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波
电影《与玛格丽特共度的午后》是一部带有法兰西民族个性的轻喜剧,影片以不经意的语调诉说着人们生活的困境与个体的迷失,声光影色中流动着浪漫的气息、人文的关怀,以及用恩典成全生命的爱与盼望。
听爱的微声
影片的男主角杰尔曼像绘本《你很特别》里的胖哥,活得粗笨潦草,被世界的声音、别人的标签所困扰——年过半百的文盲、被母亲嫌弃的私生子、老师喊他“木鱼脑袋”、朋友喜欢嘲弄他……世界的嘈杂,让人迷失,他也认为自己不够好,不配拥有家庭和孩子。为了寻找存在感,他一次次将自己的名字写在公共纪念碑上。
幸运的是,在众多杂音中,杰尔曼能聆听并明辨出从心底发出的那个极微小的爱的声音:不要放弃对爱的渴望。
他虽然经历那么多不幸,但没变成暴戾或无情的人。相反,他善良又敏感长情,拥有一个爱他的女友和能一起喝小酒的老朋友。他喜欢种菜种花,最快乐的事是在公园喂鸽子,他给鸽子起名,每只鸽子都独一无二。虽识字不多,但他过着一种简单知足的生活。
有心人会发现,杰尔曼像没人愿意雕琢的石头,内心却藏着珍贵无比的钻石。
一个午后,95岁的玛格丽特在公园的长椅上,他听见了她的读书声。在他的请求下,这位优雅的老太太教他阅读和识字。她用微笑地会读懂灵魂的眼睛、悦耳而启迪心智的语言和书的智慧,引领杰尔曼进入一个新世界。
在他们共度的午后,书张开翅膀,字句开垦荒芜。他发现“玛格丽特”的意思是一种花,女友安妮特的名字是茴香。他读加缪的《鼠疫》,凭借驰骋的想象力,激活生命对世界、对未知的探索与热爱。
他开始思考从没想过的事,生命变得更有层次感、更丰富。
哀恸与跳舞
“我们总会在母亲的坟前,像条被遗弃的狗一样哀嚎。”读罗曼·加里的自传时,杰尔曼的心在颤动。杰尔曼困惑地问:“如果母亲不爱他,会怎么样?”玛格丽特说:“如果一个人童年时没得到足够的爱,一切都还在等着被他发现。”
母亲是他心上的伤口。她不知孩子的父亲是谁,生活重负压在她心里,变成歇斯底里和苦毒;毒钩刺在杰尔曼身上,半生不得解脱。
从小到大,母亲没对他说过一句好话。唯一对他的保护是,幼时,她男友打他一巴掌,她大喊“别动我的孩子”,然后刺伤男友,将之扫地出门。因着母亲的这点保护,哪怕年老时她再疯癫无理,他仍守护着母亲的尊严。
“温良的舌是生命树,乖谬的嘴使人心碎。”如果母亲一直用刻薄的话语在刺伤他,那么玛格丽特则用智慧的话语在造就他。电影最温情的时刻,不只是玛格丽特与杰尔曼在朗读时的心神交会,更是在她的引导下,他在心底对母亲最终产生了谅解。
这位倔强的母亲猝然离世后,杰尔曼发现,她居然细心收藏着他的婴儿服和干瘪的脐带,她这几年努力工作是为他买房子,让儿子有个安居之所。原来不爱他的母亲,一直用他所不知道的方式爱着他。
圣经中说,“哀恸有时,跳舞有时。”(参《传道书》3:4)哀恸会变为跳舞,跳舞会变为哀恸。生与死、爱与痛、忧愁与喜乐、自卑与盼望,是人生众多真相中的一体两面。在哀恸与跳舞相遇之处,杰尔曼知道过去的难处,不过是化了妆的祝福。
生命的优雅
玛格丽特是杰尔曼的“心灵捕手”。她不仅教会他读书,还填补了他母爱的缺失。而她所给出的,其实也是自己最需要也最缺乏的部分——亲人的关爱。
年轻时,她是饱读诗书的学者,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读书、旅行、帮助非洲的贫困孩子……但现在,她是一位孤寡老人,靠侄儿的抚养住养老院——可在她身上丝毫看不到缺乏和干涸,她的岁月里分明藏着“宝藏”,生命是那么从容、丰盛、优雅。
每个午后,她穿着精致的碎花连衣裙、提着酒红色手袋去赴“朗读之约”,一头银发映衬着明亮的眼神,整个人看上去神采奕奕。她的小小房间,整齐有序地摆满书籍,那是她的精神世界。后来,她生病了,眼睛生黄斑,可能再也读不了书,她在那一刻哽咽落泪,唯一一次流露出脆弱。
当侄子无力负担这间昂贵的住处,带她搬到一家拥挤、仄旧的养老院,镜头风一样穿过灰暗中一张张苍老、无望的老人脸庞后,落到有光的角落——玛格丽特在光中微笑,吃力又专注地阅读,明亮、安静。
生命的质量在于,当生活抛来难题,我们会用什么姿态去回应。越过外在的容貌、年龄、环境,她从内向外散发的优雅,成为一种美。优雅的内核,是坚强和爱的品格。她踏过自己的伤痕,将其转化为爱和祝福,传递给杰尔曼和周围的人。
如同保罗的经历,“我知道怎么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腓立比书》4:13)真正得了秘诀的人,生命都连接上活水的源头,靠着加给我们力量的那位而凡事都能做。
爱的一小步
杰尔曼怎会忍心,让玛格丽特一人留在养老院,渐渐失明,悄悄枯萎。
他失去母亲,已将玛格丽特当成自己的另一位母亲。他学会独立阅读和思考,期待她生机勃勃地侧耳倾听。他在她的鼓励下走出自卑,接纳自己,他即将拥有一个家和孕育着爱的结晶,他迫不及待想邀请她一起分享这幸福。
他一路找寻来不及告别的玛格丽特,从养老院把她“偷走”。返程的路,洒满阳光与欢笑,玛格丽特说:“您的三明治看起来总是那么诱人。”两人一人一半,真正成了一家人。
如果一个人十之八九的经历都是与爱相反的惧怕、冷漠、暴力,他怎能相信真的有无条件的爱?
人们常说,用最大的爱来做最小的事,你就可以改变世界。小如一张卡片、一句暖话、一个微笑,爱却润物无声地融入生活的日常。就如玛格丽特教他一字一句地阅读,却带他的生命进入宽阔之地;杰尔曼把她接回家一饭一粥地奉养,却翻转了她的晚年生活,使她老有所依,失而复得一个家。
爱的一小步,或许能帮助别人跨过人生的一大步。
电影名字原文叫La tête en friche,意思是“荒地般的头脑”。杰尔曼和朋友聊土地和肥料的关系,说:肥沃的黑土地无需肥料也可以结出很好的果实;有些土地就算用了很多肥料也只能长一两个果实。他常自认是一块无用的、硬邦邦的荒土。
可在爱里,岂有荒原?爱的法则是,滋润人的,必得滋润。(参《箴言》11:25)他这块未被开垦的好土,只要用心耕耘,也一样收获了超乎所想的丰盛果实。
(图片来自豆瓣电影)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