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聆听天国叹息声,面对软弱之疾/ Joseph

 

/ Joseph

 

何谓“属灵虐待”?

几天前,姐妹J的父亲突发疾病住院,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因抢救无效去世。身为牧者,需要在这样的时刻去陪伴、安慰。但面对失去挚爱的人,我还是害怕自己成为那“闯入瓷器店里的公牛”,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举动,给当事人带来伤害。

在这个破碎的世界,我们每天都会经历到来自个人、群体、乃至时代的“软弱之疾”——如身体上的病痛,亲友的离世,生活工作的压力,灵性上的挣扎,社会的荒谬……我们需要思考:该如何面对身边正经历软弱与挣扎的人们,并以合宜的言语和行动,使他们得到安慰与鼓励,进而有勇气和能力走出伤痛的风暴。

但我们常常在一种不自知中,陷入到“操控型”的语言和行动中;甚至更严重的,以属灵的名义,给伤痛挣扎中的人,带来身心灵的二次伤害。

大卫·强森和杰夫·范达伦在其合著的《属灵误用》一书中,将此称为“属灵虐待”:“属灵虐待是使一个极需帮助、扶持或需圣灵支持的人,因着不当处理,造成他属灵的力量更加脆弱、损坏或削减。”作者进而指出,“属灵虐待来自有权柄地位的人。拥有属灵权柄的人,同样会破坏我们的信任感。很可能你很坚决地维护现有的属灵权柄,不惜伤害任何质疑、反对你的人;当你的言行拆毁、打击或削弱了另一位基督徒的属灵生命,你同样在实施属灵虐待。”

想起在上海疫情封城期间,很多人因长时间被关家中,情绪上难免会有很大的波动,进而影响诸如夫妻、亲子、友谊等人际关系。而教会群体同样面临此种挑战,当弟兄姐妹在情绪的波动中产生冲突及关系上的危机,冲突双方都因此受到很大伤害的时候,往往需要牧者的介入。但牧者介入的方式如果欠妥,或如上文所说,带着一种不自知的“操控”,试图以解决问题、平息风波的心态去介入,就容易使冲突的双方产生二次伤害。

 

建立,抑或拆毁?

一位弟兄和我分享了发生在他教会中的此类事件:有两位姐妹因着言语上的误解,并进而以一种网上公开的方式互相抨击甚至嘲讽。不幸的是,很多弟兄姐妹也在围观中纷纷“加入战局”,各自站队互相指责,局面似乎往失控的方向发展。

那位弟兄分享说:其实当事态发展至此的时候,处在事件漩涡中的姐妹也倍感自责,认识到自己可能的过激言语,并也在伤痛中祷告,恳求上帝的怜悯与医治。他们的牧者Y第一时间介入,却不问青红皂白,直接责备两位姐妹,在她们最需帮助和灵性扶持的时候,反而打击她们本就摇摆的心态,进而情绪更加激化。弟兄说,牧者Y先是以属灵的语言责备她们的不成熟和悖逆;进而以一种命令式的口吻,要求她们即刻删除网上的言论,同时向对方道歉。更甚的是,在责备完并发出一系列的指令后,加上一句“希望你们能好好在上帝面前悔改,求主赦免你们。”

听完之后,我在想:这样的所谓介入与处理,究竟会使群体被建立,还是被拆毁?牧者所期待和看重的,究竟是教会作为一个机构繁荣稳定发展,还是每一个个体真正透过上帝启示的真理,得到滋养与成长?

我回想起自身的经历。身为一名青年传道人,在生活和牧养过程中遇到挫折和软弱的时候,挣扎着很难扛起服事的工作的时候,在最渴望被安慰和鼓励的时候,总会有似乎比我更有恩赐、比我牧养更有经验的长辈或长兄们,以一种告诫的语气提醒我:身为服事者,怎么可以如此软弱,没有一个牧者该有的生命见证?!他们也常常会暗示:我需要回到上帝的面前,看看是否有什么地方得罪了他。

这样的“牧养”,带给我的是一种难以自已的罪咎感;甚至严重时,对牧养的呼召都会产生怀疑,使本就软弱的自己在自我的控告中更加难以走出软弱的阴影。

 

与哀哭的人同哭

面对个人、群体、时代的“软弱之疾”,我们究竟该如何避免陷入一种操控式的牧养带来的试探中?

