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不存,德将焉附?──关於“道”与“德”的思考

文/史耳山 礼仪之邦的尴尬 中国自古号称礼仪之邦。儒家追求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境界,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向往的道德理想国。 儒家学说里有一整套伦理道德教旨。中华历史上道德家之多、道德说教之盛行,世上无任何民族能望其项背。不论是孔子还是其他的儒学代表人物,都是言不离礼义廉耻、行不忘品德教育的道德家。 自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更与政权相结合,从此统治者不仅掌有政治极权,而且当然地握有了真理和道德的话语霸权。 这不仅导致思想舆论大一统,也使中国成为惯用权力推行道德的国家。历代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人学士,把“修身”即品德修养,置於天下大事之首,为仁义道德奔走呼号,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回顾历史,不仅道德理想国一天也未曾实现,每一代忧国忧民之士,都在感叹“道德沦丧”、“今不如昔”,许多时候,道德还沦为政治的婢女。鲁迅就写过∶“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著‘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著两个字是‘吃人’!” 到现代,道德备受重视却命乖运蹇的情势依然如故。蒋介石全力调军遣将的同时,还推行“新生活运动”。毛泽东时代一面狠抓阶级斗争,一面掀起学雷锋热潮。即使在狂热地“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文革”中,也竭力推行“老三篇,天天学”,和“狠斗‘私’字一闪念”的道德运动。但结果是“雷锋叔叔不见了”的感叹。 提倡经济为中心後,随即出现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为人民服务”变成“为人民币服务”。於是提出“两个文明一起抓”,作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成立各级精神文明委员会,掀起“五讲四美”运动,在学校开设“德育课”。 近年来,中国进一步提出“以德治国”,发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於品德教育的座谈会、“首长讲话”、宣传活动、长短论文,及各种方案、图书,蜂涌而至。 这一切,不能说没有任何效果,但客观地看,无论官与民的道德面貌,都不容乐观。道德滑坡,似乎在加速度进行。连一向被誉为学术殿堂和象牙塔的高等学府,也不断传出令人吃惊的道德丑闻。 这是品德教育在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尴尬局面。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呢? “道”之不存,“德”将焉附? 现在人们说“道德”。通常指的只是“德”。而“道德”本是由“道”与“德”二词组成的复合词。儒家学说中的仁义礼智信等等,主要都属“德”的范畴。历来的孔子研究者,把“仁”或“礼”看作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忽略了更重要的命题∶“道”。 其实孔子最看重、最敬畏、一生梦寐以求的,恰恰是道。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的孔子,没能看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局面,悲叹“大道既隐”,但他始终将“道”视为最高理想。 他说∶“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即道是第一位的。他坚持“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宣称“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把“道”看得比维持生命的吃饭赚钱还重要。孔子更有一句名言∶“朝闻道,夕死可矣。”(均见《论语》) 但孔子一生求道,却未能识道得道。因为春秋以後,敬畏天道的传统中断,充斥大地的是尔虞我诈,血腥屠杀。孔子为此忧心如焚,奔波求“道”既不可得,便只有在“德”上,在仁、义、礼、智、信上下功夫了。 相传孔子曾向老子求教。老子对“道”有较深的探索,一部《道德经》可分为“道经”和“德经”,而中心都是讲“道”。老子说∶“大道泛也,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道者万物之奥”,“衣养万物”,“为天下母”,认为道是万物之源,养育万物。 因此他“惟道是从”。他认为离开“道”,任何最动听的东西,包括德行、圣智、仁义等等,都会无所本,而失去庇荫,迷失方向,导致假冒伪善。老子彷佛专门针对孔子而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均见《道德经》) 不过老子的语言较晦涩。他自己对道,也“惚兮恍兮”、“昏昏然”,有点难以说清。加上汉语中,“道”又是复杂的多义词,所以迄今人们对《道德经》及“道”,仍争论不休。 光明与美德之源 最确切无误又异常深刻地阐明“道”的,是圣经。“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著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约翰福音》1∶1-4、9) 圣经一下使几千年来关於“道”的纷争豁然开朗。中国人常说“天机不可泄露”,这是神秘主义者无法解释天道和生命时的遁词。圣经则明确详尽地将“天机”透露给世人了∶ 首先,“道就是神”,是三位一体的神,道就是上帝,就是耶稣,就是圣灵。其次,这道是生命之源,造物之主。同时,这道是光明之源,也是人的一切美德之源。 显然,离开道,德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甚至成了“残暴的狼”身上披著的“羊皮”(参见《马太福音》7∶15)。“道”既是人和万物的生命本源,因此所涉及的,是人的生命的由来、方向、目的、信仰、道路。 而“德”,则指人在社会中,生活和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包含内心(善恶、是非等),和外表(行为、礼仪等)两方面。 一个人要是连生命由来、终极去向这些真理都不明确或不正确,他有何是非善恶可言呢?即使能“分别善恶”,又有什麽用呢?外在表现再好有什麽意义呢?就如走路越快,如果方向错了,只会离目的越远。 其实,圣经一开始就写明∶人背离了神(道),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从此堕落了,成为罪人。可见,离开“道”而求“德”,舍本逐末,根本错了,“道德滑坡”是必然。 一切品德教育旨在扬善克恶,即克服种种无德、缺德、无情无义的罪恶。但正如圣经揭露,人背离神而堕落後,内心充满诡诈,“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恶毒(或作阴毒);满心是嫉妒,凶杀,争竞,诡诈,毒恨。又是谗毁的,背後说人的,怨恨神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夸的,捏造恶事的,违背父母的,无知的,背约的,无亲情的,不怜悯人的。”(《罗马书》1∶29-31) 这些罪深入骨髓,人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消除的。而历世历代的立德驱罪方案,不管体系多麽完备、设想多麽美好,都是人的设计。而设计者作为人,都是罪人。罪人离开了神,无论如何不可能使自己脱离恶的深渊,正如人不能拔著自己的头发离开万丈深渊,病入膏肓的人无法自我康]]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