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卷残篇墨未干

 

不知道抄这卷书,换了几枝笔,调了多少次墨,熬了多少个昼夜才完成。

 

 

 

文/小莹

 

 

 

2000年初春,有机会游览圣地,旅程包括色列、约旦和埃及。乘兴而去,满载而归。

回来反刍丰收之余,再翻读圣经,竟发觉史地人物都已上了彩。有的光鲜,有的灰暗。更有一文史,虽不在圣经的记载内,却散发着奇特的亮光。若要考证圣经,非提它不可。那就是以色列境内,昆兰山洞里所发现的“死海古卷”。

 

 

一石之响

 

1947年夏天,一游牧民族(Ta’amin)的年轻牧人,在昆兰山区寻找走失的羊。在一处山崖,看见几个山洞,洞里有几口陶坛。就好奇地扔块石头打破坛子,又取出几卷古卷轴,辗转出售,流入考古学家之手。经过鉴查,发觉是约250BC-65AD的圣经手抄本。

牧童的一颗石子,敲破了世纪的沉寂。后来在附近的山洞里陆续找出约五百多卷抄本。所写的内容,除了昆兰山地的爱色尼社团(Essene Sect)史料,其它多为圣经旧约。分别以希伯来文、希腊文和亚兰文抄写。其中的希伯来文《旧约》中,只少了《以斯帖记》。这些古卷,虽然有的已成断卷残篇,但仍被考古学家公认为二十世纪里的重大考古发现。至于遗失的数卷,陆续被以色列高

价买回,存放在死海古卷博物馆里。

 

 

奇妙书库

 

昆兰山区,座落于死海西北角。与耶路撒冷相距不到20哩,景观、身价却有天壤之别。昆兰山无林无木,顶秃地贫,草不翠蔓,沙石遍布。加上濒临死海,气候干旱热燥。在迦南美地里,好像一段忘记上彩的荒山野景。秃峰的尾端有一悬崖,像个巨大的蜂巢立在黄沙上。蜂巢里有十几个小山洞,洞口约如一个六、七岁小孩的个头儿大,这些洞就是死海古卷的书库。

蜂巢另一端的平山顶上,有爱色尼修道院的遗迹。院内有聚会厅,一间间抄书的小屋

排列两旁,院后方有蓄水池、受浸池等设备。爱色尼社团的教义,基本上是遵守摩西律法、讲究苦行禁欲。约始于公元前150年,亡于公元70年罗马军之铁蹄。

 

 

 忠实的笔

 

死海古卷,被公认是最古的希伯来文圣经手抄本。它也提供耶稣时代,犹太人的生活思想、爱色尼社团的活动与教义等宝贵资料。但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考古的价值,而是修道士抄录的态度,和书卷保存的传奇。

展示古卷的博物馆馆顶设计成坛盖的样式,馆内幽暗阴凉,颇有山洞气氛。馆内禁止照相,可能为保护古物色泽。展览品包括爱色尼社团的一些用品,以及各样的抄本。最长的一卷是《以赛亚书》羊皮卷,约五吋宽,绕着堂中的大圆柱而铺展。其上的希伯来文经文抄录工整,连被修改的字都清晰可见。据解释,抄得完全的,供应各会堂使用;有瑕疵的,经修改后存留院中。

抄这卷《以赛亚书》的修道士,没有署名,老少也未知。但他却留下榜样,值得从事文字事工者学习:

 

 

坚强毅力

 

如果你曾经抄过书或文章,就了解,抄的过程要经过默念、思想、专注和字划行数的规划等步骤。有时为了加强印象,还需要一边朗读,一边抄写。但修道院的隔间紧促,念得大声,怕吵到邻人,念得小声,恐怕催眠自己。昆兰山顶一向燥热干旱,《以赛亚书》又有洋洋六十六章。加上希伯来文自右向左写,写几个字就要停下来,等墨干了再继续。这样写写停停,几个钟头下来,不是汗流浃背,就是手指僵硬。伸腿仰首时,还要小心挥汗,也别撞翻了墨汁。

不知道抄这卷书,换了几枝笔,调了多少次墨,熬了多少个昼夜才完成。但我见到的成果确是字划端正,行列整齐。

 

 

谦卑的心

 

书卷上的错字,被划上斜线,又在其上的空白处,写上正确的字。有的地方连错二字,也连改二处。可见人再谨慎,也难免犯错,但肯接纳别人的更正,是进步的开端。这修道士初看这被修改的笔迹时,可能满心羞愧懊恼。但若耐着性子想想,作品请别人过目,好像麦子过筛,经过甄别,就分别出杂纯是非,甚至延伸思维的触角。更重要的是,在送出之前就更正,不但免了一场公布错误的尴尬,也不被人误乱用神道。这样边做边学,渐渐地就能提高作品的品质,也扩大作者的胸襟。

 

 

卫道之美

 

这卷《以赛亚书》抄本,有多处修改,仍被保存下来。或许是因羊皮卷得来不易,或许是留着供作参考,或应急之需,或许在罗马军临之前 ,匆忙留置坛中。种种原因显示爱色尼修道士做事严谨节俭,宁可藏书而不藏命,视真道文献甚于自己的生命,令人佩服。

 

 

焉知非福

 

公元70年后,圣殿、修道院、会堂都不复存在,其内的文献古宝也遭掳掠破坏。惟独这些粗糙的陶坛,稳坐在昆兰的山洞里。日夜遥对着外面倾斜的世界,也忠心维护着这批不完美的作品。昆兰的环境不适合人居住,以色列人口密,各城市都是公寓楼宇林立,惟独这块地无人问津。但它的恶劣地势与干燥气候,反而为古卷提供了最好的保存环境。险峰令人却步,干燥防止皮卷腐朽。

可见,有时我们处在逆境,不见得是被神遗忘或亏待了。因为,在熬过之后,再回头看,才明白当初的安排未尝不是一种保护。

当年抄经文的小弟兄,若因这篇《以赛亚书》被删改而弃笔,或改行别业。他一生即使再有成就,也没法和这卷抄本相比。若他仍然执笔续抄,相信有的作品已在各会堂里被诵读流传。但他绝没想到,一枝忠心的笔,竟使他得着双倍的祝福。一福是向会众传扬主道,另一福,则是用那卷被修改的经文,为圣经做了举世的见证,成为考古的瑰宝。

可见,人即使不完全,只要忠心,也能被神大大的使用!

 

 

作者现住美国新泽西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