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贞

 

她觉得她的母亲只是为了尽母亲的责任才教导她,根本就不爱她。

 

 

 

文/秋 虹

 

 

 

那是一个初春。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历经风霜的长瘦中年妇女,和身边一位白皙可爱的小女孩。这位母亲气极败坏地告诉我,她的女儿二年前从中国来,但是无论她用任何方法,都不能使她念英文。她要找一个家庭教师来指导她的孩子学习英文。我瞧了瞧这孩子,圆圆的脸像八月十五的月亮,脸蛋白里透着粉红,乌溜溜的大眼透着一股灵气,嘴角上挂着顽皮的微笑,静听着她的母亲诉说她的不是。一看就是一个聪慧的孩子。我告诉这位忧心的母亲,她的孩子很聪明,不需要家教,但是我愿意与她做个朋友。就这样,我开始时常去探望我的小朋友──小贞。

小贞来自中国西北大草原。她不但多才多艺,且富有想像力。她十岁开始阅读世界文学名著,特别喜爱优美的词句。我于是想到了一个启发她对英文兴趣的方法。我用英文美术字体写了二首英文短诗,赠送给小贞。这与众不同的礼物,使她非常感动,从此开启了她进入另一种语言世界内,我们之间的友谊亦自此滋长。

我逐渐地了解了小贞的生活。她四岁时,母亲就离开了她,远赴美国求学。他在祖父母的呵护下,像一个小公主,无忧无虑地成长。她热爱大草原,最喜欢去大草原上的湖边观看、追逐那群在湖面游来游去的天鹅。她十二岁来到国外与母亲团聚。她的母亲立刻开始用严厉的方法来管教她,但却毫无效果,只是得到小贞的抗拒和怨恨。小贞又是一个早熟的孩子,她找不到了解她的同年朋友。不论在学校或公共场合,小贞总是独来独往,或孤伶伶地坐在角落里默默不语。在教会,她也无法溶入十几岁孩子们的活动。

但在我面前,小贞却判若二人。她蹦跳活泼地像只小兔子。她很有幽默感,时常令我捧腹大笑。凡事只要我稍微提示一下,小贞便立刻认真地去做,她牢记我说的每一句话。教导小贞,对我来说,真是既轻松又愉快。小贞的母亲不断地询问我,到底用了什么方法使小贞如此听话,我也百思不解。

后来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有一天,小贞忧戚地告诉我,她觉得她的母亲只是为了尽母亲的责任才教导她,根本就不爱她。我虽认识她不久,因为我完全接受她,她从我身上感受到爱,所以她愿意听我的话。看哪,爱竟是如此之奇妙!爱能使一个顽固异常的人变得温顺听话,心中有喜乐。数月后,我离开了这个城市。那时,小贞已经一礼拜阅读二本英文书,每天读圣经,做灵修笔记了。

这件事引发我思考“爱”的问题。小贞的事告诉我,当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时,这关系才会有意义和价值。其实,我们与上帝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呢?我回想起自己信主的经过。那年我还是个读初中的孩子,来到美国求学。当我第一次听到十字架的救恩时,我的心立即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悸动。神如此深爱世人,为了拯救世人脱离罪的捆绑,神自己道成肉身,来到世上,将人应得的惩罚全归到自己的身上,将自己献上当做赎罪祭,受尽凌辱和钉十字架的痛苦。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爱令我深深感动。神通过十字架向世人彰显了他的大能和无比的慈爱。我立即相信并接受了神的救恩。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每当我听到十字架的福音,我的心依然感受到像当初一样的震撼。

圣经中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13:13)是神对我的爱,建立了我对神的“信心”和对天国的“盼望”。没有这种爱的关系,信心和盼望只沦于神学理论了。爱是一切的根基──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也是人与神之间──这就是小贞,这位来自西北大草原的女孩,令我深刻体会到的。

 

 

作者现住纽约州,从事癌症病  理研究。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