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手宝妈的我,如此走出网瘾 / 秋英

谈起自闭,也许我们会在自嘲或形容他人孤僻时使用这个词。但是,现在人们对于自己与他人的孤僻越来越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相比自闭,使用频率更高的一个类似词是抑郁。我就是其中之一。

1

前段时间,婚后的我经历了人生中又一件大事:生小孩。阵痛从前一天晚上10点持续到第二天晚上11点半,整个分娩过程都非常挣扎,我痛到头发湿透,腰要断裂。晚上11点46分,女儿出生。生产后,我不知道我的状况是否算得上产后抑郁,但对我来说,其过程都是无比煎熬。倒不是因为身体上的疼痛(因为是顺产,身体恢复很快),其中更多的痛苦是来自心理上的压力。

刚出院时,心里非常高兴,以为小鸟终于逃出了医院这个囚笼。没想到家是另一个囚笼。因为我必须被“隔离”在家,42天不能出门;另外我还被安排了各样的生活内容。吃什么、喝什么都是有规定的,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也很明确。其中,睡觉变成了任务。

“隔离”期间,公公每天帮忙做饭,婆婆帮忙带娃。原本,在外人看来,这样的条件可以让我舒舒服服坐月子,可是我却如坐针毡。倒不是因为他们对我故意刁难,而是我处在另一个困境之中。因为睡不着,我就躺在床上玩手机,本来玩手机也是不被允许的,因为他们说伤眼睛,可是我会偷偷地玩。现实生活被约束,我就在手机里寻找自由,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可没想到我会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而且他们越是管得多,我就越想玩手机,掩盖自己的不满。

其实,在临产前我就和先生商量,他来做饭,我自己带孩子,婆婆帮忙打下手。我当时就想着千万不能被他们管着。可不凑巧的是,生孩子时张先生工作任务增加,不能请陪产假了。我只能听凭安排。

2

“隔离”期间,我常常看快手短视频,一两个小时也看不够,后来又开始疯狂追剧。在网络的海洋里,时间真的过的很快,一天一眨眼就过去了。可是每次刷完手机,都会有极大的烦躁与空虚。之后会产生极大的抱怨——抱怨公公做的饭菜没有味儿,抱怨婆婆带孩子管的事儿太多,抱怨先生有啥事就找爸妈帮忙,再加上生孩子的痛苦所带来的委屈,让我看这一切的事情都是如此不堪,不能忍受。特别是在晚上,这样的情绪极度强烈,莫名其妙地就开始哭。起初,先生看我哭还会安慰我,后来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哄我才好了。而且因为我哭诉的时候总责怪他,他以为我后悔嫁给他了,所以心里也跟着难受。

这样持续了十多天,我感觉受不了了,每天晚上都想逃走,偷偷在外面大哭一场。可因为怕着凉得月子病,又因为孩子隔两三个小时就得喂一次奶,所以有贼心也没贼胆了。有时候,我会趁着先生熟睡时,在客厅里偷偷看快手。说来也怪,快手像知道我的内心似的,专给我推荐我想看的——有的是关于婆媳矛盾的,有的是关于闹离婚的,还有的是讲生孩子的艰难,让我常常对号入座,深有同感。

3

我暗想这视频里说的种种委屈,说的不就是我嘛!

后来,有一次我和先生哭闹,忍不住说出了想离婚的话。说完我立马后悔了,但覆水难收,因为我们之前约定过,谁也不能提这样的事。可我又好面子,不想道歉,就用看快手来掩盖自己话语上的冒失。此时快手里好多都是讲离婚的电视剧桥段,我仿佛瞬间觉得自己理直气壮了。后来,先生半开玩笑地说:“以后少看点手机,看你都被洗脑了吧!还寻思起离婚的事儿来了。”我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应,于是只好作罢。

渐渐地,我也意识到沉迷手机的危害。我常常烦躁,没有平静和喜乐。可是,要少看手机哪有那么容易啊!正如入坑容易爬出来难。特别是在状态很糟糕的情况下,我本想通过看小说来替代一下,可没坚持下来。就这样,我还是会时不时地和张先生爆发一下。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我们都整得挺疲惫。

我对婚姻生活越来越失望,感觉咬牙坚持都要坚持不了了。他也看出了我的问题。大概是在隔离期的第29天吧,晚上趁着孩子睡着了,他提议带我出去散散心。起初,我有点惊讶,也不太敢。他把我裹得严严实实,说没关系,一小会儿就回来。于是,我同意了。下楼时,我像做贼似的,生怕看见熟人,传到公婆耳中。但感恩的是,一个也没碰上。当我再次看见我俩一起跑步的体育馆,一起去过的麻辣烫店和奶茶店,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又美好。我像是重新活过来似的,对一切曾经的日常如此欣喜。这一次散心使那些隔离中看似不堪忍受的处境变得能够容忍了。

4

后来,先生和他爸妈沟通过后,决定不再严格让我遵守42天的原则,我开始慢慢参加教会的主日聚会、小组团契,等等,也时不时和张先生一起逛逛超市、喝喝奶茶。说实话,我都不记得我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慢慢放下手机的,也不清楚具体从哪一天开始不再委屈地大哭,但这些改变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发生了。以至于先生后来常常夸赞我,说我是个负责任的好妈妈,成长很大。

现在孩子已经一个多月了,我回想自己这段对抗“网瘾”的经历,除了每日的读经祷告生活外,我看到了回归社群的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毕竟,手机所勾画的世界再好,也是虚假的,并不是真实的生活。每一天有内容的日常,才是真真实实、可见可摸的,经历上帝真实而具体的恩典。而这真实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有上帝和他的教会。因为,正如《罗马书》中所说,受造之物都服在虚空之下,没有联于上帝的信仰,我们的日常也会如梦似幻。因为不认识赏赐的那一位,一切就是虚空。而对抗虚空与虚假的唯一路径,就是联结于上帝所带来的真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