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璎珞的人生,赢了还是输了?——《延禧攻略》里的爱恨情愁

 

 

 

 

文/石楠

 

 

 

 

1

 

近日热播的宫廷剧《延禧攻略》,讲的是一个地位卑贱的小宫女魏璎珞的故事。她机敏过人、处事沉稳,又不畏强权,成功俘获了当时最厉害的两个男人的心,一个是股肱之臣乾隆妻弟富察傅恒,一个便是乾隆本人。不仅如此,她还能屡屡在遭人欺凌挑衅时转危为安、反败为胜,最终位极副后。也颇算是有励志色彩。

在近十年来的宫廷戏中,要数2011年的《甄嬛传》最强,豆瓣评分9.0。但该剧曾因核心价值观有害人心健康,招来不少口诛笔伐。

从《甄嬛传》到《延禧攻略》,你方唱罢我登场,人们为何如此热衷宫廷戏?

也许是因为,旧日宫廷几乎凝聚了人们所有的梦想,如金钱、利益、权利、地位、情爱等等,所有这些纠葛争斗,都能在一个皇宫大院里密集上演,一个人的私欲可以在这里无限膨胀,甚至鲜血淋漓。今人虽生活平淡,内心却依旧狂野,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欲望,可以在宫斗戏中过足干瘾。

其实,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朽的帝国,每个人都是自己帝国的主人。宫廷戏便成了众人心中的调色板,随心画,碍不着谁。人内心的需求,从来都是超现实的,根本无法满足。生命的艰苦,戏里戏外,尽都一样。如果仅仅是个梦倒也罢了,但人类对终极问题的追寻从未停歇过,到底出路在哪里?

 

 

 

《延禧攻略》的女主角魏璎珞,在第42集才得封贵人,入主延禧宫。前面用了相当多的剧情交代出身卑贱却生性好强的她,入宫只是为给冤死的姐姐报仇,靠着精湛过人的刺绣绝技和机敏善辩、率真、心肠好,被皇后富察容音看中提拔,很快脱离了下等宫人的劳动环境与身份,得以与傅恒、乾隆亲近相处。当上贵人的日子,也是要熬出升天的,三千粉黛,勾心斗角,谈何容易。

魏璎珞生性自由,甚至胆大妄为,却也能有所不为,杀人越货是她所不耻的,也因着她的真性情被善良柔弱的皇后容音所钟爱、甚至百般庇护,因为皇后发现魏璎珞就是骨子里的她自己,爱护她,就是爱护另一个自己。皇后枉死,魏璎珞疼痛万分,誓为知己报仇,这才开始了她真正钻营向上的人生局面。她假借讨好太后,成为贵人,得到圣心后,又很快被封为妃子。一步步挣得了报仇的筹码。

剧的结尾,太后斥责太监袁春望,说他原本可以像平常人一样,娶妻生子,却为了一句他是爱新觉罗后裔的谎言,入了宫,成了废人。一句话把袁春望说崩溃了。细想来,魏璎珞又何尝不是?她原本也可以不进宫,好好过寻常生活,平安度日。甚至皇后容音临终遗言都要放她出宫,可她偏偏选择了复仇,卷入了宫廷斗争,搭上了一生。

在该剧的末尾,乾隆和魏璎珞身穿朝服,相拥而立,有种“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的架势。童话是用来安抚孩童的,孩子长大了就会看懂世态炎凉。怎样才能不让童话破灭,让心里的希望常存?这似乎成了人活着的全部意义。而什么才是活着的真正意义?魏璎珞不懂。

 

 

3

 

魏璎珞虽然睚眦必报,手段狠辣,却因她不枉害无辜,善待周遭,成为正面典型。这个角色的设置,迎合大众人心,毕竟在世人眼中,“有仇必报”要比“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高洁得多。但其实,并不是前者真的心存善意,只是不及后者更有权势罢了。人想肆无忌惮的骄傲,那是需要资本的。

人要拿起刀,也是需要动力的。早年的娴妃因为性情高洁曲高和寡,险些被淘汰出局。直到母亲一头撞死在她面前,才敲开了她迂腐的心。一夜之间,学会了经营人生之道。足见靠着一己之力想为善从良,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在这个世上一个义人都没有(参《罗马书》3:10)。

娴皇后还是娴妃的时候,对待与她无争的人,从来都不吝善待,比如在魏璎珞还是个小宫女的时候,娴妃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她的目的是为了换来善人的好名声,她的善意从来都是有心计、有代价的,是她经营身价的本钱。业绩自然不错,排除异己,借刀杀人,最终爬上了皇后的宝座。而一个心中无爱之人,无论如何也耐不住高处的寒冷。

