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旅:面对孤独——苏黎世座谈会

 
 
 
文/曙东
 
 
 

晓京:思乡此恨绵绵

 
我是搞音乐的,偶尔听听唱碟,会让我兴怀乡怀旧之情。那天在朋友家里听到《二泉映月》的曲子,我流泪了。脑海里全是我们江南特有的古昔的风物,这些东西于我都是可亲可怀的。一首悠长的二胡曲,能为我开启一个忘却的故乡。这说明潜意识中我有那种客居他乡的孤独。有时工作很晚回家,泡上一杯茶,看那尚有微温的红茶,孤寂吧,多少有点,再一数,又一年?心里一凉。
虽然我们思乡此恨绵绵,但谁还记得回乡之路?谁又为我们道明了那回乡的路?是“神叫孤独的有家。”(《诗篇》68:6),软弱、孤独的心怎能抵挡这归家的呼喊?要知道这凄凉的世界并不是永居的地方,我们有一个更美好的故乡--天家。人在漂泊,只要没忘掉神,就可以心平气和下去,并且也不会孤独。
 
 

一丹:以欣赏走过孤独

 
孤独是一种感觉,当不能理解,也不能承受心灵深处的痛时,便感到孤独了。人都渴望与群体交流,或被理解,或被爱。若是不被接受,则造成心灵的孤独。我们常会置身于人群中,却倍感孤独。而参加教会的事工,孤独感会得以释放。我们只有把心灵扩展,进入基督的无限之中,才能过平安、喜乐的生活,纵使孤独仍在那里。
孤独有时是必须的,孤独也并非完全负面,最少那种宁静致远的孤独有一种美感。当你在孤独中时,你的人性或灵性或许可在此升华;相反,如果你害怕面对孤独,说明了你的脆弱。孤独永远伴随你,神的美意本是如此,把它当作神的礼物,以欣赏孤独来走过孤独,岂不更美?
 
 

世忠:保罗也有孤独

 
人与人交往的阻断产生孤独。保罗在《提摩太后书》中讲述他初次申诉时,没有人前来帮助他,反映了他当时所感到的孤独。人常常在需要帮助而又得不到安慰时,在渴望而又得不到理解时,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孤独是痛苦的,但也可以转成巨大的、真实的喜乐。保罗说在他得不到人的帮助时,“唯有主站在我旁边,加给我力量。”(《提后》4:17)保罗得到了从神而来的、随时的、可信靠的帮助,这帮助是人力所不能及的。
 
 

伟庆:上帝不希望我们孤独

 
神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他不希望我们孤独。“那人独居不好。”(《创》1:18)他垂怜亚当的孤独,为他造了夏娃。而创造的本身就是爱,神如父般怜惜儿女,如何会让他的孩子孤独?
罪是产生孤独的根源,藉着主耶稣基督的血与神和好,享受那心灵深处的归宿、安全、盼望和平安,就不会孤独。因为神已赐应许,“我要常与你们同在”(《太》28:20),他还赐圣灵使基督徒随时有安慰。同时,他还赐给我们家庭、教会去沟通,彼此相爱、扶持。耶稣在世上常常一人单独祷告,单独与神沟通的时候更不会孤独。
 
 

燕东:用感恩的心诠释

 
保罗虽然在人世间没有得到弟兄姊妹充分的爱和交流,但神时刻地陪伴他,给他力量。神预备了医治伤痛的恩典,让我们面对人世和灵里的孤独。
人类因在孤独中被造,很难理解或被理解,因而产生的隔膜。无人理解的痛苦之后,必隐藏孤独的危机,或许有人因此而“一日秋风一日疏”,却也有人用感恩的心来诠释孤独,与人相遇,寒喧或是闲谈时,眼光终是柔和、诚挚的。被神所爱,也爱神的人,心与神同在,何以致孤独?
 
