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走,向右走——科学和信仰到底在纠结什么?

timg (2)

对大多数的青少年而言,信仰与科学就像是一个豪宅中的两个房间,同时存在,不会彼此干扰。

 

 

文/董家骅

 

 

100多年前,发生在中国的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强调唯有跟随“赛先生”(science科学),华人才能挣脱帝国主义的侵略,迈向强国之路。自此,许多华人知识分子以科学取代传统儒家文化,并连带反对所有的宗教信仰,认为信仰宗教是为迷信。

因此,在华人教会的历史记忆中,要带领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信主,首先要解决科学与信仰的难题。
当我刚开始参与北美中国留学生福音事工的时候,有一位热心的长辈推荐大量关于信仰与科学的书籍和护教资源给我,并说:“要让当代中国留学生信主,首先要让他们看到科学的破产以及圣经的超越性。”

然而在我实际牧养学生时,我发现大多数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并不认为需要在科学与信仰中二选一,也不认为科学与信仰是冲突的。

 

 

年轻人眼中的科学与信仰

 

类似的现象,不只在北美的中国留学生当中,也发生在美国的年轻人中。

美国的实践神学家 Andrew Root 带着一个研究团队,透过访谈美国的青年牧者和青少年,发现了几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注1)首先,美国青年牧者普遍相信,科学与信仰之争是现在进行式。

面对这张力,青年牧者采取三种主要的策略:

 

1. 正面迎战

试图透过各式各样的护教训练,使基督徒学生在面对科学对信仰的质疑时,不是一直挨打,而能采取主动的攻势。

 

2. 举白旗投降

这群牧者认为,科学与信仰之战已经落幕,科学已经胜出,信仰已经战败。因此只求帮助学生在信仰中找到个人的人生目的和宗教热情,以此对抗科学的进击。

 

3. 建立中立国

根据 Root的报告,许多牧者认为,信仰与科学二者不是彼此冲突的,而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在处理两种不同的问题。因此信仰归信仰,科学归科学。信仰是关于事物的终极意义,科学是关于事实,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然而当研究团队转向访谈青少年学生时,发现学生基本上均不认为信仰与科学是对立的。

对大多数的青少年而言,信仰与科学就像是一个豪宅中的两个房间,同时存在,不会彼此干扰。当他们在信仰的房间时,就放下在课堂上所学的科学理论;当他们在科学的房间时,也会放下在教会中所学到的教义、神学。

虽然大多数的青少年都认为,科学与信仰可以在同一个豪宅中和平共存,但是当他们试着理解豪宅本身的结构和建材时,却转向以科学为中心的方式来理解。

 

 

基本信念的转变

 

Root 的发现和 Charles Taylor 在《A Secular Age》一书中的论点相互印证。

Taylor 在他的书中探讨,为何今天人们愈来愈难相信“超越界”(编注1)的存在。他认为,信仰并没有在今天的社会中完全消失,但是人们相信的方式和对世界存有的基本信念,却已有了巨大的改变。

人们虽不否定“超越界”的存在,但却以既存世界的框架(immanent framework)来理解这世界——试图以物质、定律、科学和理论,来解释一切,包括“超越界”的存在。

在这个高举科学方法的世界中,人们以可被观察到的特性,来认知物质(包括人类自身)的存在:人们不再追求认识物质的本质和其存在的意义,一切存在本身的内在意义和其存在的最终因都被排除。(注2)
如此,有位格的存在可以完全用非位格的法则(科学理论)来理解。

人工智能的研究不断在进步:苹果所发展的 siri ,基本上已有理解和响应人类说话的能力;IBM 开发的深蓝计算机,已能和人类最顶尖的棋手在国际象棋的棋盘上一决高下。(参:从人机较量看人神互动(新民)2016.03.14http://behold.oc.org/?p=29567。)

种种事件显示,人类所发展的科技愈来愈有“人性”,与此同时也暗示了“人性”可以用科技来加以模拟和理解——人不再需要透过“超越界”的存在来解释自身的存在。

Root 认为,科学对宇宙的探索,的确指出宇宙的广大浩瀚,但却不必然预设宇宙是非位格的存在(impersonal)。(注3)换句话说,科学理论和方法并没有否定,宇宙背后存在着一个有位格的超越者,也没有否定“超越界”的存在。

事实上,生物学和医学正是以科学方法,来研究具有位格的人类的存在。

当科学家研究人类大脑的运作时,一方面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是如何学习、认知和建立关系,但另一方面这些科学知识并没有否定,人类是有理智、情感和意志的生命主体。

也许,科学与信仰之张力背后真正的问题,是人类试图排除一切“超越界”的解释,否定所谓的启示,好满足把“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偶像化和绝对化的野心。

 

 

探索新的牧养实践

 

面对一个愈来愈世俗化的世界,牧者如何回应以科学为中心的世界观,所带给年轻人信仰的挑战?在世界和生命诉诸以可观察到的现象来理解时,基督徒可否用另一种叙事来理解和述说这一切的存在?

