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玉峰
圣经上记载,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本来“赤身露体,并不羞耻”。被诱吃禁果后,“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
历经沧桑变幻,人的这种自我意识好像在加强。确实,没人会忽略自己了,每个人都特别关注自己。但问题是,我们是否真正认识自己?从玄虚封闭的“我思故我在”,到冷漠呆滞的“存在主义”,几度挣扎之后,人类也许只能迷失在相对主义的漩涡中。
浩如烟海的思想史中,能否找到关于人自身的严肃定义呢?翻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赫然可见“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仅就社会属性而论,这个定义确有概括力:社会关系几乎牵动所有的人群行为。但是,虚浮多变的社会关系,也使人心力憔悴,疲惫不堪,甚至丧失自我。
于是,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成为时尚。
然而,登高临远,难解海天愁思;遍访名山,叹断白鹿青崖。不知“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怎可能达到“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究竟哪里是灵魂的家园?
我们不得不回到圣经。旧约十诫中,头四条强调人与独一真神的关系,后六条规定了人与人的关系。耶稣在新约中,把所有戒律归结为两条:“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马太福音》22:37-39)也就是说,圣经早就完备界定了人的两方面属性,且晓喻我们,人类属性的最核心内涵,在于和造物主的关系。
看来,让人“眼亮”的智慧果,反倒使人以自我的价值观为标准,将目光局限于自己,以至一叶障目。结果是内心深处的蒙昧,昏然不见生命源头──神的位置,陷于一个无法超越的困境:这种自我意识越强,越找不到真正的自我,被放逐的心只有在漂泊中寻觅。如莱蒙托夫笔下的茫然的客旅:
在湛蓝湛蓝的大海上,
有一片孤帆儿闪耀着白光。
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了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作者来自山东,现居住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从事物理学研究。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