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假装爱旅游

MC201604-1-tour

假装爱旅游的人,是一群希望“生活在别处”的人。

 

 

文/李珏

 

 

记得若干年前,在大学课堂上,老师第一次将“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摆在我们面前,并以欧美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旅游习惯为例,向我们解释说明。当时年少无知的我们,哪里能够明白此番境界,那时只认为,旅游是生活中锦上添花的一笔,却怎么也不可能是一项必需品。

 

全民制造旅游热

 

毕业十几年后,今天,看看我们生活的四周,每逢“黄金周”或寒暑假,尽管各地旅游景区、景点游客爆满,物价飞涨,却仍无法阻挡人们旅游的热情。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4年,全国“十一”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数从5980万增长到4.75亿人次,黄金周出游人数在短短14年间增长近8倍。

艾瑞监测数据显示,仅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的交易规模就已达到3077.9亿元,同比增长38.9%。

按照国际一般规律,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旅游需求就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如今,中国人均GDP已达6000美元,旺盛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从大众旅游到小众旅游,从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再到近年兴起的文化旅游、会展旅游、探险旅游、亲子旅游……旅游的方式与形态在不断发展,总有你没玩儿过的,总有你想不到的。

 

 

只是假装爱旅游

 

人们真的如此热爱旅游吗?在旅游中人们最想收获的又是什么?其实,许多人并非真的热爱旅游本身,不过是假装爱旅游。

假装的原因之一,是为了攀比与炫耀。放假7天,微博、微信中全是亲朋好友各种秀美食、秀美景、秀美颜的照片。等假期结束,这人带回热带水果、那人带回日本锅子,单位里、小区中尽是热火朝天的“旅游经验交流会”,让你无处可逃。

如今,攀比模式还节节升级,旅游目的地从大陆到港澳台、再到日韩欧美,从知名风景区到小众度假地,既要景美人少,还要新奇有趣。因此不仅拼财力,还得拼人脉,以及各种资讯搜集处理能力……因此各种假期、节日的出游,通通变成了一场场“恶战”。

另外一些人假装爱旅游,是出于责任。随着《爸爸去哪儿》一季接一季地拍摄和播出,现在,一到放假,全国的学龄儿童便开始以此问句“质问”家长。近则周边有农家乐、乡村游,远则有天安门前看升旗、马尔代夫海岛游。

除此之外,还有“老公去哪儿”“儿子去哪儿”,丈夫不带妻子、成年子女不带父母,出去旅游,有可能被认为“不忠不孝”。似乎,人人都必须到“某个”地方旅游,到别人的家里去花钱,以便生活在“某个”地方的人,也能到别的人家去拜访、去花钱。

 

 

走不出狭隘的自我

 

更多假装爱旅游的人,是一群希望“生活在别处”的人。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曾生动地说:“人生是一所医院,每个病人都渴望换床位。有人宁愿在暖气前受苦,而有人却认为靠近窗子他的病会好些。我觉得,往往在别的地方,我才会感觉好些。旅行就是我不断地跟自己的灵魂讨论的问题之一。”

今天有多少人高举“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标语,实际只是厌倦了日常生活中的关系、景致,想把自己置身于完全不同的环境之中,抛开一切琐事,忘却愁烦,纵情享乐。现实不如意,不如去远方。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曾写过一本《旅行的艺术》,他在飞往目的地的途中感慨:“飞机起飞为我们的心灵带来愉悦,因为飞机迅疾地上升是现实人生转机的极佳象征。飞机呈现的力量能激励我们联想到人生类似的、决定性的转机;它让我们想象自己终有一天能奋力攀升,摆脱现实中赫然迫近的人生困厄……”

所以那些标榜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自认每一次的归来都是为了下一次离开的人,往往无法委身于某一共同体或岗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真正与人建立深入长久与稳定关系,只能在不断地改变环境的过程中,获得短暂的刺激与满足。

或许,他们真的走过许多路,行过许多桥,看过许多云,喝过许多酒,却仍旧走不出狭隘而冷漠的自我。

 

 

渴望远方的美好

 

我们之所以爱旅游,是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怀有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所以海子一句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足以成为千千万万人心中的梦想。

面对千篇一律的生活,机械重复的工作,我们心里明镜儿似的:“这不对,生活不该是这样,人之为人,不该是这样……”可究竟什么是“对”,应该怎样,我们又含含糊糊,无从知晓。

旅游,只是无奈又简便的替代方式,一份排列满满的旅游行程单,可以被替换为“银河系漫游指南”。景点俗烂没关系,我们可以脑补;总比现实来得有趣就是。

实际上,旅游是一种人性深处隐藏的情结。每个人长到了一定年纪,都有一种“此处非我家”的感觉,于是,背起行囊开始了在路上的生活。

我们都是旅人,但多数却是不知道要走向哪里的旅人。走到一定的时候,一些人累了、工作了、安家了,收起了自己的行囊,可心里还是藏着那份执着:“此处非我家!”

一些人累了,但是幸运地找到了目标——来自上帝启示的目标,然后又遇到了同路人,就组成了一个“奇怪”的社群,但他们是真正的“旅人”,被世人称为基督徒。

 

 

背起行囊走天路

 

基督徒的信心之父亚伯拉罕就是一个旅人,他被呼召离开本族、本地、父家,就遵命出去,甚至不知道目的地在哪儿。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踏上了这条与上帝同行的探险之旅。几千年过去,由于罪的缘故,人再一次偏行己路,又听见了耶稣基督的呼召——“来跟从我”。

艾略特说:“在所有探索的尽头,我们会回到起点,重新认识那个地方。”基督徒的终点,不是在这个看得见的世界上,而是在那个看不见的世界——天国。这群旅人将自己称为“寄居者”,他们目标明确,原则清晰。

他们怀着对彼岸的盼望,兢兢业业地在世上工作,常常喜乐,凡事感恩,因为这是那位呼召他们的主,交托给他们的使命与任务。他们在地上工作,无论是医生、教师,还是工人、农民,亦或是家庭主妇,不像是为人做的,乃像是为上帝而做,像使徒保罗一样,等候那从天上来的奖赏。

他们不用借旅游逃离现实,借旅游象征性地展示自己正在寻找所谓的人生真义,他们反倒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地让人看出,他们就是一群“异乡客”。

这群人,是天路上的旅人,那些受过的伤、流过的泪,那些失望甚或绝望,都是一种记号,一种疼痛,但他们仍渴望美好的来到。

那些在世上遇见的美丽与欢笑,于他们,也都是一点浅尝,它们代表着“那朵我们还未欣赏过的花,它所绽放的香味;那首我们还未聆听过的歌,它婉转的回声;那个我们还未拜访过的国度,它的美妙传闻”(鲁益师(C. S. Lewis)语)。

一个人可以跨过很多条河流,穿过很多条小巷,却仍活在欲望、迷茫与罪恶的网罗中,因为他们就是背着网罗上路的;同样,一个人也可以原地卸下束缚,找到真理、仁义与自由,因为他在向上飞翔。

 

你我何必假装爱旅行,抬头望向十字架,人生本就是一场朝向天国的征途……

 

 

作者来自湖南长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