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间

 

人生就像一辆公共汽车,每站都有人下车,也有人上车。但到了终点站,每个人都要下车。

 

 

 

文/王可若

 

 

 

你面无表情,没有眼泪,没有埋怨,没有怒气,像是在讲一件无关痛痒,稀松平常,见怪不怪的事,缓缓地像轻舟划过水面不着痕迹地道出:”我先生呀!他什么都不知道。他只知道我快要死了。”

我静静但仔细地端详着你。受到癌细胞一年多来无情肆虐,你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瘦削的身躯像是一盏瞬息将灭的灯火。供应你营养的只是那一条细长的塑胶管,将流质的营养品,送进你的体内。在你前面的桌面上,有各式各样的药物,瓶瓶罐罐,井然有序作一字形排开,像是听训的小学生。我注意到你已开始服用吗啡了。

我的眼光转移到客厅玻璃落地门外。秋日太阳正温煦地照射着花园里的每个角落,游泳池的水面粼粼发光,一只猫正仪态万千地享受着太阳浴。门外生气勃勃温暖舒适,但为何坐在门内的我,却有一股寒意?

我思索你这一番话,试着去了解,到底是经过了多少年的风霜,让你如此轻易地说出,令人为之心碎的评语!或许当你被医生宣判死刑,坐在家中接受临终护理的安排时,你已对人世间所有的事情失去信心。你不明白为什么医生拒绝医治你?你不甘心年方五十就被判死刑。你担忧你尚未成年的一对儿女。你甚至不明白为何这种事会临到你身上!

对于你这种种的问题,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你。我只想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老太太,当她知道她的生命只剩下三个月时,她告诉自己,要快快乐乐地过这余剩的九十天。每一天对她而言,都是上帝所赐的礼物,都是宝贵的,也都是新的。她不要浪费时间在怨怼、恐惧、忧虑上。

她的儿女都轮流来陪她,她的家每天都充满了欢笑。她告诉她的家人,当离别的那一天来临时,她只是先走一步,她会在天堂等着大家。

人生就像一辆公交车,每站都有人下车,也有人上车。但到了终点站,每个人都要下车。死亡就跟生命一样的自然,有生必然有死。

但正如《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中的默瑞所言:”学会死亡,才学会活着。”(注)因为当你真正了解,每个人都有面对死亡的一天时,你的价值观就会完全不一样。你不会花时间经营那些会消失不见的事物,相反的,你会追求比较属于心灵层次的东西。或许你问我:”那是什么东西呢?”我想世间上,除了爱以外,其它的东西都微不足道。

默瑞又说:”只要我们可以彼此相爱,并记得我们有过的爱的感觉,我们就虽死犹存。你所曾激起的爱意,都仍留存于世,所有的记忆都还在。你并没有死,你仍活在那些你曾经打动,曾经扶持的人心中。”

当轮到你“下车”的那一刻来临时,不要忘了,你只是先走一步,信上帝的我们大伙,将来要在天堂重逢。到那时,再也没有眼泪,再也没有痛苦,有的只是无尽的欢笑。

最后我想告诉你,我愿意陪你一起走过这段日子,无论结局是什么,至少我们坚强,勇敢地走过。加油!我的朋友。

 

注:《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Mitch Albom着白裕承译。大块文化出版。

 

作者现住美国南加州。

 

《“生死之间”》 有 1 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