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夫妇

 

 

 

 

文/芜芸

 

 

 

我住的小城,美国路州的门罗市(Monroe),华人不多,社交活动自然也很少。因此,每周去一次教堂渐渐成了一种固定的社交活动,中国留学生和华侨们都十分习惯去教堂碰头、聊天、谈心。说起这个给中国人带来不少快乐和安慰的教会,人们自然就想起了牧师格兰夫妇。正是由于他们的热心和努力,这儿才成为当地华人的精神家园。

和格兰牧师夫妇相识是在我刚至门罗市的时候。那时我想找个英语老师,但人生地不熟,上哪儿去找呢?热心的同学告诉我,去找格兰夫妇,他们一定会帮你忙。带着犹豫,我拨通了他们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他的太太芬妮。得知我的想法之后,芬妮立刻答应帮我找个家教,并热心邀请我去她家吃饭。

接下来的周末,我按事先告诉我的详细地址,找到了格兰的家。他的家与一般美国人的家庭并无区别,干净舒适。唯一不同的,是布置上具有东方情调。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他家中有一面墙挂满了各式竹器和藤器,古朴拙雅,清新自然。看得出,他们夫妇都是有情趣有品味之人。壁炉上方的木架上摆着他们在香港结婚时的照片,照片上的新郎新娘,英俊秀美。他们家的广东菜味道很不错,我抵达时,格兰正在院子里炸鸡。那时他不像牧师,倒像个大厨。我感觉他们的家是温馨又和谐的,尽管在我们看来,他们的工作有些特别:为上帝传福音。

吃完饭我告辞,格兰坚持要送我回家。我因为也有车,便推辞再三,不想再麻烦他们。最后,他的太太芬妮进屋画了一张详细的线路图给我,并写上了他家中的电话号码。嘱咐我万一迷路,立刻打电话来。即使这样,我刚到家不久,就又接到了格兰打来的电话,核实我是否已安全到家。他们如此热心、细致,使我这样一个刚到异国的普通留学生,倍受感动!

没过几天,芬妮即告诉了我一个电话号码,她为我找到了英语老师,是一个美国牧师的太太,每周可以教我一次,而且免费。

渐渐的,与格兰夫妇熟识了,我才发现,他们几乎对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热心诚恳,无私相助。有一次,做完礼拜后,他们要去一家中餐馆用餐,而有几个从大陆刚来探亲的家属不想去,但恰巧又都没开车来,格兰就说要用车把他们一个个送回去。而此时,其中一个家属说,已经打电话让家中人开车来接。格兰听后,就与他们一起等了很长时间,直到的确有车开来接后,他才离去。他恐怕是担心他们不懂英语,万一有事不方便吧,因此一定要陪到有人来才放心。

格兰是牧师,与人们谈得最多的自然是上帝。比如他说他来当牧师,是“神的召唤”。而他有个活泼可爱的儿子,是“神的恩赐”。他的家中墙上贴着“基督是我家之主”……但他更多的并不是说教,而是为大家做事。组织学生野营、郊游、旅游、聚餐,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他,他都会尽力帮助解决或出主意,真有点“公仆”的味道。

有一次,圣诞前夕,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先生意外受伤。当我们赶到医院时,格兰夫妇早已守候在那儿。当伤者要转院到附近的一个城市去做手术时,格兰又亲自开车连夜送去。而前一天晚上,他才刚刚开了近十个小时的车,把集体去休斯顿旅游的留学生们拉回来。手术后,他又把这对留学生夫妇接来家中休养。这就是格兰。我们有时悄悄戏称他为“工会主席”,但每一个人在心里都对他充满敬意。我想,他是想用自己的行为来感动大家信仰上帝。中国留学生中有一些在他的感召下受洗成了基督徒,也有坚持不信。有的人每周来教堂,有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格兰永远都是一视同仁,热心依旧。

格兰会讲英语、国语和广东话,因此教会中有香港人,台湾人,马来西亚人,ABC(在美国出生的华裔),以及大陆学生。他每次讲道传福音时,芬妮是琴师,在大家唱赞美诗时为大家伴奏。格兰有时说,他太太才是真辛苦,因为教会并没有请她,而她却是自愿为神工作。

我一直以为格兰只懂神学,直到有一天,格兰告诉我他的专业是工业设计,真让人大吃一惊!他告诉我,他十八岁由港来美,读了二年高中,四年大学,毕业后做了七年工业设计师,与芬妮结婚一年后,才决心去做牧师。接下来,夫妻二人双双又上了三年神学院,这才来到门罗“为神工作”。看来,他选择做牧师,是经过长期深思熟虑的。而为了自己的信仰,他也的确付出许多。

 

作者来自中国大陆,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居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