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活在一个焦虑的时代? / 彭怡珍

【编者按】

彭怡珍老师在台湾台南长大,中学时和家人移民美国加州。目前在美国正道神学院教授教育研究和灵修课程。喜欢在心理学、神学、教育、灵修学领域之间探索,有数年灵性陪伴的经验。著有:《灵性操练入门:从心跟随耶稣——马可福音灵修信息》《恢复教会教育的生命力:十个关键的理念》等书。平时爱看电影,也在youtube经营“华时珍的心灵咖啡馆”,透过电影故事来关顾灵魂与人性。

以下是对她的访问。

采访者:毛叔

受访者:彭怡珍

Q我们活在一个焦虑的时代,而且焦虑的不只是大人,青少年抑郁的也越来越多。你认为是什么因素让我们尽管在经济上比过去更加富足了,但是焦虑感却似乎更加剧?

A: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很多人被切身困扰的问题,社会学家、心理学者都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我的感受是,两个属于这个时代的状态让我们的选择变多了,一个是全球化,一个是网络化。全球化让全世界的距离近了,我们可以去任何地方旅游、学习、工作、居住,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为你的选择努力。网络化让我们可以随时买任何东西,观看任何讯息,和任何人交谈,更多的选择带给我们方便,也让我们常常为了选择感到茫然。

以前我们只需要和一小群人来往,在一个小圈子里竞争,现在我们要面对一个更大的世界的挤压,更大的潮流的冲击,跟不上、学不来,就会感到被遗忘、被淘汰,因此变得害怕、焦虑。这个自由的世界带给我们青少年很多无所适从,还有内心很难承受的复杂。

Q:在一个强调“生产力”的世界、甚至教会也是忙碌于各种活动中,好像非得“做”什么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这在教会中会造成什么问题?基督教的传统中有什么资源能够帮助我们抵御这样的洪流?

A:是的,生产力是一个价值的标签,能够生产更多更快是所有工业的追求,能够生产更多的财富和权力是绝大多数人的追求。教会有时也落入这个试探,能够累积更多事工的果效是基督徒应该为主追求的,因为我们要向主人交账。这样的思维仿佛把我们在主里的价值建立在工作成效上,对全职事奉者的评价更是明显。这样的思维让我们更多关注能够快速带来果效的事工方法,忽略了长期耕耘内在的成长。这样的思维让我们不知不觉想要跟随和推崇有生产力的领袖、有生产力的教会,容易看轻生产力不明显的领袖和教会,甚至是教会同工。

基督教传统里,任何带领我们走近耶稣内涵的,都能够帮助我们抵御这样的洪流。例如默想耶稣在世上的事奉,他与人的互动,他的成就,他的生产力,他的追求,他在意的,不在意的,都能够带给我们很深的启发。阅读教会历史里,许多活在人群里没有光环地见证耶稣的爱的人,他们的人生故事,他们与耶稣和平凡人的互动,都会带给我们很深的触动。默观耶稣在日常生活中给我们的安全感、厚实的爱、使命的力量,对比这个世界给我们的压力、吸引力、还有价值感,或许我们慢慢会找到自己踏实的定位,安定喜乐地为主做工。

Q:你是在什么机缘之下,开始接触基督教的灵修传统?你写的几本书试着要结合读圣经和“灵性操练”,这和我们平常的读经祷告的灵修方式有什么不同?“灵性操练”对于接触我们的“心”有什么独到之处(你特别强调从“心”跟随耶稣)?这跟你“心理学”的养成,有什么相通或是差异之处?

A:我是在一个很特别的状态下,发现我过去在信仰里的忠实和努力,似乎帮助不了我动摇的心,那是一种惶恐、迷惘。那段时间,我祷告、听诗歌、读圣经,也与祷告同伴和属灵长辈交流,我发现还有更深的内涵是我不了解也不知道如何切入的,我在安静独处中从内心深处求问耶稣,我听见圣灵用圣经几句关键的经文让我看见我的真实需要,我在基督的救赎里的真实状态,我需要耶稣。在信主30年之后,我不是更少需要耶稣,我是更加需要耶稣,我是活在基督的救赎里的,他的救赎是我的保护,我的心需要在情感上与耶稣连结,在情感上真实地体会所有救赎的真理,我与耶稣的关系不能只有理性的认知,在福音真理的基础上我与耶稣需要有情感的交流。这是我多年以来忽略的,我与耶稣的来往在理性的框架里让我的心缺乏温暖。

就在同一个时段里,我的博士课程里有一个关于灵性的课程,把我对灵修的认知和体验打开了。我发现我可以打开所有的感官和耶稣交流,在耶稣的爱里我可以勇敢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情绪、软弱的意志,还有对爱和被认识的需要。我开始操练独处、默想、默观、安息、聆听等,我的灵修变得自然且丰富,不再是一种模式一个空间,是在生活里,在内心里,是自由的也是深刻真实的。

或许因为我有心理学的背景,我对人的情感、人的感官、人的关系比较敏锐也熟悉,确实我在灵修领域里发现我过去在心理学、神学和教育研究里的训练得到了一个可以整合的空间。我写的几本灵修的书,有从圣经经文对神学概念的探索,有针对人内心挣扎的引导和鼓励,也有提供更深的对信仰的思考。书中结合一些教会历史里的灵性操练,是希望在过去福音派比较单一偏理性的灵修背景中介绍一些软性的、能够在内心和生活里引发对耶稣很自然地回应,让灵修可以深入内心和个人的生命,不是责任,不是功课,而成为生活的一个节奏。

Q:不少基督徒常把“生命改变”挂在嘴上,但为什么你在书中强调“恢复”不是“改变”,要去找到那个上帝创造人生命中原本的美好?另一方面,教会常谈“舍己”,强调为主受苦,但是似乎对于“发现自我”所谈甚少,更别提自我的“心灵关顾”,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

