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在心底里不再有叹息吗?
文/海振
中国古典文学群星璀璨,汉赋、唐诗、宋词韵味隽永,如夏荷秋菊,各有千秋。古典诗词中,既有“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惊喜,更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叹息。
古人的叹息
宋代词人陆游在《诉衷情》中长叹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同是南宋词人的辛弃疾与陆游同病相怜。在不被朝廷重用、封侯失意后,回忆前尘往事,虽写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诗句,可惜,最后仍是“可怜白发生”的叹息。
除了这些仕途上不得意的文人,曾经身为帝王的李后主,对于失去的江山,无限怀恋。每次午夜梦回,想起那万千宫殿,奢迷岁月,这位南唐后主都会叹一声“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那万里江山,已经如“流水落花”一般,飘然远去,只剩下无限的离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为什么在让人回味的唐诗宋词里,掩卷之后,总是让人长叹不已?为什么这些先人们会有那么多叹息?
今生的哀叹
其实,不仅这些古人,我们今人,又有几个不常哀叹?在电影《一声叹息》中,主人公为了处理好家庭(妻子和女儿)与情人之间微妙的关系而苦恼,让人叹息不已。不仅仅我们人类在叹息,动物也在叹息。你是否听过大雁的哀鸣?听过动物园里大象的哀嚎?正如圣经所说:“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罗马书》8:22)
我耳中响起了罗大佑的呐喊:
“有人因为失去了生命而得到了不灭的永恒,
有人为了生存而出卖了他们可贵的灵魂,
心中深处的天平上你的欲望与真理在斗争,
曾经一度自许聪明的你,
是个迷惑的人。”
是的,我们都自以为聪明,以为知道自己要走的道路。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少可贵的灵魂被出卖,只剩下对金钱、名望、地位和权力赤裸裸的贪婪。很多人还自以为位高权重、金玉满堂就是人生的最高成就。殊不知,在寻找名望和地位的过程中,那个灵魂已经沉沦,成为欲望的奴隶。有多少人的心被欲望刺透?有多少人陷在别人的网罗之中?有多少人自以为是猎人,却不知自己只是那个猎物?
“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提摩太前书》6:9)
叹息的根源
既然如此,如果一个人把一切看得很淡,是否就没有了那一声叹息呢?
豪放如苏东坡者,虽然曾经过着“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休闲生活,在夜半三更酒醒之后,依然长叹“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虽然那壶浊酒,暂时让他忘却了生活中的挫折,酒醒之后,依然不能忘怀。
为什么豪放如苏东坡者依然不能免俗?依然叹息不已呢?为什么古人和我们会有叹息?是因为我们没有实现自己在金钱、名望、地位等方面的期望,所以需要用那一声叹息来宣泄自己内心的失望和苦闷吗?
表面上看来,似乎是这样。
可是,在我们内心深处,我们知道并不是这样。
“人在日光之下劳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劳碌上得着什么呢?”(《传道书》2:22)
是的,人生苦短。人既然是赤条条地来到世间,也是赤条条地离开人世,那么人们辛辛苦苦地积攒财物又有什么益处呢?
“我见上帝叫世人劳苦,使他们在其中受经练。上帝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上帝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我知道世人,莫强如终身喜乐行善,并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劳碌中享福,这也是上帝的恩赐。我知道上帝一切所作的都必永存,无所增添,无所減少。上帝这样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传道书》3:10-14)
原来,上帝叫人类在劳碌中辛苦,就是叫人能够认识上帝,存敬畏的心。并且让世人认识到他们在劳碌中的吃喝,是上帝恩赐的福分。一个人事事都很顺利的时候,往往都觉得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很少有人认为自己的顺利是上帝所赐的,因此要存感恩和敬畏的心。正如当人们认为干净的空气和纯洁的水是理所当然之物时,人们不会知道去保护环境、节约用水。只有当雾霾漫天、污水横流时,人们才会想起,干净的空气和纯洁的水,原是上帝给我们的恩赐,应该好好珍惜。
耶稣说:“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马可福音》8:36-37)是的,人们在追逐金钱、名望、地位,甚至肉体欲望的满足的过程中,如果丧失了自己的灵魂,钱财无数又有什么用呢?
人类叹息的根源在于人的罪。当始祖亚当、夏娃违背上帝的命令堕落后,地就被诅咒,要“长出荆棘和蒺藜来”(参《创世记》3:18)。人类也被诅咒,男人要“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参《创世记》3:17、19)。在这个“终身劳苦”的过程中,叹息自然不可避免。想要从根本上医治叹息这个人类的通病,也只有在耶稣里,才能实现,“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上帝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马书》6:23)。
叹息的医治
使徒保罗在圣经中说:“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腓立比书》4:11-12)
保罗在这里说,他“学会了”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无论是富足,还是贫穷,无论吃饱还是饥饿,他都学会了知足。这个知足的境界,不是天生的,不是自然而然就会的,而是要经过不断地学习,是一个渐进的可以“学会”的过程。这个知足的境界,在我们欲望无止境的天性来看,很难靠自身的力量自觉地做到,因此我们要学习。这个学习的过程,有个“秘诀”,就是“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立比书》4:13)。
那么,如何依靠那个给你力量的主呢?
保罗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参《腓立比书》4:6-7)。
只有在耶稣基督里,人们才有平安,人们受伤的心灵才可以得到安息;那声不安的、躁动的叹息才会停止。
古代的文学大家们为什么会叹息?因为他们的心没有得到安息。因为他们内心对他们所向往的没有指望。现代人忙于追逐名利,为什么他们会叹息?因为他们的内心没有得到满足,是一些“没有指望的人”(参《帖撒罗尼迦前书》4:13)。一个人对未来没有指望,丧失希望时,叹息就会接踵而来。
你想让你的心灵得到安息,得到慰藉吗?你想在心底里不再有叹息吗?到耶稣这里来,他会使你得安息。你想让你飘荡的心找到那份渴望已久的宁静吗?打开你的心门,接受耶稣做你的救赎主,你就可以在耶稣里。这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也不需要什么高言大智,接待耶稣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就在你的口和心之间,因为圣经说:“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上帝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罗马书》10:9)
在耶稣里,在上帝的国度中,没有痛苦,没有叹息,因为上帝在《启示录》中应许:“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示录》21:4)
人类叹息的表面根源在于心灵没有找到安息,内心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对未来没有指望。这一切问题只有在耶稣里才能找到答案。
作者现居美国。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