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绝后的高温

 

 

 

 

文/吴家望

 

 

 

大爆炸数据,无限大无限小

 

《海外校园》第43期所载科学小品文《科学家与创造》中,提到了宇宙大爆炸时的高温状态。文中所记大爆炸温度为一亿亿亿亿度,也可写为10的32次方度(本文所说的“度”,皆指绝对温度K。)在排版时,10的32次方误排为1032。慧眼读者一看就知道代表一亿亿亿亿度的1032度乃是10的32次方度之误,没有登启事更正的必要。这里我只想趁机会和读者一同探讨这空前绝后的高温的意义。

因为这10的32次方度的高温,在宇宙的历史上只存在过一次,为时仅一千亿亿亿亿亿分之一秒,即10的负43次方秒=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秒。说这种高温“空前绝后”,是名符其实的。

10的32次方度,10的负43次方秒,这样似乎无限大、无限小的宇宙大爆炸数据,是不是科学家拿来唬人的?当二十世纪中期大爆炸理论刚出现时,绝大多数科学家确实把它作为笑料。最近三十年来,太空科学观察、实验资料多不胜收,大爆炸数据已是家喻户晓。美国政府解囊国库,分银科学界,耗资亿万来求证这些数据。此科研项目为时八年、名人云集,占用太空哈勃天文望远镜400个小时,应用800种特别宇宙衡量标准(Special Cosmic Yardsticks),以18个银河体系为样本抽样(Sampling 18 Galaxies),采用四种不同测量距离的方法,观察天体宽达1.4 x 10的21次方公里。

最后,这一批针锋相对、争吵胜过婆媳骂街的天文专家居然一致同意,宇宙大爆炸是在135亿年前发生的。宇宙从无到有诞生的那一刹那的温度就是10的32次方度。换句话说,宇宙大爆炸后,宇宙背景温度从起始的10的32次方度,降到今天的3度,花了135亿年。(编注:此年代亦有科学家认为是100-200亿年前。)

 

大爆炸时间表

时间T    宇宙温度       事件

0秒 ?    ?

10-43秒 1032度  宇宙诞生

10-35秒 1027度  宇宙膨胀时间

0.000001秒   1013度  夸克时期

1秒 1010度  核合成时代

1,000,000年  3,000度  物质时代

8,900,000,000年   8度 太阳系形成

13,500,000,000年(目前)      3度 宇宙背景温度

300度(27℃)    人间鸟语花香温度

 

 

万分精彩,却一无所知(当T=10的负43次方秒)

 

135亿年前,宇宙从剧烈高温的“爆炸”中诞生。科学家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那时的情景,就称它为火球(Fire Ball)。这个婴儿宇宙是怎么样的火球?

时间:10的负43次方秒

大小:10的负33次方厘米

温度:10的32次方度

密度:10的91次方公斤/立方厘米

 

原来在T=10的负43次方秒时,虽然整个宇宙的直径只有10的33次方分之一厘米,比一个原子还小得多,但它的质量却相当于今日宇宙所有星系、星球的总和。它的10的32次方度这样的高温,则是一切物质的能源。

这些似乎是无限大或无限小的数字,都是经过科学界研究、观察、验对而被公认的。但是,这最初的10的43次方分之一秒却是人类知识限度的不可透越的死墙。这就是说,科学家对大爆炸最初10的负43次方秒以后的事了解得很清楚,但对10的负43次方秒之前的事却一无所知。现代物理学家什么都能解释,就是不能解释这最初10的负43次方秒以前的“虚空(nothing, void, empty)”状况。科学家感叹道,在最初那一秒钟所发生的事,比以后135亿年所发生的加起来还要精彩。

要研究创世时粒子变化的奥秘,物理学家必须在实验中达到宇宙膨胀时期(Inflation Era,第10的负35次方秒)10的28次方K的高温。目前,欧洲科学家正在建造强力的粒子加速器(Particle Accelerator),可以将人造高温提升到10的17次方K,但比10的28次方K要小10的11次方倍。要达到10的28次方K这样高温,人必须要建造一个长达十万亿英里的粒子加速器。这长度比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还要大十万倍!人有没有能力来造这样的粒子加速器?美国科学界经过多年计划,好不容易开始建造一个长达仅54英里的粒子加速器。谁知国会掏不出钱,那已开工的加速器工场即刻变成废墟,科学家们只能去喝西北风了。

 

 

能量物质互变,奥妙无穷(当T=0.000001秒)

 

根据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平方,(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光速),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会转变为能量,能量也会转变为物质。大爆炸后的10的32次方K高温,就代表极高的能量。在扩张的过程中,温度逐步下降。当达到物质能够存在的温度时,能量就转变为物质(粒子)。粒子出现永远是成对的:等量的正粒子和负粒子。当一个正粒子和一个负粒子相碰时,就同时消失,回变为能量。在这样不断的能量与物质转换的过程中,因为体积扩张,温度就下降。到一定温度,微粒子结合构成较重的粒子。这种较重的粒子又以正负粒子成对出现,又继续正负相灭。

且慢,有的科学家发出了疑问:根据这样的理论,等量的正负粒子应该互相消灭,影迹无踪才对,那么,今天的宇宙也应该是空无所有的(Matterless)!

