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作者、编者

 

 

 

文/编辑部

 

 

 

解铃还须系铃人

 

16期第3页《情归何处》中的他,拚搏五年,拿了学位,有了美元,混得真是不错。只因暂没寻到一位红粉知己,夜深人静时难忍的寂寞孤独使他落在“脸上流着泪,只有自己轻轻擦”的极度空虚中,实在让人同情。

我曾尝过寂寞孤独的滋味,那是在我还不认识上帝、而我丈夫出国进修的时候。我深知:饿,可以吃饭;渴,可以喝水;有病,可以看医生;唯独空虚,无法填补。不仅是夜深人静,越是人多,越是热闹的时候,孤独越是咬噬得厉害。空虚了的心在滴血。但我能否问文中的“他”一句:如果他的那位柔情似水的好女人没去日本,也没结婚,而是至终不渝、含情脉脉地等着他,伴他走人世间的苦风凄雨,他就真的心满意足、再无他求了吗?!我想,也许会像拿到签证,拿到绿卡时一样,成功会给人带来短暂的激动与兴奋,但过后,将是更大的茫然与失落。就像他出国之后梦里喊着要回故乡,而回去之后,故乡又遥远陌生得几乎让他心痛如割一样。这丝毫不奇怪,人人都是这样,因为人们实在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

当初上帝造人的时候,是按祂自己的形象,并在人的心里都留下了一个“灵”的位置。这个位置是除灵之外的任何东西都不能占据的。当灵不在其位时,人们就会在这无止境的欲望的驱使下,劳累终生、不得安歇。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安息,要想满足,必须把神的灵请进来,祂会管理一切。

因此,《情归何处》中的“他”,需要尽快地认识那位不管在大陆还是在美国一直保守着他、真正关心着他的独一真神——耶稣基督。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望梅止渴。因为只有神的大爱才能填补他心中的空虚,只有神的大能才能为他预备他真正需要的一切。

当他像迷羊归圈一样地投入到神的怀抱里的时候,他会适应已不适应了的故乡,也会生根于无根的他乡。他一定会梦有所寄,情有所归。

 

巴黎  张秀荣

 

 

科学是中性的吗?

 

看到《海外校园》第18期40页中读者对拙文《科学的功与过》(17期24页)的回应。在谢谢这些宝贵意见的同时,我想谈一点我对《科学无过》这篇回应的看法。

当我们谈到某件事物的功与过时,一般是指它对于人类的价值。离开人的介入,当然无功过之谈。如果不谈人类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说“科学技术本身不应为‘功与过’负责,科学技术是中性的,全看使用它的人动机及道德如何”,这似乎是不错的。但在许多时候,我们并不能真正地将科学技术和人类的行为完全割裂开来。否则,为什么只说“科学无过!”既然是中性的,应该也说“科学无功”。说“无过”大家或许会同意,但讲科学“无功”许多人就不一定赞同。可见我们并没有真正将科学技术看做“中性”。人们总乐于将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功”归到它的名下,而忽视了当今社会上许多的“过”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无过》中提到的“中性”一词,可能是指无功也无过的客观存在。我想有一点还应特别注意的是,科学只是在人类知识领域中的客观存在,而非上帝创造的这个客观世界本身。也就是说,不能把科学和它研究的对象混淆起来。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上帝创造的这个奥秘无穷的物质世界,而科学只不过是人类用自己有限智慧对这个物质世界的一种感知和描述而已,技术则是科学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所以在谈到科学技术时,应该清楚地看到它是人的智慧的产物,不是上帝的创造,我们应看到它在某种程度和范围上的正确性,但不要忘记它的有限性和世俗性。

对待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人们提出了许多建议和办法。《科学无过》中说“若能适切使用科技,则善莫大焉!”,我看这只不过是人类的一种善良的愿望罢了。立志由得人,只是行出来行不出来由不得人。核动力总是伴随着核污染;我们在享受遗传工程为农业和医学带来的进步时,也必须承受它给人类带来的潜在危险;另外,谁也不能下一道禁令说,从此不许再制造电脑病毒……其实,自科学技术诞生以来,人们一直是想“适切使用”的!无奈人的智慧有限,力不从心,使用到今天,好与坏总是相伴而生,功与过总是相辅相成。造福越多,遗祸也越大。看来,人类似乎到了彻底检讨一下与造物主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了。

 

法国  再生

 

 

喜欢阅读

 

现寄上100美元的订费……我的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的朋友们都很喜欢阅读你们的杂志,并由此领受到了福音,开始思考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朋友,在阅读了你们的杂志后,已决定接受耶稣基督为他的救主……

 

新加坡一读者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人的存在具有一种问题的形式。”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这样说。的确,无论对于人类的个体,抑或是整体,生命的存在与消失,都是困惑与痛苦之源,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创世记3:19)。”然而被创造时就被植入“永生”概念的人类仍在终其一生、终其整个历史,苦苦追问生的意义、苦苦追寻对死亡的超越。

从本期刊登的作家江岸〈死的意识:生的觉醒〉与远志明《顺服、感恩、献身》的问答中,从《生与死—剑桥座谈会纪实》一文中,读者朋友们可以看到人们内心的失望与挣扎,可以看到悟道者的思索与超越。而从《生死逆旅》、《再见了,父亲,我爱你》及《生命的尽头》等见证、论说等文章中,更看到基督徒胜过死亡的信心。

明年本刊的主题将由理论性进入生活性。如探讨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养儿育女的酸甜苦辣、在“故土”与“异乡”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情感等。我们希望藉着这样的讨论,使读者朋友看到神的光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闪耀。

 

编者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