 

1. 澄清预设

科学方法并未预设了“有位格的上帝的不存在”。无神论和科学方法不是必然被绑在一起的。教会的牧者可以思考怎样帮助年轻人看见,在委身于一位有位格的创造者的同时,我们仍能欣赏科学对受造世界的发现,甚至从事科学研究。

基督徒的世界观非但不是与科学对立,反而可以成为以科学方法探索和认识世界的稳固基础。基督徒相信,上帝创造有秩序的世界,并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人。这两个信念都能驱动人以谦卑和敬畏的心,来探索这浩瀚的宇宙。

荷兰改革宗神学家 Abraham Kuyper(Abraham Kuijper, 1837-1920)之普遍恩典(common grace)和领域主权(sphere sovereignty)的概念,创造了一个极大的空间,让基督徒能以基督徒的世界观来从事科学探索的工作。

 

2. 与科学家会友一起探索

我们当主动与教会中的基督徒科学家们,一起探索回应之道。

根据2014年2月的统计调查,在美国超过有60%的科学家是基督徒。(编注2)换句话说,许多基督徒科学家就在我们的教会中聚会!

牧者可以询问在教会聚会的基督徒科学家们,是如何能信靠圣经所启示的上帝,又同时继续在专业上以科学方法来从事研究?

当牧者与他们一起探索如何在“相信一位有位格的上帝创造万物”的前提下,从事科学研究后,也可以在适当的机会,邀请这些基督徒科学家们,和年轻人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心路历程。

 

3.谦卑好奇、乐于探索的教会文化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箴言》9:10)。

向上帝献上敬拜,需要先承认自己的有限,并向创造这世界的上帝敞开,才能顺服上帝扩张我们有限的认知框架,使我们认识真理。

同样的态度也可以用在科学探索上。在面对上帝所创造的世界,基督徒可以带着谦卑和好奇的心,以敬拜创造者的态度来探索这受造的世界。

 

注:
1. Andrew Root, “Teaching at the Intersection of Faith and Science,” accessed March 5, 2016, http://www.youthworker.com/youth-ministry-resources-ideas/youth-ministry/11731457/.

2. Charles Taylor, A Secular Age (Cambridge: MA, Belknap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98.

3. Chris Stump and Andrew Root, “Learning from Young People about Science and Faith: An Interview with Andy Root,” accessed March 5, 2016, http://biologos.org/blogs/chris-stump-equipping-educators/learning-from-young-people-about-science-and-faith-an-interview-with-andy-root.

 

 

编注:

1.“超越界”在哲学上的定义为“包容一切者”。世界对 “我”的意识对世界,都是相对超越与相对包容的,但“超越界”是真正的包容和真正的超越,并可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掌握”地临在;即使在失败中,也有可能突然地经验到“超越界”。

德国学者雅士培(Karl Theodor Jaspers, 1883-1969)认为,对人的存在而言,上帝是既超越有内在。因为“超越界”不在彼岸,而是自我实现之存在不可把握的根基。因此他是遥远而陌生的上帝,同时是永远临在者。(参:邬昆如主编,《哲学入门》(台湾五南图书,2015),p.342-343。)

2.根据2014年2月,美国莱斯(Rice)大学和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合作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科学工作者或科学家(中文的“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在英文里面都是同一个字,“scientists”)中,超过60%为是基督徒。(如果加上其他宗教,相信上帝存在的有神论者的比例就更高了。)

参: “Religious Communities, Science, Scientists, and Perceptions: A Comprehensive Survey”
http://www.aaas.org/sites/default/files/content_files/RU_AAASPresentationNotes_2014_0219%20%281%29.pdf.

中文参:基甸,《有多少科学家信上帝?》https://www.ai-kan.net/?p=108390。

 

 

作者为富勒神学院实践神学博士。现在洛杉矶台福基督教会牧会,兼北美正道神学院与创欣神学院教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