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青春(之一):我一直在路上

 

 

文/庄周梦蝶

 

 

有位先哲告诫我们:人啊,认识你自己!

人之所以为人,或许就在于人能够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客观、公允地认识自我、剖析自我。看清自己,进而完善自己,也许就是人穷尽一生、努力探索的一门必修课吧。

然而,当局者迷,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够从现实生活中跳出来,站在一个公允的高度,客观、明晰地洞察自我。人不是孤岛,人有社会属性,人总是处在人际关系的网路中,在不同的关系链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场景中展现着人性的不同层面。人需要在社会认同中实现自我认同,认清自己到底是谁。有位社会学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被不断贴上标签的过程。人在被赋予的各种标签中认识自我,体现自我价值。

我曾经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所走的人生道路和选择的人生方向都是完全自愿的。高考以前,我只不过是一只背负着一个大大包袱的蜗牛,艰难却坚定地慢慢摸索着。高考便是生活的中心、唯一的信仰,单一却义无返顾。不曾有闲暇考虑这些在当时看来根本不是问题、而今却时时困扰自己的问题。

上大学之后,一下子自由了许多,学习自由了,思想也自由了。加上北大未名湖那引人思考求索的绿柳扶堤、婆娑塔影,鸿儒哲人的春风化雨,学长侪辈的感化渲染,所想的,也不仅仅是学习了。我开始思考,我为什么选择这样一条路,我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我的选择是否明智……

 

 

鲤鱼跳龙门

 

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旮旯里,后来随勤劳的父母,辗转到了一个小城镇。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似乎比同龄的孩子成熟得早。很小的时候,我便有了“跳龙门”(通过高考改变农村身分)的念头,“知识改变命运”也在我的脑海中深深扎根了。

虽然父母从不给我压力,也并不计较我的名次,但我把学习看作我的第一要务,高分便是我自信心和力量的源泉,也是我对父母无声的慰藉和精神的回报。我放弃了童年时代的嬉戏,放弃了许多与学习无关的兴趣,只为换来“成绩第一”。

因为习惯了遥遥领先,且惧怕落后,我一再严格要求自己,不容许自己犯不该犯的错误。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甚至有点过于强迫自己。

通过12年的艰辛付出,我终于换来了一张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所有的牺牲和汗水、辛酸和舍弃,在那一刻,都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

直到现在,我依然不后悔当初的舍弃和付出,我依然不后悔有过那样一个学生时代;直到现在,那时的干劲和热情仍然激励着我。在我的青年时代,我能够为我的梦想奋斗、努力,并幸运地实现了我的梦想,我很满足。

 

 

选择中迷失

 

我想像中的北大,是一个自由、学术气氛浓烈的地方,可以真正让学生做自己喜欢且对社会有益的事。但是来到北大学习一年后,我的心比高中的时候更累。

高中的时候,心中只有一个目标──考上好大学。我可以不去理会任何事情,只要一心向着目标前进就好,而且,“付出总有回报”。所以,虽然学习很累,但是过得很充实。

现在,我和同学们虽然依然关注分数,甚至成了分数的奴隶,但是,努力和分数却似乎不再成正比。我们为了分数和绩点疲于奔命,还要顾及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社团工作……脱离了父母和老师的安排、关注,独自面对每一次选择,独自承担每一次选择带来的后果,不管是苦是甜都要自己吞……心,装的东西真的多了好多。或许,这就是成长吧?

为了所谓的就业、保研(学校保送读研究生学位)亦或出国,我放下了许多、许多。我已经基本上不知道自己的兴趣何在,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了。为了前途,为了分数,我可以强迫自己去学任何我不感兴趣、但是“将来”需要的东西。我可以骗自己,“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因此,我的选择很多,但实际上,我并没有选择的余地;我的兴趣很多,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并没有兴趣;机会很多,但并不真正的属于我。在众多的选择、兴趣和机会面前,我觉得我正慢慢的迷失自我,找不到出口。

 

 

风雨志不移

 

从众多的博士、硕士自杀的案件中,我开始怀疑,是不是一个人懂得越多,看得越清楚,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就会越显现,心就越不堪承受这些重量,进入迷途而不知归路?

我想,路还是要走的。人都是在一边受伤一边成长。既然选择现在的道路,就没有理由和资格去后悔。我要做的,只是风雨兼程。能来到这里,我已经是幸运的了。我也必须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我是重要的:我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和生活的期望,我是为我的成功和未来打拼的老师的辛勤劳动的结晶,我是我的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没有理由消沉,更没有资格背弃我的责任。不要再优柔寡断!不要再多愁善感!提起勇气,找回自信,继续前行!

