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海外校园》165期的读者心语 / Nancy、小北

【每一期杂志背后,凝聚着多人的心血。期盼听到您真诚的反馈和建议,帮助我们走得更远。欢迎登录此页面:https://yzd.oc.org/magazine/,浏览往期杂志;若有好的感想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editorial@oc.org】

撰文/Nancy(90后,现居杭州,从事语言教学)

身处一个极度忙碌,却又缺乏盼望的时代,焦虑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因此《海外校园》165期关于“焦虑”的主题,实在是一种及时的供应。

身为一名老师,我亲眼见证学校里的孩子饱受焦虑困扰,面对成绩,面对竞争,面对父母的期盼以及对未知未来的迷茫,孩子们被焦虑裹挟前行。从这个角度来说,用欧雨虹老师在文章中提到的“失序的焦虑”来形容再适当不过。如何去面对并寻求方式解决这种“焦虑的失序感”,需要我们将目光转投到那一位“赐人平安”的神身上。正如文章所说,“神的同在不是静态的,神时时刻刻在缔造平安……在危机中建立安稳,在伤痛中进行医治,在破碎中进行恢复。”

不同的老师的文章也为我打开了看待焦虑的不同视角。陈恩加老师提到的“人的自由意志加上愈发扩充的可选择空间很大程度上造就了焦虑”。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强调快节奏、高效率的世界,新事物不断涌现,新的选择日益增多。诗人也曾说这世界有时好像“镀过金浸过蜜”,叫人实在“难以超脱”。因此,作为基督徒,从信仰角度看,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既定世界时,私欲会把我们引向错误的轨道,此时的我们更需要提醒自己把认识转投到基督的救赎上,“经历了焦虑甚至死亡的耶稣基督……为我们预备永恒的归处……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读本期受益匪浅,感谢各位老师的用心和编辑团队的辛苦付出,希望正在面对不同焦虑困扰的朋友们能从中汲取力量,让我们一同更加坚定地跟随他。

撰文/小北(现居上海,文字工作者)

读到《海外校园》165期的时候,周围有不少朋友都在面临失业的问题。无论是主内机构还是企事业单位,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没有生活来源了,该怎么办?

失业,让人焦虑,当然生活中还有太多压力和重担,都会让人很无助。本期的作者们也都走过死荫幽谷,他们直面焦虑,是真正的勇士!

比如,犯了“政治性抑郁”的树溪,对于某些公共悲剧感到窒息,因此他卸了微博,却发现无处可逃。当人生开始失控,他看见了人性中的犬儒和冷漠,以及被强加的枷锁。他呼吁基督徒要“入世,但不属世”,紧紧抓住基督得救的应许,将焦虑的目光调转向神。秋英曾在焦虑时想要靠着自己改变环境,最终失败了,直到她以上帝为自己的藏身之所,得着了属天的平安。欧雨虹将焦虑视为警铃,始终处于警备状态,可以帮助我们过滤掉一些不好的结果。对于“每个焦虑的尽头都是某个我们不敢面对的未来”这句话,我深以为然。不管我们怯弱到什么程度,他都在。陈恩加认为,耶稣基督已经复活,这是我们最大的安慰,无论遭遇何种环境,他无条件的爱,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小溪的影评很有温度,那些人生中艰难的抉择,是听从良知的呼唤,还是陷入罪中?跟随基督,才是最正确的道路。我很喜欢这一期的诗歌,尤其是《从受难,到复活》这一首。

求主继续托住《海外校园》事工,借着文字祝福到更多灵魂。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