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
文/沉静
我看见
窗外,万籁寂静。望着孩子们熟睡的脸,心中有感恩,也有叹息。
手机不时传来求助的信息,一位新手妈妈一连几日彻夜未眠、心力交瘁,面对日夜颠倒、夜夜啼哭的婴孩,初为人母的她手足无措。一位屡遭患难的单身姐妹,突然失联,发给她的信息都石沉大海,我不免担心起来。
夜已深,辗转反侧,我不禁思索:全能全知全在的上帝,岂不知这世间的疾苦冷暖么?朦胧中,我仿佛乘着风的翅膀,越过万家灯火。
我看见:桥墩下,饥寒交迫的人蜷缩着,无家可归;病房里,被疼痛扭曲的脸庞,那样恐惧无助;还有那些留守儿童的孤独;那些举债家庭被催逼的无奈;以及残忍家暴带来的内心深处的阴影……
我也看见: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们夜夜笙歌,他们用狂欢、派对、游戏等填满内心的空虚……
黎明破晓,我又看见:有人跪在床前祈祷,有人手捧圣经吟思,有人给环卫工人送来温暖的早餐……
而更多的人,在沉睡。
未被看见
清晨,从梦中醒来,我惊喜地收到那位失联姐妹的回信:“……你让我觉得在某一刻没有孤独,这就够了。谢谢你,在我快撑不住的那一刻,捕捉到‘我累了’这个信号。”这位姐妹在艰难处境中一再被冷落,暗自神伤,失望之余,选择闭关自守,信息不回,电话不接,一个月不去教会。
无独有偶。有位弟兄,单身时在教会火热服侍;婚后,初为人父的他,承担独立养育孩子的担子。一面顶着压力服侍,一面渴望得着关爱。结果,期待落空。沉重的事工令他心灰意冷。最终,他请辞了所有服侍项目。
上帝爱世人,教会却常常关注不到人。人内心的需要被冷落,灵魂的忧伤被忽视,孤独不被感知,挣扎的人被遗忘。
作家华姿曾在传记《在爱中行走》中,记录德兰修女对饥饿、赤身和无家可归的解读:“饥饿并不单指缺乏食物,而是对爱的渴求;赤身并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剥夺;无家可归并不单指需要一个栖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摒弃。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
因为需要未被看见,婚姻里烽烟四起;因为需要未被看见,不少妈妈产后抑郁;因为需要未被看见,小孩离家出走,青少年轻生跳楼。有个小女孩在她的成长日记中写到:“人永远会让我失望。”
操练看见
利己,罪性使然。每个人都有以自我为中心和趋利避害的本性。不但如此,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亦推波助澜。弗朗西斯·薛华在总结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时说:“人们越来越转向追求个人的安定和富足。”
我们很天然地要求并享受别人的服侍,却不肯谦卑主动地服侍别人。我的孩子那么小,也会好逸恶劳。面对美味的食物,他会很自然地喊道:“太好吃了!妈妈,给我加饭!”而即便是在不断的教导后,看到散落在地上的玩具,他仍会视而不见,难以主动弯腰收拾。
《从灵开始做父母》在谈及营造服侍环境时,指出:“我们都不是天生的仆人……通过服侍环境可以培养孩子向外关注的意识,让他们更多地关注自身以外的人、事、物……方法是常常问:有什么是需要做的?”
小时候,父母开的餐馆里因人手不足,我常被呼来唤去:端菜、收拾碗筷、擦桌子、洗碟子……我成了服务生。久而久之,就习惯了以服侍者自居,服务别人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长大了,尤其信主后,我更能留心别人的需要。成家后,我很享受服侍丈夫与孩子,尽力满足家人的需要。我想,这是从小操练服侍他人的缘故。 学会看见别人的需要,不仅仅是小孩需要的操练,大人亦是如此。
主能看见
耶稣自己就是榜样。他看见罪人需要救恩,看见瞎眼的渴望光明,看见瘸腿的渴望行走,看见撒玛利亚妇人渴望活水,看见孤独的人渴望被温暖,看见孤儿寡妇需要被照顾……他在离世前,透过给门徒洗脚,教导门徒当彼此服侍,看见彼此的需要。
“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参《马太福音》25:35-40)
我们多么需要有一副怜悯的心肠,看重每一个生命,不分贵贱,关心灵魂深处的需要。我们若能如圣经上说:“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立比书》2:4)就能享受在地如在天的美好:所有人都在给予,所有人都在顾念他人。 求主帮助我们放下自我,向外关注;求主赐下怜悯的心,开我们的眼,看见他人的需要。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