 

小梅:我膜拜过爱情

 
我追求过理想,膜拜过爱情,然而深感力不从心,常感到孤寂。这种不安定的心情,使我的灵魂在信主之前是非常狼狈的。试想,生活在刻板、专制、缺乏亲情环境里的小女孩,该是如何孤寂?也许她还不知道什么是孤独,却过早地体味到孤独。她一定特别珍惜爱和温柔。
而正因为有渴慕,才会盲目地将自己的梦想锁入想像的被爱之中,得到的却只是伤害,而这种伤害偏又是事隔多年后想起来心还会哆嗦的那种痛!少时的孤寂与感情的心伤既已结了同盟,遂陷入孤独的重围之中。想要冲破重围,可极度的脆弱,使人无力;想要分解重围,可无人为我悲叹关心,无人为我嘘唏。人怎么也逃不出那完全的孤独。
终于有一天意识到,需要一种神圣的力量来支持。而能否与神亲近,在于你自己要不要。接受神、受洗、参加查经聚会,亲身经历了神的大爱和对罪的饶恕,便学会淡忘那曾受的伤疼。更愿安静地默想,其实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若自然、平静、淡泊,还会有什么样的负担呢?或许有一天还会哭,但那并不代表伤心和孤独了。
 
 

伟庆:拥抱孤独的爱情太苦

 
我能理解小梅的感受。心灵上的伤害是一种拿不走、挪不去的痛。里面的孤独是苦味的,因此需要特别怜恤。“求你转向我,怜恤我,因为我是孤独困苦。”(《诗》25:16)
当孤独与灾难、痛苦连接在一起的时候,人所承受的担子远比只有孤独沉重许多。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承受了最深的孤独困苦,经历了人类最底层的孤独困苦,所以他能理解我们的孤独困苦,并且已经担当了我们的孤独困苦。“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11:28),这节经文是一切孤独困苦人的安慰和盼望。
任何美丽的悲剧故事都无法抹掉讲故事人心中的孤独,任何讲美丽爱情故事的人都无法抹掉孤独的沉重,而拥抱着只属于自己的一颗孤独的心的爱情太苦!淡忘所承受的伤痛吧,因为神要擦去一切的眼泪;饶恕吧,因为饶恕的恩典从神而来;再多一点温柔吧,因为懂得,所以才有怜悯。
 
 

乐天:承受?还是宁愿逃脱?

 
上帝赐给我们生命的同时,也赐予我们各自特异的性情,好让这世界有更多的色彩。孤独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特性,只是有人易于承受,有人宁愿逃脱。我向往那种“笑而不答心自闲”的喜乐生活。常见那些衣狐裘者十分孤独,或正因为他们感到孤独,才要席不暇暖地去追求名利。他们越是内心不安,越需要拯救。此时信仰就很重要,神能帮助人解脱这种孤独。
 
 

方云:要我们自己解读

 
人因心灵太丰富便会孤独。文人喻之为“凄切的孤独”。既然人生的实际不外乎这孤单的感觉,那么那些努力于艺术、献身于艺术的人,便以孤独感最贴切地表达人生。他们牢牢地捕捉、细细玩味孤独,创作出人类美的作品。因此孤独感从这种意义而言,是艺术的酵素。而一旦艺术家真的达到了这种孤独的境界,难免会“拔剑四顾心茫然”。因为人在高处,灵魂总是寂寞的。
人类企求一切,超越了实际的能力,走得越远越孤独。也就是说,最有智慧的人往往最明白自己的有限,他们意识到人之外还有一个无限大的空域。人在追求无限时,才绝望地发现世界之无穷无尽。敬畏神或许能使一颗对生命的匆促、未知世界的茫然感到不安的心,得到安息。
从另一层面来讲,现代社会许多人尝试去寻找另一种类似地球的球体,可见地球是孤独的。人类作为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群体,免不了染上这种可怕的孤独。
如今有闲适心态的人日见稀少,甚至邈乎难求。人忙于劳碌奔波,以致失去了灵魂。而若是任情适性,只怕社会不能顺了人的性情用人。加之人因不安于户牖之中,执意追求理想和真理,终是在虚无缥缈中,似近而实远,可有而常无。既无定性,注定孤独。神让人们自己去解读归乡的焦虑,未知的茫然,理想的困惑,罪的忧伤,和由此而来的孤独。他亦是有情感的,应允我们慈爱、恩典、希望和永生,将人的绝望和孤独留在身后,这便是神的智慧和美意。
 
本文由瑞士苏黎世中文查经班提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