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介:《认识死后的世界》

 

 

 

 

文╱陈小小

 

 

 

 

过去我从来不觉得,“生死”有什么好讨论的。人好好活着,把握现在,才最重要。这种观念其实是来自升学时代所读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例如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等。

我因此觉得,死的世界不可知,所以活着的我们应该定睛于现在。虽然死亡终究会临到,但那是天命注定,“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定有终,自然之道也”,所以不可违。那么,如何解决心中对死亡的不甘愿、对永恒的渴求呢?当然就是用公民课本说的“三不朽”了。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儒家认为,可透过这“三立”,达到“不朽”。

“立德”,用内圣外王之道修养,体现道德圆融,留给后世一个永恒的人格楷模。如文天祥的〈正气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当道德与生命发生冲突时,我们要以道德、真理为最高价值,即所谓的“杀生成仁”、“舍生取义”。

而次一等的不朽,是“立功”,就是做出一件大事,功垂天地,惠及后世。“立言”,则是著书立说,留下思想给后代作精神财富。

但,“三不朽”实在太“知识分子”了一点。普罗大众当如何呢?因此又有第4种“不朽”,就是透过生子生孙、家族延续,以达不朽。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们,我们也各自婚嫁生小孩,小孩也会有小孩。就像太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落下又起来。生命透过传宗接代的方式,一一传递下去,永远不朽。

过去的我对此深信不疑,必须好好地活、用力地活,再加上好好读书,透过实现“三不朽”超越死亡,并以代代延续进入永恒的生命之流。其实如此一来,生命的意义被高举、死亡的事实被淡漠。而我却以为,每一个中国人,上从尧舜,下至我们现代人,都是以这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活着的。

当我进了大学,才发现,对于死亡与生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并且因为对死亡的看法不一,带出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不一样。就像我有个朋友,虽相信“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定有终,自然之道也。”但是她的诠释不一样,她认为没有死后的世界,人生就只有现世,所以要好好活着、特别是要对自己好。“三不朽”是无意义的,吃不到又摸不着!传宗接代也是一种无聊。你是你,子孙是子孙!于是她男友一个一个的换,money(钱)一把一把的赚。哪个男的成绩好,就跟哪个交往!哪边薪资高,就转向哪里!

我因而发现,原来不同的生死观,可以带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上面那位朋友的生活态度,是建立在“死是一种终结”上的,所以她要“极尽所能地生”!至于我过去从书上得到的儒家生死观,虽然让单纯的我积极活着,并把众人的利益放中间,自己的利益放两边,努力贡献出自己,但是这种生死观却易受到现实的污染,而被扭曲。例如“三不朽”,有可能堕落成“沽名钓誉”,堕落成“立名”(追逐名声)。至于“传宗接代”,只要不是生理有问题,大概谁都能办得到。所以仔细一想,也没多大的意义。所有的动、植物,不都能“传宗接代”吗?岂不是都达到不朽了?

因此,我感到需要寻找一种更有生命承受力的死亡观,作为生活的动力。后来,我认识了耶稣,知道上帝按着他永恒的目的创造了我们,所以我们的人生不是一场意外,每个人都有存在的意义。死亡,在基督信仰里面,也有了两种意义:一种是,当我们不认识生命的源头上帝,就是处在死亡里,活着不过是一种活死人;另一种死亡,就是肉体的死亡。但这种死亡,并不可怕。对基督徒而言,那只是一种获得永远生命的过程,而不是结局。

坊间,探讨古今中外各种宗教、哲学、生死学的书籍很多,但摩根(Alison Morgan)所著、校园出版社出版的《认识死后的世界》(What happen when we die?),对古代社会的死亡观(史前人类、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现代宗教的死亡观(印度教、佛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有非常清楚的陈述;对现代科学证据与超感应,也有提及;还有“新纪元运动”(New Age)的死亡观,亦有深入浅出的介绍。

所以,不管你现在持有哪种宗教信仰或人生哲学,《认识死后的世界》这本书,都可以帮助你了解、比较各种死亡观,从而整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以找出生活的动力。

这确如书中导论所述,“如果我们对死亡没有答案,对生命也就没有答案。我们甚至无法找着具有终极意义的生活方式”。

 

 

编注:原文刊于校园网路书房“陈小小读书馆”,获作者授权刊印。

 

作者为“信望爱信仰与圣经资源中心”( http://bible.fhl.net/)的资深同工,现居台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