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不再沉默——观电影《熔炉》有感

timg (4)

爱的对面,有时不是恨,而是罪。

 

文/周波

 

 

有人说,沉默得太久,当这部电影进入公众视线时,每一处情节都令人颤抖。

 

 

任人宰割的羔羊

 

电影《熔炉》出现的第一个令人战栗的长镜头,是那个叫金妍斗的小女孩。她捂嘴惊惶失措地躲在洗手间,难逃校长的魔爪;那双清澈的眼睛,透出无望的眼泪和任人宰割的恐惧。

这种恐惧,贯穿整部电影,弥漫在这所学校每个孩子的眼神、表情和身体语言中。

一个叫雾津的小镇,笼罩着吹不散的迷雾。偏僻的学校,沉默、封闭如谜,初来乍到的男老师,敏锐地觉察到这里的老师和孩子的关系,有一种异样的失衡与压抑。

孩子们在本应享受快乐和宠爱的童真年纪,却在挂着“慈善机构”的残疾人学校里,遭遇到校长连同数位老师的虐待和长期惨无人道的性侵犯。

这些聋哑学生,不会说话,也听不到声音,遇到伤害,有苦也说不出。

在令人可怖的静默里,处处都是无声的呐喊。

影片一开始,不到5岁的聋哑小男孩,因为忍受不了男教导主任的性侵,走上火车呼啸的铁轨,终结了自己的生命。而他的哥哥,得继续忍受失去至亲的悲痛和这位主任同样的兽行和殴打。两个十来岁的小女孩,最害怕在幽暗走廊的尽头碰到校长,她们的“后遗症”是陌生男性一靠近就全身紧张和闪躲,其中一个女孩一紧张就“大口吃零食”。

得知真相后的两位老师,讶异于全校所有人和当地警察对此恶行的合理默许。

他们冲破重重阻碍,带着3个孩子勇敢地走上法庭。在人证物证确凿、法官判决被告人有罪的情况下,被告人却最终以最轻的量刑,依然披着“教会长老”和“慈善人士”的外衣,在现实中逍遥法外。

整部影片有三分之二的篇幅,都是案发之后调查取证和法庭辩论的戏。这些道貌岸然的司法程序,最后却得出了一个荒谬的判决结果。

电影是一面镜子,也是一个窗口,揭示现实中的罪:为信不诚,为师不尊,为官不正,为富不仁,为慈不善。

 

 

当利益遇见公义

 

令人沉思的一个桥段是,饭店包厢里,辩护律师让男主角姜仁浩妥协,答应让他拿到“学校发展基金”和另外一些钱,并承诺供小女孩妍斗读书,承担以后出国深造的费用。

假如他答应对方的请求,小孤女以后的生活会不会好过一些?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顺应对方抹除罪行的“开价”,选择双方利益最大化吗?还是摸摸自己那颗赤诚的良心,为孤单无援的孩子寻求一场看似无望的公平和正义?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受害男孩的年迈奶奶,最后接受校长的“道歉”和赔偿。家人的妥协,让这个鼓起勇气上庭作证的少年,重新跌回绝望的沉默。在一个暴雨夜的铁轨上,愤怒的少年和男教导主任厮打,最终同归于尽。

在法律面前,无数律师同样面临为委托人做利益的权衡:如果对方提出的条件足够优厚,你会不会动摇?而你应该如何选择?

面对生命,妥协也是一种聪明,世上惯用的逻辑,大抵不过如此。可当真如此选择,我们的内心是否真的能心安理得?

