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
-
以安定之清心,度客旅之生涯/书拉密
那段时间,几乎每天听到手机铃声,都会本能地反应是不是催促搬家的信息,这令我从早到晚惴惴不安,大大地消耗了内心的勇气,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度过惶恐的两周后,我决定,不管搬家的消息何时到来,我都要把在新区的日子过成最后一天。
-
生死契阔,一念两隔/石楠
我们从不避讳在她面前提起弟兄,大家总觉得,弟兄只是先去了一步,或正在某处,煮一壶好茶,等我们去赴他的约。人生转瞬即逝,不经历死别,不能体会那奇妙的平安究竟是何种滋味。一切只因为我们所笃信的,必不会错。
-
我用感恩绘出四季的色彩/赞美
从前常听爸念叨的那句老话“人勤地不懒”,在这个春天得到了验证:作为种菜小白的我,不仅把油菜和生菜养得清脆肥壮,还完美实现了“从地头到餐桌”的零距离运输。这完全超出了我的所思所想,那种满足感,更是一下子冲淡了疫情带来的种种焦虑和困顿。
-
不确定的与确定的/陈恩加
国内社会则充斥着各种裁员潮、躺平潮,工作越来越难找,离婚率越来越高,结婚率和生育率却越来越低,“精神内耗”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病”。整个世界似乎遵循着“熵增定律”,比起正能量,不确定性才是主旋律。
-
自由啊自由/Box
14天的封禁,让我第一次感受到裴多菲的诗句表达的对自由的向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每一天下楼扔垃圾,都觉得是一种奢侈!
-
我在20平的运动场上驰骋/张赞美
刚封控那阵子,我真切体验到何为恐慌、憋闷、抑郁,甚至无聊,对室内狭小空间里的运动,更是极其抗拒。不运动吧,心里又难受又抓痒。渐渐地,就生出一些质疑:运动是为了什么?健身到底是为了什么?看到网友异曲同工般的打趣儿,让人哭笑不得:“被封在家里的时候,其实也是一个思考的机会。我出不去了,但我出去,到底要干啥?赚钱?吃饭?长身体?再渐朽坏?再存钱、上保险、去治疗?一直到再也修不好,死掉……我出去干什么?”
-
低谷中发现了泉源/神学少女
在节目中探讨过的主题,包括:“教会世代差异的隔阂”“社青过劳而离开教会”“对教会回应社会公义的失望”“对虚伪宗教化的不满”……我花了更多时间回应听友的私信,在陪谈中安慰离开教会的受伤者。
-
OC160卷首 | 我运动,我自由
在物质蓬勃的当下,缺乏运动、不健康的饮食,使很多疾病有低龄化趋势。当人们惊闻一些人“英年早逝”,并发出“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的感叹时,其实还有很多人,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培养运动与健身的习惯。
-
不让恩典在我们身上消失/红海印记
3天的丧礼,我白天黑夜地哭,有太多内疚。为什么我不能整天看好她?为什么我不早点让她从高楼搬下来?为什么不把她送到医院里?为什么她明明还在上班,还在开始着一段新的爱情时,会选择这样的路?为什么上帝不拦住她?
-
跑场人生三代情/傲洁
旁人稀奇:我们姐妹俩的运动细胞从何而来?直到家母信了耶稣,生命焕然一新,成了活泼好动的老“麻雀”,天天早起到社区公园晨练,还吸引来大片“雀群”跟她拜师。我才恍悟:我们的运动细胞是从母亲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