在圣经《马可福音》第7章31至37节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耳聋舌结的人恳求耶稣的医治,耶稣将他带离众人,经过探舌头、吐口水、抹舌头等一系列的身体接触之后,望天叹息并医治好这位病人。

这个故事吸引我的其中一个点,正是那个看似多余的动作——耶稣望天“叹息”,而“叹息”的希腊文στενάζω表达的是一种痛苦的叹息与呻吟。我忍不住在头脑中想象耶稣面对这个人痛苦呻吟的画面。而正是这个久久盘旋的画面,提醒我面对陷于软弱中的个体,该有的合宜方式。

耶稣从未因此指责他疾病的源头是否因这人犯罪或是其父母犯罪。面对他的耳聋舌结,耶稣透过身体的接触来安慰与感受他的痛苦,以看得见的语言和爱的触摸,让身体软弱的他,得怜悯、被医治。耶稣的这一声叹息,是一种认同,一种与哀哭的人同哭的怜悯。

那位拥有权柄的耶稣,并非如此前一般一声令下就医治了这个人,更没有用属灵的权柄去操控和辖制人,反而降卑亲近,以对方所能理解的语言与他感同身受,并如同经受了同样痛苦一般,发出那声来自天国的叹息。

无独有偶的是,在这个故事发生不久,在《马可福音》第8章的开头,面对法利赛人的盘问与求神迹的试探,耶稣再一次深深“叹息”并拒绝了这样的要求。如果面对软弱疾病之人,耶稣因着认同与怜悯而痛苦呻吟的话,那么面对骄傲与顽梗,并且抗拒上帝的儿子的法利赛人,耶稣又因何陷入到深深的痛苦之中呢?

在平行经文的记载中,让我们看到多一点的画面,当耶稣说除了约拿的神迹,没有神迹给这世代看的时候,耶稣同样指出一个事实:面对一个邪恶的世代,将有比约拿更大的一位,来审判这个世界。而这审判与定罪的严厉,正是隐含在这一声叹息之中。

 

叹息背后的承担

我们当然不应以一种操控的语言去处理人的软弱和伤痛,但我们也不能用一种稀释的或者虚假的平安忽视每一个个体或群体的软弱背后,所带有的悖逆玩梗不讨上帝喜悦的罪恶。如何面对罪?是站在道德高地,以自以为义的姿态代替上帝行审判;还是将福音稀释,从而回避上帝会审判的事实?

耶稣的行动使我们看到,他为这悖逆的世界叹息,而背后甚至是一种忿怒的积蓄,等待那再来时严厉而没有余地的审判。但当我们回到约拿的神迹的时候,很显然,耶稣的那声叹息背后,指向的是他最终被钉十字架的事实。耶稣直视罪恶,但同时他以自己来承担所有罪恶的代价,给每一个陷在罪中与软弱中的人们一个悔改、得医治、被建立的机会。

这一声叹息,也是他在十字架上的叹息,那最终不得不尝的苦杯,让他痛苦呻吟,但那“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参《马可福音》14:36)也使我们看到叹息背后的承担,以及承担背后更深的怜悯。

 

结语

回到文章一开头所提到的:我们该如何面对个人、群体及时代的软弱,以及造成这一切的背后那邪恶的因子?无论是牧者还是个人,我们都需要回到耶稣面前,用心聆听那一声深深的叹息。我们只有听到这天国的叹息声,才能避免用自以为是的方法去操控、去解决,以至于弄巧成拙,造成属灵的虐待。

当我们真正听到这声叹息,我们便能靠着上帝的恩典,去效法这一声叹息。因为圣灵会用说不出来的叹息,帮助我们去认同与怜悯,使软弱中的人重新活出被称为义的生命。

 

《“聆听天国叹息声,面对软弱之疾/ Joseph”》 有 1 条评论

  1. […] ▸聆听天国叹息声,面对软弱之疾 / Joseph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