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牧者——一个牧羊人看诗篇廿三篇/唐洁宁

 

 

 

文/唐洁宁

 

 

 

老弗兰多.阿法索是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省(Pays Basque)的牧羊人。他不仅是那一行的佼佼者,身上流有近廿代伊比利克牧羊人的血液,也是他们当中的老手,负责把牧羊的传统和秘诀,代代薪传。

有天晚上,在星夜之下,我和他并肩坐着,羊栏就扎在波光粼粼的小湖畔。当他把羊群赶进羊栏后,我们裹在被窝里,他开始用夹杂着希腊语的巴斯克语,叽哩咕噜的说了一大堆。等他说完后,我问他:“您刚才说些什么?”他告诉我:“正在背诵诗篇第廿三篇……”还以一位牧人的见识,逐句的解释给我听。

阿法索老伯说:“大卫和他的祖先认识羊和牧羊的种种常识。在这首诗篇中,大卫用简单的句子,将自己比喻成一只羊。在我背诵这首诗篇的日子里,越来越能体会到牧羊这一行的个中滋味。我们牧羊族人视廿三篇为‘北极星’,是我们的精神堡垒,特别是在烈日当空、在暴风雨下工作,在深夜或在野兽侵袭羊群的时候。它指引着牧羊人,无论是在六千年前,或在今天。”

接下来就是老伯的逐句注解: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在每晚走回羊栏之前,羊都本能地确定明天要去哪里吃草。知道明天要往哪里去,又有牧羊人做前导,为它们寻求舒适的环境。因此,羊都很放心,个个对前途充满信心。

祂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

羊的习性是在凌晨三点半到上午十点钟左右吃草进食。吃饱后,休息睡觉三到四个钟头。牧羊人知道,羊只要能安静地吃草,就能养肥。这就是为什么经验老到的牧羊人,要起早赶路,领着羊群逐水草而行,并计算着跑在正午之前,抵达绿洲。

一块肥沃的牧场,一片青葱翠绿,既可饱餐一顿,又能清静的睡上一觉,就是羊的最爱了。

安歇的水边。

每一位牧羊人都知道:羊不喝流水,只喝静止之水。

在山谷中布满各个小泉流,羊会口渴,但就是不喝它。因此,牧羊人得找到一处由山岩冲刷过的泉水汇聚成的静湖,或者自己动手围堵水源,直到存满一桶一桶的水。

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

在圣地,每天早上羊会在羊群中,找块地方做为今天的吃草定点。但是每天总要有那么一次,它会离开这块定点去见牧羊人。此时,牧羊人会伸出双手抚摸它的鼻子、耳朵,抓抓它的脖子,并且用温柔的语声和它说话。羊也会咬咬牧羊人的耳朵,把头靠在牧羊人的大腿上,脸贴近牧羊人的脸撒撒娇。(而这个时候,要么就是羊会跪下来,要么是牧羊人自己会坐下来。)享受对它的爱抚与安慰的几分钟时间,然后再回到羊群中定点吃草。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以色列,确实有个叫“死荫幽谷”的地方,座落在耶利哥城和死海路上的南边。这是个像条链子切割群山的一线天峡谷。因为气候和青草地的关系,换季时,羊都得每年经过一次死荫幽谷(意指春天上山,冬天下山)。它绵长七公里,两岸峭壁高四百五十公尺,中间只宽三、四公尺。要经过此谷惊险重重,一路上处处是坑洞,坑深二公尺,少有坚石可踩踏。羊只要踏进幽谷,就再也不能抽身往回跑。为了避免两队人马,峡谷相逢进退不得,习惯上,都是早上上山,晚上下山。可是,在峡谷的半途中,还有那么一段路,只能靠右边走。左右高低相差半公尺,中间的坑坑洞洞,深过二公尺。在此转折处,牧羊人就得站在坑洞旁边,鼓励羊只跳过去,甚至逼它们往前跳。

如果有只羊,不小心滑倒或掉进深洞时,牧羊人的杖竿就派上用场。旧式的羊环,大山羊是扣在脖子上,小山羊是挂在前胸。牧人可用牧羊拐杖,把它吊离深坑,继续上路。新式羊环较小,只好用牧羊拐杖,勾住羊蹄拉它一把。

在死荫幽谷,还会碰到许多流浪的野狗,在那寻找可吞吃的小羊。牧羊人都会用牧羊杖做武器,机伶地吓跑饥饿的野狗。

因此,羊群知道虽行过死荫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主人会在那儿保护。

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

在圣地的青草地,长很多毒草。如果有动物吃它,必死无疑。一经发现毒草丛生地区,就会先拿着十字镐在羊群抵达以前,把它们连根拔除,铲的干干净净。被拔下的毒草,就摆放在牧羊人在旧约时代建造的石桌上晒干,隔天早上烧掉。此时才让羊群在四周围着曝晒的毒草,清理过的青草地,安心的吃草。

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

在每一个羊栅旁,都可找到一个盛满橄榄油的大陶碗和一个长的水罐。

傍晚时,当羊回羊栅休息,只开一个小门进去。牧羊人将牧杖放在门后,每一只羊过门,他都很快地检视一下,看看耳朵有没有残留荆棘刺,脸上有没有被撞肿了;有没有因为灰尘的关系,眼睛流泪;还有没有其他的意外伤害等等。如果瞧见受伤的小羊,泪眼睛流;还有没有其他的意外伤害等等。如果瞧见受伤的小羊,就用杖竿迅速地分别到旁边去。首先,把受伤的羊只,彻底清洗干净,接着牧羊人伸手入陶碗沾满橄榄油,涂在羊的伤口处。然后,拿只大杯子到长水罐里捞满一整杯的水。羊就将受伤的头部整个浸在大杯子里,喝到饱为止。

当全部的羊都睡觉了,为防不时之需,牧羊人仍手持牧羊杖,裹着羊袍,面向羊栅,睡守在羊栅小门口外。

老阿法索总结后说:“这就是为什么一只羊在得到细心照顾保护之后,作为牧羊人的随身之物,一觉安稳到天明。”难怪,大卫会感叹的道出:

是的,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

 

本文译自法文刊物《连接号》。译者曾任法国中文电台编辑,现住巴黎。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