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的人往往更健康超越——日本105岁养生学学者的养生心得

 

文/刘同苏

 

 

改变生命的境遇

 

今年7月18日,日本东京圣路加国际医院的院长日野原重明先生过世了,享年105岁。这个消息当日占据几乎所有日本媒介的头条;其后,许多国家的媒体也都报道了这则新闻。

作为养生学方面的著名学者,他可以说活出了自己的学说。养生学学者的高寿——这恐怕是众多视线关注的焦点。然而,日野先生的生活及其学说其实证明了生命在于质量,而不是长度。日野先生有一句流传很广的戏言:如果阎王来找我,我会叫他晚点来,因为我还要活到100岁呢?可是,临终前,他拒绝以医疗器械人为地延续自己肉体的生命;离世的当天,他笑着对巡房的医生说:感觉良好啊。

形体若没有主体生命,就无所谓长短;岩石的生命已存在几十万年,可你愿意用你的百年去交换吗?

日野先生出生在牧师家庭,其父是牧师,毕业于纽约协和神学院。他本人7岁就受洗成为基督徒。不过,按他本人的说法,是成年以后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

1970年3月31日,他从羽田机场乘机前往福冈参加一个国际医学学术会议,不想9名日本“赤军”的左翼分子,将飞机劫持到了韩国(原本计划目的地是平壤)。那时的劫机还散发着某种理想主义的味道,劫机者在机上分发左翼书籍(诸如《列宁选集》)以改造人质的思想。日野先生选取了基督教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书中引用的一段经文使他觉悟了此次事件对其人生的意义:“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参《约翰福音》12:24)对他来说,被劫而返,是一次重生,而再生的生命要 “结出许多子粒”。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日野先生自65岁至终年,每周7天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工作,致力于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他认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决定他们生命的质量。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糖尿病,原被日本医学界称为“成人病”;由于日野先生的工作,后来这些病以他的研究而命名为“生活习惯病”。其学说的核心就是:生命不由肉体决定,反倒肉体被生命运动所决定;不良的生命活动,造成了肉体器官的病变;而正常的生命活动,就保持着健康的肉身肌体。

若生命活动是本质,则残缺的器官也不可怕,只要不影响正常的生命运动,形体上缺损的器官就是正常的(器官的正常与否在功能,而不在形体)。生活中,我们常见瘸腿的人行走得神采奕奕,而腿脚齐全的人挪步就气喘吁吁,你说哪位的机能更正常呢?生命运动超越肉体,主体的本质就在于此。

对于生命活动,正常即日常,必须日常性地持续正常活动,生命才可以维系自身的活力,并由此造就了附属其上的肉体的健康。所谓习惯,就是有规律的日常活动。习惯通过日常活动而决定肉体的状况。有意识地以超越肉体的良好习惯活动,身体就健康;反之,生命活动若习惯性地被肉体支配(即“属肉体”),身体就退化。

 

“为他”——健康长寿的秘诀

 

日野先生自己的生活就是其学说的示范。

他每日仅摄取1300卡路里,因为那足以支持每天的生命运动,多过此的只是为了满足肉体的饕餮欲望。他坚持每天锻炼,从不乘坐电梯(其办公室在三楼),且一步二阶地登楼梯。超越的心态是其生命运动的灵魂;他认为,受苦是生命的正常经历;他提倡向偶然性学习(谁说意外不是超越固有状态的启发呢?);他不断地开辟新的生命运动领域,他以高龄学习作曲,于88岁创作一部音乐剧,其后又学习指挥,在90岁时担任了该剧的指挥。

心态的良好表现为超越性的内在反应机制;他103岁时在某处讲演,登台后发现灯光有些暗,于是,他提醒道:能否将灯光开亮些,好让你们看清我这张年轻的脸。日野先生以为:“为他”是建立和维系超越性自我的最佳方式。他没有一天不十几个小时地工作,直至105岁,仍然日常性地前往医院指导,每周都在社区为老人义诊。那一年,他外出讲演170余次(5次在外国),且每次在60或90分钟的讲演中全程站立。为“结出许多子粒”而付出是一种舍己,但这种为他的生命活动,却成就了日野先生极为健康长寿的自我。

生命运动支配肉体,这是主体超越性的表现;这不仅适用于身体,也适用于灵命。“道成肉身”的关键是道“住”在我们中间。道不是植入肉身的理念,而是活在肉身中的有样式的生命活动。赫拉克利特说,道是不息燃烧着的永恒的火;这大概提供了“道成肉身”的普遍启示的形式准备。

一个人灵命的健康,既不是理念植入的结果,也不是制度强制的产物,而是持续的生命活动造就的。理念的教导与制度的规定,至多只是训蒙的老师,而主体生命活动才塑造着自身的健康。道就是灵命生活的“习惯”。只有作为活生生的生命,道才维系着灵性生命机体的健康,才不沦落为僵化的抽象模式,以开放姿态面向超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