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除被同龄人抛弃的“恐慌”?

或早或晚,都是神的旨意,等待的过程也是人的生命被更新的过程。

 

 

 

文/韩乐

 

 

 

年初,一则新闻称,“24岁博士毕业28岁成副院长,90后女科学家持续刷新纪录”,主人公被称为中国高校最年轻的副院长,曾留学海外,拥有“开挂人生”。2015年也有一则类似新闻:一位27岁海归女科学家,成为国内某高校特聘研究员,具有博士招生资格。相形之下,她们的许多同龄人还在念书,或刚刚找到工作,而她们却早已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站在了学术的最高点。

几乎就在27岁女博导被炒了一波热点的同时,另一则新闻报道了一位在美国工作的中国女博士后被遣返回国,身上只带着精神药品,且说不清自己的来历。它吸引眼球之处,也仅仅因为主人公是一名“女博后”,且年近40岁。

虽然这是一篇本身有不少错误或未经核实的新闻,然而,它也因为上述几个特点,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

 

 

恐慌于被抛弃

 

人们崇拜年轻有为者,因他们走在同时代人的前列。近日,一篇被批评为“贩卖焦虑,制造恐慌”的公号文章《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曾大力推崇80后摩拜创始人、前记者胡玮炜,因其在并购案中套现15亿,一跃成为创业精英,被视为当仁不让的人生大赢家。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和自己的同龄人,起点也许差不多,但是若想不被抛弃,必须始终加速前进,别说原地踏步,稍微走慢一点都不行。

一心求快的新闻和自媒体总能在不经核查的情况下,用博取眼球的标题来吸引读者,而它们之所以能屡屡得手,正是抓住了这样的受众心态:人们似乎天然地崇拜年轻,对年纪轻轻便取得巨大成就津津乐道,而对于人到中年“一事无成”则极尽嘲讽,这其中,也包含着对自己的怒其不争。

学历、金钱、荣誉可以衡量一个人在世上的成就,当这些指标达成得越快、越早,仿佛越能证明一个人的优秀与不凡。

人们炒作年轻而成功的人,看不起年纪大而“一事无成”的人。所以,人看27岁博导海归极为风光,年近40的博士后被遣送则很丢人。除了年龄的对比之外,对于在各方面还处于上升期的年轻人来说,“同龄人恐慌”最富挑战性的,是那些和你曾住一间宿舍、每天一起打游戏翘课的人,如今的工资、资产、职位早就超过了你,你还在心安理得地龟速前进吗?

 

 

不仅要早出名

 

张爱玲在大半个世纪前提出的“出名要趁早”(编注),在当今这个时代再合适不过了。我们这个时代对成功的渴望与褒奖,多少是带着这样的预期,正如张爱玲所描述的:“出名来得晚的话,快乐也来得不那么痛快。”

可今天的人们,不仅想要出名趁早,还必须加速快跑。

人生那么短,有多少时间可以拿来为“出名”而奋斗?努力奋斗了一辈子,得来一点小小的成就,自然不如年纪轻轻就得到同龄人得不到的东西更值得被羡慕。当同龄人还在疲于奔命、按部就班地往上爬时,成名早的那位有大把的青春年华,可以用来享受成名带来的快感。

这个时代驱赶着每个人快跑向前,“出名要趁早”“同龄人正在抛弃你”……正催促着我们花更少的时间走完目前还在跋涉的路。但时不我待,永远有比你优秀的人走在你前面,让人心无法有真正的平安,且恒常处于一种落后于时代的惶惶不安之中。

赵雷曾在《歌手》节目中唱过《理想》,讲述年轻人年复一年无法实现理想的失意和一直不停歇的追逐。从歌中,我们可以听到那种常年“一事无成”之后对自己的不满和失落。

当下,各样新兴现象与产业,再加上各路媒体炮制并贩卖的“年轻有为”励志典范和“只要你努力,也可以像他们一样”的鸡汤,都在为年轻人制造一种幻觉:在可羡慕的“年轻有为”的偶像面前,越发显得自己与成名距离遥远。

 

 

时间在上帝手中

 

其实,对于出名趁早的崇拜,对于落后于时代的恐慌,都来自掌控自己人生的企图。

我们不是时间的主人,对于生命的计划和步调的掌控,其实并不在我们手里。如果我们置换判断的标准,就会发现,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尊贵的价值;但是,只有认识到这尊贵价值的来源时,我们才能超越年龄和属世成就的局限。

这种价值如果是被神赋予的,世界就无法用其成就与取得成就的速度来定义,这个世界告诉我们“等不起”,可是神却常常要我们等待。

神让摩西等了40年,才交付给他带领以色列民出埃及的使命;想来,他年轻时,住在法老宫中,拥有一时的“见义勇为”,并不是神想要的。如果用现在的标准看,他的青春被耽误在了旷野中,该成就一番事业的时候,他却在孤单地放羊。神用40年的牧羊时间来预备摩西,直到他褪去年轻时的血气,甘愿顺服神的心意去带领和牧养百姓。

这样的例子在圣经中还有很多。对于一般人来说,一年两年就已经足够漫长,尤其是在一个求快、求变的时代。我们常巴不得跑在时间前面,然而在神要成就的计划中,却没有“趁早”一说——或早或晚,都是神的旨意,等待的过程也是人的生命被更新的过程。

神从没轻看过年龄大的人,反而给予他们极高的尊荣:“他们年老的时候仍要结果子,要满了汁浆而发青”(《诗》92:14),又说“白发是荣耀的冠冕,在公义的道上,必能得着”(《箴》16:31);同样,神对年幼者也有鼓励和期望:“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提摩太前书》4:12)

以神的标准来看,生命的意义从来不在于你几岁时取得了世人认可的成功,甩掉了多少同龄人,重要的是你的心在何处。年老的亚伯拉罕因着对神的信心,可以献上自己的独生儿子;年轻时的所罗门有向神求智慧的心,这是他们被神看重的原因。

 

 

超越恐慌的平安

 

我们生活在一个速朽的时代:被捧起来的明星人物迅速走红,也被迅速忘记。世界驱赶着我们向前去追寻那些随时可能失去的,出名可以趁早,然而得到的快乐也会迅速被新生出的欲望所取代。

可是,神所赐的平安和处世智慧却是世界夺不走的!正如保罗所说:“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利比书》4:12-13)因此,我们无须惧怕被同龄人抛弃、被“出名要趁早”催逼。

或跑得快,或走得慢,无论在哪里,只要顺服神的旨意,“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参《弥迦书》6:8),都可以活出真正卓越的人生。

 

 

编注:“出名要趁早”,张爱玲语,出自1944年9月上海杂志社出版的《传奇再版的话》,后收入《传奇》再版本。

 

 

作者来自美国密西根州,传播学博士。

 

 

 

《“如何破除被同龄人抛弃的“恐慌”?”》 有 1 条评论

  1. 杞仁 的头像
    杞仁

    一個信神的人走的是生命之道,是比較小的,機會也少。不信神的人走的是世界的道,又寬又平,機會也多,容易速成,但是十分危險,許多機遇出於害命的天使——-撒但,當你走到高處時,牠把天下萬國顯給你看,也把登上高處的踏腳磐石給你看,你一踏上就成虛空,跌入萬丈深淵,張首盛(日成)、王健都是這麼死的。磐石是基督,撒但給人看的是假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