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

上帝对我们的恩典,不是用我们的功德换来的,而是出于他对我们的爱。

 

 

 

文/董家骅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从小到大,这些谚语常被用来教孩子要做好事,言外之意是:如果你不做好事,后果走着瞧。

在华人社会,还有另一句话:“宗教都是劝人为善的。”但做基督徒(信靠和跟随耶稣),难道真的只是劝人为善,以至做好人、有好报吗?最近读到一段旧约以色列的历史(参圣经《列王记下》14章),让我有机会更好地思考这个问题。

 

 

两王的生平对比

 

年轻的犹大王亚玛谢登基后,一方面处决了谋杀他父王的大臣,另一方面却克制自己报复的怒火,遵守上帝的律法,为公义划一条界线,不处死这些大臣的儿女。他是一个敬畏上帝,也同时有企图心的君王。他在位期间,扩展了犹大王国,击败东边的以东人;但被自己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主动向北国以色列挑起战争,最后战败被俘,所累积的财富都被北国夺走。在他的晚年,发生在他父亲身上的事,也发生在了他的身上——大臣叛变,把他杀了。

看完亚玛谢王的一生,或许会让人困惑,一个在圣经中被评价为“行耶和华看为正的事”的王,怎么会开高走低?

同时期,北国以色列由耶罗波安二世做王。圣经对他的评价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在他执政期间,北国以色列收复了过去失去的边境,夺回了大马士革。看起来,耶罗波安二世的政绩比亚玛谢更牛,这岂不让人困惑?

思考这两位王的生平时,我逐渐看到:我们是否敬畏上帝与我们在世上的成就未必能画等号。一个一生敬畏上帝的人,可能默默无闻,在人看来没什么成就;一个一生藐视上帝的人,也可能在世上取得非凡成就,让人羡慕。

 

 

两种框架看人生

 

如果我们用自己一生的成就来评判上帝是否良善,那么,会有两种情绪跟着我们一辈子:害怕和愤怒。

一方面,我们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好,以至于上帝不祝福;另一方面,若是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够好,但上帝却没有按照我们期待的方式祝福我们,就会对上帝感到愤怒。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并把上帝的作为简化成“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的思想,最终会侵蚀我们的人生和与上帝的关系。除非我们能跳脱这种框架和思想,不然会一直陷在害怕或愤怒中。

圣经提出了另外一种框架,帮助我们来理解上帝的作为:以上帝的恩典为中心。圣经从没有把耶罗波安二世的成就和他不敬畏上帝的态度连在一起,而是把他的成就与上帝的恩典连在一起。耶和华因为看见以色列十分艰苦,为了纪念所立的约,因此伸手帮助以色列,借着恶王耶罗波安二世解救以色列暂时脱离苦难(参《列王纪下》14:26)。

虽然我不能完全明白,为什么亚玛谢一生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这当然不等于完美),他的成就却不如耶罗波安二世。但如果跳出以亚玛谢的一生来做评断的标准,而从上帝整个救恩历史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上帝大大使用了亚玛谢的家族,借着他们孕育了全人类的救恩(从肉身来说,耶稣就是这位王的后代)。因此,越过亚玛谢的个人史,从上帝的救恩历史来看,上帝透过他所达成的影响和成就,远远超过了耶罗波安二世。

圣经的救恩历史,在突出上帝公义的同时,也非常突出“恩典”的观念。这“恩典”,是给那些连我们都认为不配、甚至败坏的人的。

 

 

重新审视恩典

 

事实上,如果基督徒能够真正明白上帝的恩典,也许我们骄傲的心和自以为是的态度,将会被彻底融化,也能够发自内心以上帝的恩典来对待身边的人,包括那些我们觉得不配得到恩典的人。无论是面对不同信仰的人,或是同为基督徒但生活方式让自己无法接受的人,以恩典,而不是以“他们是谁”或“做了什么”来决定如何对待他们,才是最合乎上帝心意的。我们自己不也是靠着上帝的恩典,才能站立的吗?我们和他人并无分别。

另一方面,如果基督徒能够真正明白上帝的恩典,也许我们更能脱离以自己的一生为中心来评断上帝的思维习惯,而从上帝救恩的历史中来认识自己的角色,也更能在今生享受上帝的恩典,翱翔在这恩典中,不再陷入害怕和愤怒的情绪中。

再者,若能真正明白上帝的恩典,我们也会放弃以“积功德”的方式来待人和敬拜上帝,能够放下心中的“功德计算机”,接受上帝对我们白白的爱。上帝对我们的恩典,不是用我们的功德换来的,而是出于他对我们的爱。

最后,认识上帝的恩典,提醒我们自己,真正的价值和盼望都在耶稣身上。我们的价值和盼望,不是建立在自己的成就或他人的评价上。想一想,这是多么自由,又多么有安全感的生活方式啊!

 

 

作者现居美国,牧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