爱的对面,有时不是恨,而是罪。这也正是男主角头也不回地离席,独自一个人走入滂沱大雨的原因。

 

 

相持对峙的人性

 

这位一人肩负起全家生计的男老师,上有老母,下有幼女,面对生存的压力,他的隐忍和坚强,如此沉默无声又淳厚有力。

这样一件看似“与己无关”的事,让他的双脚站在不同的路口,一边是正义良知,一边是世事难行。这也是扣在他心头的两种“责任”——作为教师和作为一个人,将心比心后的责任,是对信念的持守;作为父亲和儿子的养家责任,也是对现实的妥协。

他的世界没有“双全法”,无论如何选择,天平的一边都必然让另一边失衡。影片中,他多次直面这样的选择,一次次在压力的夹缝中艰难前行。当两种选择如此有力地撕扯他,加诸在他肩头的道义赋予他的抉择以强大的张力。

面对相持对峙的人性,在一个个关键时刻,他最终走向人性中光明的一面。

 

 

人人都有平庸之恶

 

经历过二战的犹太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曾有一个发现:很多对犹太人犯下滔天罪行的纳粹分子,在他们的日常生活里,往往是和蔼的父亲、亲切的朋友、温暖的家人。他们一面将无数犹太人送进毒气室,一面每天正常地给面包涂上黄油,亲吻妻子与孩子,在晴朗的周末与朋友一起郊游。

她将这样的人性相悖解释为“平庸之恶”。

这些看似平常和正常的人,他们无心犯罪,却常常会杀人或成为帮凶。譬如,电影中那位为了一个门卫职位,为恶行“合理消声”的老伯;那几位看着小男孩被教导主任殴打,却无动于衷、置若罔闻的教师;那些数点钞票,身在其位却纵容犯罪的警察、律师和法官……

是不是人性太软弱?我们在生活中是否也曾有过那些“似曾相识”的一刻?

你是否眼见一位女性或孩子当街受到侵犯,依旧若无其事地擦身而过?你是否躲在网络背后,在各类新闻的评论区,对素不相识的人发出谬误的泄愤言辞甚至人身攻击?你是否曾参与某团体对某个无辜同仁的孤立与讨伐?

当人性的弱点被戳破,恶会像瘟疫一般笼罩,人心中的贪婪与麻木、匮乏与依赖、软弱与残忍便肆无忌惮地横行。影片中,在全校的合理默许和集体失语下,上百个孩子的尊严与生命,狼狈地流浪或消逝于旷野之中……

 

 

一粒麦子的深意

 

那两位老师,就像是落在现实土壤里的“一粒麦子”。圣经中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麦子;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粒子来。”(参《约翰福音》12:24)

这部电影取材于真实事件:2000年,韩国光州仁和聋哑特殊教育学校发生虐待和性侵害残障学生事件。当时对罪犯的处罚很轻,和影片里的判决结果相似,当事人在判决后没受到任何实质性的惩罚,依旧在学校担任职务;许多孩子继续受到伤害。现实中两位主角的真实身份是律师,为了帮孩子们维权,他们一路坎坷,饱受精神摧残,最后英年早逝。

他们和孩子们的悲惨际遇引起了一位作家的关注,从而写下日后引起影响的小说《熔炉》。后来,事件的结果随着电影版本《熔炉》的上映而改变。

电影《熔炉》引发了韩国民众的持续关注,在民众的呼声和舆论的压力下,韩国光州警方组成特别调查组,再次着手对“仁和学校事件”进行调查,案件涉案人员被重新起诉。而后,媒体报道,韩国政府为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陆续修改和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以《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又名“熔炉法”)最为知名。

2011年,韩国国会208名出席会议的议员以207票赞成,1票弃权通过了《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在废除了死刑的韩国,该法案的惩罚力度是空前的。

可以说,这部电影的价值和盼望,已远远超出一部电影本身。

罪是灵魂中的病,是人们对生命意识的淡漠。我们如何看待上帝精心为你我创造的这一个宝贵的生命?我们又如何回应,这“一粒麦子”换得“更多生命”的舍己与恩典?

一粒麦子种在地里死了,才能长出麦子,结出许多子粒。耶稣的舍命,换来了世间所有人的宝贵生命。他也是那一粒麦子,借着上帝的美意,把永生赐给所有经历罪和爱的人。

但愿我们的努力奋斗,不只是“让世界不要改变我们”,还能够成为一粒落在土里的麦子,造就更多生命的觉醒与重生。

 

作者来自湖南长沙。

《“羔羊不再沉默——观电影《熔炉》有感”》 有 1 条评论

  1. […] ▸羔羊不再沉默——观电影《熔炉》有感 […]

回复 《海外校园》137期 – 有盏灯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