A:基督徒的生命成长是一个改变的过程,我们在教会里常常用“老我”和“新我”把他一切为二,老我是全然败坏的。在教会的神学里多是救赎论的教导,较少涉及创造论,但其实人原来是神照着他的形象被创造的,他看为美好。所以,基督徒的灵命塑造和成圣也需要在创造论的背景里来理解。灵命塑造是要逐渐恢复上帝在我们身上的形象,也就是恢复原来创造的品质和失去的关系。我们的本质不是全然不好、要被丢弃,也有很多上帝创造为美好的特质,神在我们里面的形象应该是要被恢复,越来越有基督的样式。另外,这个要像天父一样完全的“新我”也不代表“无罪”、道德完美,而是完整、成熟。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破碎生病的世界,我们的灵魂几乎在各个方面都遭受了痛苦,我们从未在教会中解决过这些需求,这是由于许多圣经学者和神学家将心理学视为世俗的工作,将其贬低了。但就如同我们的身体健康需要固定的照顾,我们的心灵也需要关顾,才不会到了出现严重问题、造成伤害才发现。其实我们的内心在这个过程中常常发出信号,在提醒我们的心需要休息,需要好好地呼吸,需要被认真地好好地关顾了。

健康的灵性需要心灵的丰富,因为架空的灵性可能导致人失去一个真实的立足点,迷失在完美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里,而缺乏与人群或是真实自我的连结,错过了体验生活和人性里的细腻部分。在教会中有时会关注灵修,却忽略了人性灵魂里许多深层的需求,也很少花时间去观察创造主在这个世界给人类普通却神圣的祝福。灵修大师汤玛斯·摩尔(Thomas Moore)鼓励人们重新地学习,从日常生活的许多小细节里关顾自己的心灵,注意那些给予我们生命滋润的环节,例如与家人和朋友在一起放松说笑的时间,在大自然里被生命拥抱的感觉,欣赏各种不同的文化和人群的独特,和美妙音乐一起跳舞的体验,让自己在周遭享受生活和这个世界带给我们心灵的温暖。

另一位著名的基督徒心理学学者贝内尔(David Benner)也有类似的观点:基督徒需要学习关顾自己的心灵,需要像对待一个普通人那样对待自己和照顾自己,让自己活得像个人,成为一个有丰富生命力又有深刻的人性的人。很多简单和贴近生活的灵性操练可以帮助我们的心灵更加丰富,使我们灵性的触角也更加敏锐,不是变成一个更“神圣”的人,而是变成一个更有生命力和深刻人性的人,活出自己原来被创造的样子。正如第二世纪的教父圣爱任纽的论点Gloria Dei est vivens homo. The Glory of God is the living human.意思是说,当一个人更丰富更完整地活着就是活出了神的荣耀。这方面,在我的新书《灵性陪伴之路》(橄榄华宣,2024)有更多的阐述。

Q:生活中那么多艰难,常常会有怨气和不满,也都会因为担心失去而焦虑,你有培养出什么样的生活节奏,让你保持平安与喜乐的心呢?

A:我的生活是很忙碌的,多重的身份,工作、家庭、服事的投入,我确实需要常常关注自己有平衡的生活节奏。简单来说,这许多的任务里面,我很关注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另外我很关注我自己的心灵状态,我有独处的时候,与自己对话的空间,观察自己情绪的时候。我也让自己有表达的机会——对亲近的家人朋友,对我的同工团队,还有我的属灵导师。我也让自己有欣赏大自然、戏剧、音乐、还有不同文化的时候,这些带给我安息,也丰富我的心灵。我也有祈祷、默想和默观的时候,那是我与主交谈的时候,不是多言多语的,是用心观察思考的时候,是真实而深刻的。在那个过程里我等候主启发我的思维,感动我的心灵,赐我属灵的洞察力,认识这个世界,明白他的心意。在主面前得到肯定、感到被爱,能够让我的心感到踏实,减少不安和争竞,去细细享受他所造的世界,欣赏人文和艺术,并且感受他所赐的友谊。

Q:“脱口秀”是你的兴趣吗?在传统教会中欢笑和玩乐好像比较不属灵,你认为有什么价值呢?你也很喜欢电影,有没有哪一部影响你很深的电影可以推荐呢?

A:脱口秀不是我的兴趣,但是我一直喜欢看搞笑节目,因为搞笑需要很多即兴的创意,非常有意思。我讲道时也创造一些笑点,可能是我喜欢欢笑放松的气氛,其实这样的气氛是有助于学习的,因为欢笑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拉近了,把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和隔阂打开了,欢笑是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每一次教会里的联合聚会,你可以感受到三种语言、三种文化、多个年龄层多么地没有交集,但是如果此时有儿童的表演出糗了,天真地表现出可笑的画面,此时大家的笑声和开心的感受是非常合一的。

我身为教育者,也是希望能够跨越讲台和学习者之间的距离,能够有心灵的互动,用相同的语言沟通,我觉得这是神圣的,当然必须是在合宜合理的范围里。我也很喜欢电影,有很多我都很难忘。我喜欢历史剧,也喜欢温馨的、爱情的、社会公义的影视作品,基本上我就是一个在电视前面长大的孩子。最省钱的娱乐,带给我情感上很多的启发。这两年我看了一部电影《教宗的承继》(The Two Popes),其中所呈现的有相当多值得思考的内容,绝对深刻,教育性极高,大家可以试试,Netflix 上可以看到。

《“如何活在一个焦虑的时代? / 彭怡珍”》 有 1 条评论

  1. […] 【访谈】如何活在一个焦虑的时代?   /  彭怡珍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