或许,在前进的征途中,我会慢慢发现,今天的失意和不解,是那么的渺小和幼稚;或许,在前进的征途中,我会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和状态。

路,一直在延伸;我,一直在路上。

 

 

青春心理辅导老师分析:

 

在没有神的世界,人需要像神一样地活着。然而,人终究是人,而不是神,更何况是还在成长中的学生。本文作者是一位正要进入大二的女生,在她表现出来的种种理想与美好方面,我们看到神按他的形象造人的痕迹;在她的种种疲惫、挣扎中,在她反复使用的“或许”、“也许”中,我们也感受到她作为人的有限、无助与不确定。

然而,除了上帝,还有谁能给她确定性?还有谁能给她智慧与力量,摆脱疲惫与挣扎呢?是时间吗?是长辈吗?是学者吗?都不是!长辈世界的种种问题,已经显示时间并没有给他们以成熟;学者们呢?苏格拉底也只能告诉人“认识你自己”,而没有提供给人认识自己的良方。且如作者所言,社会学家也必须通过“贴标签”的方式认识人。

这些都显示,在没有上帝的世界,人类认识自己的困难,一方面是需要认识自己,另一方面是无从认识自己。事实也证明,没有上帝的世界,人并不“能够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客观、公允地认识自我、剖析自我”。

那么,根据作者的逻辑,我们是否可以推断:人将无所以为人呢?

 

 

心灵的残疾

 

从作者所描述的成长经历里,我们看到,她没有健康成长的环境。以高考为中心和唯一内容的生活,不是一种健康和全面成长的生活。她放弃了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童年,放弃了无忧无虑、嬉戏与兴趣。在获得名校录取通知书、达到“成功”的同时,她付上的是身心发展片面和自我成熟延迟的代价。她在通过考试证明智力的同时,输在了心灵发展的不平衡、甚至是心灵的稚嫩与残疾上。

如她一样,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都会发现,除了学习与成绩,“还要顾及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社团工作”。大学里初步显示出生活所要求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平衡生活的人,而学生们对此没有丝毫准备。这就难怪为什么“郁闷”会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状态。这是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像机器一样学习的后果。

 

 

自由的陷阱

 

这样的学生,在大学里的另一个困境,是不知如何面对自由。大学里确实有更多自由。然而,没有责任能力的自由可能是个陷阱,以盲从和放纵为开始,以疲惫和伤痛为结束。

缺乏成熟的大学教育制度的引导和帮助,更没有神的智慧作为根基,学子不仅难以认识自由的真正内涵,反倒“脱离了父母和老师的安排和关注,独自面对每一次选择,独自承担每一次选择带来的后果,不管是苦是甜都要自己吞”。

这正是没有神的孤独的自由,这也是不堪承受的自由。这是无数学生沦为分数的奴隶、感情的奴隶、各种环境压力的奴隶、毕业就业的奴隶的原因──因为无力担负自由的重任,“从众”,成了“最安全”的不需要选择的选择。

 

 

劳碌无终结

 

为了以高分跳龙门、以知识改变命运,无数农村、小城镇的孩子,如作者一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更多的孩子,付出了代价,却既没有跳过龙门,也没有改变命运。

无论是哪种情形,没有神的社会中,他们的劳碌与拼命都没有终结的时候。很多以为高考后万事大吉的人,进入大学后发现,大学里强手如林,比中学中的竞争更加激烈。作者的经历正是如此,“仍然为了分数疲于奔命”,为了分数强迫自己、欺骗自己和迷失自我。

人活着,是否可以有安息?何时可以有安息?是否人人有平等的身分、同等的尊严?尊严是否只是少数人的奢侈?安息是否只是死者的特权?

爱人类的上帝,给了我们的一切质疑以回答:“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心灵充满疑惑和疲累的孩子们,听到上帝慈爱的呼唤了吗?他愿给我们永恒的高贵身分──成为天父的儿女!他会扭转我们的命运,也愿意让我们参与到他改变人类命运的使命之中。

 

把青春还原

 

靠一己的学习改变个人命运,已属不易,小小的年纪还要肩负回报父母和改善父母命运的重任,何其容易!何况这种改善,也只能是相对的和片面的。

根本改变还在于上帝对人的拯救与提拔。因此,我期待挂念自己父母的学生们,不仅学习把自己的命运交在上帝手中,也懂得把父辈的命运仰望给上帝。到那时,孩子们就不需要扮演神,就可以卸下弱小的肩头上难以承受的重担,就可以还原自己本该无忧的童年和无虑的青春,享受本该如歌的大学岁月。我们也就不需要担心“一直在路上”的孩子们,可以坚强多久?不需要担心又有多少支撑不住的疲惫的学子,“需要为自己的存在寻找理由”(2007年一位电脑系女生作业中的话)?

我们祈祷,如作者一样的大学生们,能寻找和认识疼爱他们的天父,能在天父的爱里认清自己,能在天父的爱里获得平衡的发展,在天父的爱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天父的爱里实现自己渺茫的希冀──“在前进的征途中,我会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和状态。”

寻找的,必寻见;叩门的,必开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