于是,在1993年,科学美国人杂志(Scientific American)公开向科学界提问挑战:为什么宇宙间有这么多物质?为什么世间实而不空(How is it that so much matter managed to survive?…Why is there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

在最初的0.000001秒,宇宙温度降到10的13次方K,微粒子夸克(Quarks)出现。在那时存在的夸克和负夸克各约有10的87次方个。在追寻Why is there something的过程中,科学家发现夸克和负夸克的比例是300,000,000比299,999,999。当299,999,999个负夸克和299,999,999个夸克对消后,最后一个“额外”的夸克就死里逃生,存留下来。今天你我,以及宇宙间一切美好的物质,都是这些三亿阵亡、只身幸存的夸克的后代。当时夸克和负夸克如果像人们最初所推测的那样完全相等,那么今天的宇宙就是空无所有。如果当时夸克和负夸克的差别大于一,那么今天的宇宙间的化学组合也会断然不同。

其实,早在1964年,美国科学家柯罗宁(J. Cronin)和费奇(V. Fitch)就已发现,这种非对称状态是既在的物质衰减规律,“Slight Asymmetry was Built in to the Law Governing the Decays。这里的“Built in”,意思是说这种非对称规律是内在的,是事先设计的。柯罗宁和费奇因为找到这小小的一个夸克,得了诺贝尔奖;但是到今天,科学家还是不知道为什么宇宙间有这么多物质,更不了解这种非对称的“自然”规律的设计者。

 

 

金木水火土,缺一不可(当T=1,000,000年)   

 

当物质出现后,宇宙间的引力(Gravitational Force)将小块的物质集聚成大块,将大块的物质集聚成星球及星系。当星球达到一定大小,其中心就有足够的压力来触发原子反应。这种原子反应用氢的燃烧而产生氦,经过长期剧烈的变更,从氦转变为碳、氧、氮、矽等生物存在的必要元素。当星球爆炸时,这些元素就散布在宇宙间的星球上。1987年,天文学家就观察到一次被称为“超新星(Supernova)1987A”的精彩的星球爆炸。简而言之,我们身体上的碳、水份和地上的一切生命元素,都来自宇宙间的星球,是大爆炸的产品。

当科学家研究星球如何形成时,他们发现,宇宙扩张的速度,是星球能否存在的关键。如果宇宙扩张速度过高,宇宙引力就不可能将物质从小块集聚成大块,星球就不可能出现。没有星球,就没有碳和氧,就没有生命。如果宇宙扩张速度太低,远在星球出现之前,宇宙扩张速度就会逐渐下降。当扩张速度降到零时,宇宙就开始逆向变化(Reverse),收缩(Contraction),最后,“倒塌”,回到那无限小、无限重的起点。

因为宇宙扩张速度是宇宙能否存在的关键,科学家就测算出一个理论性的“关键起飞速度”(Critical Launch Speed)。如果宇宙最初的扩张速度高过这个“关键起飞速度”,宇宙引力不能聚集物质,星球就不可能存在;如果宇宙最初的扩张速度低于“关键起飞速度”,宇宙就会收缩回到一个小点。从宇宙目前的扩张速度倒算,科学家发现,宇宙的最初的实际起飞速度,和“关键起飞速度”确实几乎相等,相差不到10的33次方分之一。换句话说,如果宇宙的最初起飞速度和关键起飞速度相差10的33次方分之一,今天的宇宙就不能维持生命。直到1999年,科学家们还不知道宇宙将来的命运是永远扩张还是收缩倒塌。前年(2000年),最新的太空资料证明,宇宙不可能再收缩,会永远扩张。担心宇宙会倒塌的科学家终于可以抹一把汗了。

 

 

阳光普照,地不荒凉(当T=9,000,000,000年)

 

先知以赛亚说:“创造诸天的耶和华……他创造大地,不是荒凉的;他塑造大地,是要给人居住。”(《以赛亚书》45:18,圣经新译本)我们人以地球为家,从不会想到这个生荣死哀、挥汗糊口之地,原来是个极不简单的地方。太阳系行星离开太阳的距离,从最靠近的水星(离太阳58百万公里)算起,都以2的指数(2,4,8,16……)为倍数增长,而这些星球离太阳不是太近,就是太远,温度不是太冷,就是太热。地球离太阳150百万公里,是唯一不守这指数规律的行星,也是唯一可以给人居住的地方。地球离太阳距离恰到好处:没有太近太热,以致一片焦土;没有太远太冷,以致天寒地冻。地球的地心引力也是恰到好处:太弱,大气层缺少氧气,生命不能存在;太强,有害的毒气无法消散,生命也不能存在。

