世俗生活的对立,而是在平凡的日常中操练信心的生活。这并非意味着信仰的世俗化,而是将神圣的信仰与日常的生活紧密结合,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体会神恩典的临在,并将这份恩典传递给他人。唯有如此,信仰才能真正落地生根,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多年前,一位传道人弟兄向我倾诉了他的苦衷。他奉献给神,读完神学后回到教会,拿着微薄的薪资,家中的生活捉襟见肘。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在服侍之余,想种些葡萄补贴家用。然而,教会的一些领袖却认为他应该凭信心生活,他们认为既然奉献给神,就应该完全相信神的供应,而不应该依靠世俗的劳作。我不否认神对每个人的带领不同,但一味地要求传道人“靠信心生活”,而忽略他们实际的挑战和需要,显然是不妥当的。

更令人费解的是,这位弟兄所在的教会,一些领袖甚至认为全职传道人的时间应该全部投入到教会的讲道、查经、探访等服侍中,而诸如买菜、接送孩子等“俗务”理应由他们的家人承担。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种对“信心生活”的曲解,割裂了信仰与生活的平衡。

奥登和曹雅直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诠释“信心生活”的视角。他们并非远离尘世,而是积极在生活中实践信仰,将信心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并在平凡的日常中见证神的荣耀。

信心生活始于日常

我们往往倾向于认为,只有在庄严的圣殿或教堂中,我们才真正接近上帝;而工作场所、家庭等环境,似乎离上帝更远,甚至显得无关紧要。然而,这种认知是片面的。神并非局限于特定的场所,他无处不在,他的恩典遍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神的国并非遥不可及的天堂,而是正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寸土地上扩展与显现。无论我们身处何地,只要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愿意顺服神的旨意,我们的每一天都会成为与神同行的旅程。

那些看似平凡琐碎的生活片段,往往却是最能操练我们信心的部分。我们常常为那些宏大的神学理念而激动不已,却忽略了信仰的力量和转化,并非通过理论上的认知来实现,而是通过我们在平凡日常中的每一个选择、每一次行动来体现。

生命成长绝不能与生活脱节。许多时候,信心的功课需要放在家庭中才能得到真实的操练。为了分担妻子的辛劳,我会主动下厨。从采购到洗择,再到餐后清理厨房,这些琐碎事务需要耗费不少时间与精力;然而,正是在这些琐碎的家务中,我体会到神在操练我的爱心和耐心,磨炼我的生命品格。

生活并不需要宏大的场面证明它的意义,而是在于我们如何在日常的每一刻中,活出神的样式。这些日常点滴,如同投入平静池塘中的一颗石子,看似不起眼,却足以激起涟漪,塑造我们的生命。

信心生活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以信靠与顺服的心去回应每一天的挑战。无论是为家庭筹划生计,还是在异乡传扬福音,神都与我们同在,引领我们在日常的每一步中彰显他的荣耀。

注:

[1] 参:Thomas Oden, A Change of Heart: A Personal and Theological Memoir, IVP Academic, November 6, 2014, pp. 69-70

[2] 参:Grace Ciggie Stott, The Lame Shall Take the Prey, Underground Publishing House Ltd., August 25, 2023, p. 15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