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钱无势亦无妨

 

 

 

 

文/马锦湖

 

 

 

我持续订阅《海外校园》已三、四年了,每期到来,我都逐一细看精读,深深觉得“嚼之有味、思之有感;动我以情、晓我以理”。

想当年,我在大陆原是分析化学专业的“科班”出身,还挂有“化工助理工程师”的头衔。只因从小酷爱文学,且喜欢“爬格子”,往往在当地报刊、电台发表一些小稿,因而被领导“器重”,而转行从事政治宣传工作,走上了与“笔”结缘的生涯。

然而,自1991年底移民来到美国后,因中、西文化的落差,忙于安身立命。且属“新五子登科”一族(瞎子、聋子、哑子、瘸子和傻子)。不仅英文陌生,就连海外报刊惯用的中文繁体字都不会写。对过去“爬格子”的嗜好,只能“望而兴叹”,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了。

2000年初春,我参加纽约某基督教布道团举办的“信仰初阶”函授课程学习。按要求,要写两篇“学习心得”。在圣灵感召下,我虽封笔数年,但写此却异常顺畅、一挥而就,深受阅卷牧师好评。

当我手捧“结业证书”,掂量着这两篇“学习心得”,心想,这是我来到美国,信仰“脱胎换骨”后写成的,何不寄给有关报刊,与人分享?

于是,萌生了向《海外校园》投稿的念头。但转念又想,人家《海外校园》稿源丰富,其作者群,大多数是留学生、学者、高科技人才,或有其它职称的专家。而我来美国后,一无背景、二无钱财,与编辑又素不相识,只是个拿“锅铲”、终日在“苦、脏、累”活上打滚的“厨房佬”,能有格登上精英荟萃的《海外校园》的大雅之堂吗?我自嘲是痴心妄想。

后来,经反复思量和斟酌推敲,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偷偷地把稿件投进邮箱。

出乎意料,不到一个月,便收到《海外校园》编辑部的覆信。编辑吕允智还特意在信后,亲笔写了一段言简意赅、感人肺腑的激励话:“谢谢您的来稿。您虽然信主不久,但体会很深刻,您的见证也极有内容。您在信仰与家庭冲突及病中的体验,相信可以被主使用。愿住在爱里、行在光中。”

我那两篇撰稿,经编辑的精心修改润色,以题为《天下归仁》和《儿女情长忧在心》,分别在《海外校园》第44期和第51期刊载出来了。这无疑是对我极大的鼓舞、鞭策和激励。

尔后,在《海外校园》的激励下,我端正和增强了写稿的动机和信心。即使是大陆一些报刊投稿,我都尽力遵循《海外校园》的宗旨,尽量给稿件增添一些与信仰有关的内容。比如,去年我给大陆广东省一本发行量超过百万份的文艺杂志,撰写了一篇题为《马年遐想》的散文,其中我便加上这样一段内容:“圣经《路加福音》对道成肉身的耶稣出生这样记载:‘马利亚的产期到了,就生了头胎的儿子,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嘿,这个给人类历史开创新纪元,为人们带来希企曙光的圣婴,降生时,既不是置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也不是搁在污糟邋遢的猪栏狗窝内,而是安放在简陋小小的马槽里,这显然是耶和华的意旨……”。此稿很快便在该刊2002年一月总第267期发表了。这都是《海外校园》激励我“重操旧业”的可喜成果。

我向《海外校园》投稿的实践证明:《海外校园》审稿、用稿,是公正廉明、不拘私情的。只要稿件与信仰有关,且符合用稿水准,是定会采用的。今后,我决心戒骄戒躁,珍惜有生之年,藉《海外校园》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文字事奉。我并愿以此与各位朋友共勉。

 

作者原为大陆某化工企业的党委办公室主任,现在美国巴尔的摩市经营中餐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