魏璎珞呢,在千钧一发之际搭救顺嫔,是遵从本心。因为顺嫔与她无冤无仇,让她与众妃同流合污,加以谋害,有违她的底线,因为她率性善良,在利益面前未失本心。

而当心机深重的顺嫔反咬过来,果敢狡猾的魏璎珞依然有办法反败为胜,让恶人现原形。她能赢是因为有好帮手,一个是蒙了她的恩、对她死心塌地的小太监,一个是对她倾慕致死的富察傅恒,还有一个就是始终追求她的乾隆。

袁春望有句名言,“对于背叛者,绝不原谅。”也正是这份决绝,把他送向死路。相比之下,魏璎珞虽然气量不大,却更加怀柔。善良不是懦弱,欺人太甚的,别怪我翻脸无情。这是魏璎珞对良善的解读。观众会更加能体恤这样的反击,更愿意原谅这样的心机。因为她打破了“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俗谚,替良善懦弱之辈出了头。可见,人的评价体系是来自惺惺相惜。人能将心比心,已然高格。而更高的参照系,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见过。魏璎珞自然不懂。

 

 

4

 

看了这些年的宫斗戏,魏璎珞颠覆了一贯的后妃形象,品格手段胜过了7年前的甄嬛。于才艺,她多而不精,自称杂家;于性情,她聪明果断,杀伐分明,不拧巴,不矫情。实属宫中异类,所以深得乾隆欢心,因为皇上太孤独。皇上最可怜,众人都不敢使真心,独魏璎珞敢。

做皇帝不易,唯命是从百依百顺的,他以为别有用心;而面对魏璎珞的忽冷忽热,玩世不恭,他却十分受用,似乎征服一个美人,比征服天下更有成就感。于是不知不觉中皇帝也成了魏璎珞报仇的工具,而这把刀实在是太锋利了。

剧中有两位以伸冤报仇作为人生动力,一位是魏璎珞,另一位是娴妃。娴妃最终输给了魏璎珞,是因为没能真正把乾隆拿下,虽然她百般温柔,聪明绝顶,却因心生妒恨,乱了方寸,手段也不及魏璎珞清洁。娴皇后的下场没那么惨烈,一是因为她最后在乾隆面前上演了一出苦情戏,剖白真心,又不惜断发表明心迹,博得乾隆怜悯,没有治她勾结宗亲忤逆谋反的大罪;二是因为魏璎珞还了她一个当年救命之恩的人情,这一招也显示出魏璎珞有恩必报。

恩怨,总是蒙恩的人爽,遭怨的人焦苦。而只有饶恕和爱才是释怀的良药,魏璎珞等不懂,只能终身被囚。饶恕和爱都要从心而发,却在剧中寻不着。

 

 

5

 

文章写到此,怕是已经挖出一揽子遗憾了。

这部剧,虽然没让我难受,但看过了,心中未起波澜,不能感动人心、不能温暖人心的剧,不能算好剧。为什么会这样?

整部戏里,只有死路,没有出路。活着的,都在等死,没有希望。包括魏璎珞,娴皇后一败涂地之后,她那么好的手段,没了对手,人生岂不荒废了?而当下一个对手出现,又会重蹈覆辙。难怪圣经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参《传道书》1:9)

这个剧,不缺率性,不缺善意,不缺真心,不缺积极。但都没扎根在坚实的基础上,所以经风一吹,就消散了。做人的真意为何?于宫廷中做人,有了真意怕是活不过天明?这只是编剧的局限,把宫廷妖魔化了。人虽然都是烂人,但人间可以寻觅真意。至少可以给希望留个缝隙。

魏璎珞与其他宫妃不同的是,她貌似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旁人,先是为了姐姐,后是为了皇后、还有自己的几个孩子,还为了跟随她的姐妹宫女明玉。最终大仇得报,沉冤昭雪,而她的地位也渐渐被他人所望尘莫及。貌似无心插柳,善有善报。但其实不然。

她仅仅是够仗义,会经营,有底线,又遇上了赏识她的人。都是人力所为之,惠及己身,惠及邻舍,终究只是小爱。而大爱却无疆。

什么是大爱?可以为罪人死,可以爱仇敌。赢得的不仅仅是心服口服,更是感天动地,万人追随。那个时候的紫禁城里,怕是无人晓得。

而最关键的是编剧的内心里,有没有这样的大爱。毕竟角色的命运,掌握在编剧的笔下。

大爱养成,非一日之功。这爱藏在恩典中,是属天的。不仅需要开启,也需要操练。靠自己万难做到,唯有靠神。在我们还不明白何为爱的时候,神就差遣他的爱子耶稣,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神的爱就向我们显明。魏璎珞自然不懂。

所以说,很遗憾,魏璎珞虽然赢得了一世荣华富贵,却输了做人真正的荣耀,输了自己的一生。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