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透视镜

心灵透视镜(文/郭恩爱)

一颗透亮、敞开、健康的心,无需汲汲营营地探测人心、窥视人的想法……

拼图 心你如何能看出对方是在说谎?

你如何透过姿势看出一个人的想法?

你如何靠面部表情推断一个人的思想?

你如何解读各种肢体语言及背后的意思?

……

这虽然是许多读心术课程招徕学员的宣传词,却也深深地挑动了人们的好奇与兴趣。

   “听懂”肢体语言

有人说,在人的意识、下意识、潜意识中,无不潜藏着内心的真实动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只有读对心,看对人,才能顺顺当当地做对事。

正是在为了读懂人、读懂人心、进而能顺利地做成事,读心术应运而生,且一时间形成风潮。

当前读心术的热潮,所标榜的不再只是江湖术士察言观色后的信口雌黄,而是有心理学的依据,经过科学的验证,来探测人的心理活动,并解读人非言语行为所表达出来的内在意义。非语言沟通,指的是通过人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语气语调、仪表服饰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的过程。

对于肢体语言,圣经中早有许多记载。耶稣自己就很会观察人,他也深谙人的肢体语言。耶稣看到毕士大池子旁躺着一个病人,他看到病人的境况,更“听懂”了他的肢体语言,了解他内心的渴求,在他还未说话之际,耶稣就问他:“你要痊愈吗?”(《约翰福音》5:6)

留心观察对方的情况,可以了解对方的肢体语言。美国的研究指出,沟通的效果7%来自内容方面,38%来自说话声音的音调,55%来自非语言沟通,也就是肢体的语言。

换句话说,人与人的沟通,口中的语言与肢体的语言几乎同样重要,因为心中想说的话,有时候不见得口能说得出来,也不见得能说得明白。像耶稣对于毕士大池子边的这个病人,他是用敏锐的心去聆听病人心中最深的需要与渴望,同时他也真实地满足了他的需要,医治了他。

    看透真实动机

耶稣是一个读心术的高手,他能看透人心,了解人心灵深层的需要与渴望,借着言语的安慰、行为的接纳、神迹或奇事,将人引上救恩之路。耶稣基督是上帝,他能读人、识人、了解人所有看得见及隐而未现的心思意念。

福音书记载,有一次,耶稣进入耶利哥,正经过的时候,税吏长撒该想看看耶稣是怎样的人,因人多,他的身材又矮,就爬上桑树,等耶稣从树下经过。耶稣到了那里,抬头一看,对他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他就急忙下来,欢欢喜喜地接待耶稣。(参《路加福音》19:1-10)

面对矮子撒该这个家财万贯的税吏,耶稣从他爬到树上的肢体动作,以及欢喜接待耶稣的态度,看到他内心深层的需要。他渴求爱也渴望赦罪的救恩,耶稣看透他的内心,就满足他,拯救他,同时也改变了他。

同时,耶稣也将这种能力赐给了他的门徒,基督的门徒也能看透万事、看透人心。曾有行邪术的西门,看见使徒按手,便有圣灵赐下,就拿钱给使徒,希望能买到这种属灵的权柄与恩赐,彼得训诫他说:“你的银子和你一同灭亡吧!因你想上帝的恩赐是可以用钱买的。你在这道上无份无关,因为在上帝面前,你的心不正。”(《使徒行传》8:20-21)

读懂人心,最重要的不是技巧和方法,而是读人者要读懂人的动机。彼得与西门的不同,在于彼得为人按手,使人领受圣灵的权柄与能力,他深知这种能力从上帝而来,也是为传福音而预备;然而,西门想得到这个能力的目的,是为了个人利益,藉此宣扬自己的名声,荣耀自己。

    读人多种目的

现代读心术可谓五花八门,学习者不可不慎,既要省察自己的学习动机,也要明白教导者的存心。这如同一个铜板的两面,正反两面都能将人引导至完全不同的方向。

在e世代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借着网络工具,人与人的接触增加了,但面对面的交谈却减少了,以至于人与人彼此之间虽有交流,却仅止于表层;虽有接触,却无法亲密。而非语言的行为,却可以促进人们彼此沟通的深度与广度。

在人际交往中,若只是为了增进关系的亲密度,将读人视为一种优质良性的沟通,为了了解别人的需要,满足别人内心的需求,促进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诚属正面的态度与动机。

但是,若将对肢体语言的解读,视为一种尔诈我虞的伎俩,或利用人的弱点,行偷拐骗抢之事;或为了个人的利益,揣测人心,玩弄权术;更有甚者,为要操控他人,将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基于这种心态来探测他人心理,实在不足称道。

还有一种人,读人的目的,是为了自我防卫。在这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处处可以见到诈欺、坑骗,时时可能面对巧取豪夺、落井下石……等等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许多人认为,处在这种环境中,根本无法预知什么时候自己会被出卖、会被淘汰,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醒自己,认清人心的复杂易变,避开各种各样可能坑杀自己的陷阱。

    圣灵助我读人 

读心术的流行,其实突显的是现代人心灵底层的孤寂感。人处在一种人际关系的焦虑中,想爱又怕受伤害;既渴想关系的建造,又不知如何开始、如何维护。这是人的心灵困境,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破裂、扭曲的后果。从始祖违背上帝命令,吃了分别善恶树的果子之后,人与上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产生了裂隙,造成了彼此无法跨越的距离。

关系的修复,不是技巧的习得,不是方法的诉求,而是在哪里失落,就当从哪里寻回。关系的修复,首当其冲的是与上帝关系的复合,这也是主耶稣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借着在十字架上的死,代赎了我们的罪,架起了我们与上帝关系的桥梁,将始祖所失去的,重新找回来。只有当我们与上帝和好,重新与爱的源头联结,我们才能有爱的能力去重建与他人的关系。

耶稣是世上的光,能照亮人的心灵,使人的心不再阴翳黯淡;耶稣的同在,使我们处在一种与上帝、与人和谐的关系状态之中。一颗透亮、敞开、健康的心,无需汲汲营营地探测人心、窥视人的想法,或苦苦追求看破人心的真伪、洞悉他人内心深处潜藏的玄机。

有上帝同在的人,既能拥有美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在为人处事中时时得着圣灵的指引,所谓“属灵的人能看透万事,却没有一人能看透了他”(《哥林多前书》)2:15)。

圣灵读我心、识我人,也助我读人心、识他人,当我们全人被圣灵掌管,必能建造与上帝、与人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

 

作者来自台湾,南加州千橡城华人基督教会师母。

原载于OC121期(图片来自网络)

《“心灵透视镜”》 有 1 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