被称为当代最大数学家之一的英国数学家潘罗士(R. Penrose),最先用数学方法证明宇宙有一起源。当他在判断创物主的准确性(the Accuracy of the Creator’s Aim)的时候发现,从大爆炸的最初条件推算,一个像地球那样的环境能出现的概率是10自乘以10的123次方分之一,1字后面有一千亿……亿(15个亿字)个零。世上所有的纸全部用来写这些零都不够,因为今天整个宇宙间总共大约只有10的78次方个原子。

 

 

起初,地是空虚混沌(当T=0)

 

在“大爆炸时间表”中,当时间等于零时,其它两项:温度及事件,都是问号。这是说,科学家对大爆炸最初的10的负43次方秒一无所知。在最初的10的负43次方秒时,宇宙的直径是10的负33次方厘米。那么,在零秒时,宇宙的直径是不是等于零呢?科学家哑口无言。现代物理学家能解释很多东西,就是不能解释最初那10的负43次方秒中“虚空(Nothing, Empty)”状况。如果我们问一位科学家,他现在研究什么课题。他的回答是“Nothing(没什么)”。这并不是说他不做研究,而是说他正在研究那最困难的课题:Nothing──零,虚空。

其实,科学家根本不知道在T=0时,宇宙是不是空无所有。他们仅有的参考书,是那唯一对宇宙起源的时间和状况有所记载的书──圣经。圣经开篇第一句是:“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创世记》1:1,2,圣经新译本)“In the beginning God created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 Now the earth was formless and empty”。“In the beginning”,显然是指时间等于零。“the earth was formless and empty”,地是空虚混沌。空虚(void, empty, nothing)是空,混沌(formless)意谓洪荒,也是又大又空。这就是科学家所谓“Nothingness(虚空)”的出处。

《创世记》叙述上帝造万物,多半是用个“造”字(make,希伯来文是asah)。但讲到上帝造天地,却用“创造”(Create,希伯来文是Bara)一词,表示是从无到有。希伯来文“创造”(Bara)一词有两个特点:第一,这词是上帝专用的,除上帝以外,别无他人能bara。第二,这词用以描写上帝创造天地,但从不涉及上帝创造时所用的材料及其来源。这和科学家所面对的困难符合:他们知道宇宙被创造,却不知宇宙被造时无穷热、无穷小、无穷密的能量的来源。在最初的10的负43次方秒,所有的天文地理法规,包括太师爷爱因斯坦的公式都被推翻了,不管用了。

著名宇宙物理学家裴格士(H. Pagels),是研究这虚空的先驱。他的推论是,那最初一刹那的虚空是假真空(False Vacuum),是超越四度空间(长、高、阔、时间)的高度空间。宇宙便是从这四度以外的空间挖隧道(Tunneling)而出来的。照此说来,宇宙起源的答案在那人所莫及的高度空间。这额外的空间(Extra Dimensions)从哪儿来,裴格士无法回答。他形容这宇宙被创造前的虚空,是“我们所能想像的最彻底的虚空-空间,时间或物质都不存在。但是,这不可想像的虚空却摇身一变成为充裕的存在。”

裴格士感叹地问道,是谁告诉这虚空它可能怀宇宙在身?(What “tell”the void that it is pregnant with a possible universe?)当一个物理学家找不到答案时,他的诗意就来了,把宇宙创造者看为宇宙的母亲了。研究旧约圣经二十五年的美国物理学家西罗德博士认为,上帝创造宇宙使用了一种(好比女人分娩的)收缩性的推动(Divine contraction,希伯来文是Tsimtsum)。通过这种圣灵的推动,创造者以其本身无穷大能来创造万物。这么说,这10的32次方K可以说是宇宙诞生时的体温。

 

 

参考书:

1.A.Guth, The Inflationary Universe, Helix Books, 1997

2.E.Harrison, Cosmology, 2nd Ed., Cambridge Univ. Press, 2000

3.H.Pagels, Perfect Symmetry, Simon & Schuster, 1985

4.M.Rees, Just six numbers, Basic Books, 2000

5.G.Schroeder, The Science of God, Free Press, 1997.

6.J.Silk, The Big Bang, 3rd Ed., W. H. Freeman, 2001

 

 

作者来自上海,数学博士,美国联邦政府资深数学统计学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