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下的郁金香

 

 

 

 

文/邵伯利

 

 

 

特别的孩子

 

1989年一个温暖的三月天,我和我的儿子、我的患了蒙古症的儿子恩迪,踏着雪,在屋前的花园里,努力寻找着郁金香刚刚发芽的小绿头儿。

我们愈找愈多,一块儿开心地数着:“一、二、三………二十……三十……”我知道我们一定可以找着许多,因为我们早几年曾花了好几天,挖了四百个洞,每个洞里都小心翼翼地放了一颗种子。每一年这些种子都准时为我们的花园带来五彩缤纷的色彩。

“恩迪,你看多么有意思啊!这些花怎么都在同一时候由地里冒出来呢?他们不必彼此商量,却能一起行动。你觉得妙不妙?”

恩迪重覆着我的话:“妙!妙!”他继续全神贯注地数了又数。

“喂!你醒醒!你醒醒!”恩迪指着小绿头儿,喃喃自语。

“小乖,你说什么呀?”我好奇地问他。

“上帝说,你该醒醒嘛。”他认真地对花说话。

多么可爱呀!我不由自主地由心中发出感恩的祷告:“主啊,你的圣灵用说不出的叹息教导这孩子。你用宝贵的启示开导这单纯幼小的心灵。”

恩迪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他一出生,医生就告诉我们,他可能终生什么都学不会。

面对这个特殊的孩子,外子德胜和我深深地相信,无论一个人的天资体能如何,他(她)必有神所预备的恩赐和托付。为父母的有责任将他们的潜力激发出来。

 

 

一盒棒球卡

 

每一天的日子都带给我们新的考验,也带给我们新的成果。我们发现可以教导恩迪的机会,就在日常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抓住那“可教”的一刹那。这看来很容易,事实却不然。要抓住来去匆匆的“一刹那”,除了甘心付上无限的耐心,还得绞尽心机,将一个常人认为是“当然如此”的常识,分段解析,慢慢地、重覆地讲给恩迪听。一而再,再而三,灌输到他的脑里,开他的心窍。这是何等的不容易啊!

当恩迪十岁出头的时候,有一次,他兴高采烈地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

“妈咪!棒球卡,好看!”

“小乖呀!好看。是谁给你的?”我问。

“我买的。”他回答。

“你没钱,怎么能买呀?”我深怕他拿了别人的东西。

“老师的店里买的。她说我乖,可以买。”他认真地、努力地解释。

“老师的店在哪里呢?”我一下子搞不清是怎么回事。

“在教室的柜子里。”

“你哪有钱呢?”

“老师给我印的钱,说是乖孩子才可以有。”

哦!我懂了。这是老师开的“奖赏店”,她自己印的“奖赏钱”。

恩迪极喜爱这盒卡片。连着几个晚上,他一张张地摸。又拿一张纸,抄抄写写。他视力不佳,却盯着小字,几乎把镜框贴在纸上,又读又写。最后,我实在耐不住心中的好奇,问他:

“小乖呀!你抄什么呀?看你好忙哟!”

“我找球星的名字嘛。还有他们的球队和最高得分。我喜欢呢!”他说。

接着他捧出一大把纸,脸上露出一线得意的微笑。

“妈咪!你看!我写了好多好多呢!”他说。

天啊!少说也有十来张纸,密密麻麻的一大堆。

 

 

宝贵的“一刹那”

 

我心中突然领略到,这就是一个“一刹那”。我该如何使用这机会,使他学到更多的东西呢?

啊!有了!恩迪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我不是可以教他如何把这叠卡的资料输入电脑,制做电脑化的资料库(Database)吗?

我找了三枝色笔:红、黄、蓝,领着恩迪将一张张卡上球星的名字,涂上红色,将球队的名字涂上黄色,最高分数涂上蓝色。恩迪好开心哟!

第二天晚上,我帮着他在电脑上建立了一个小小的资料库。接着一张张地把这三项资料输入。他喜爱这叠卡,又有妈妈陪他玩,兴致大得很。我们花了一星期的时间,终于把五十张卡的资料全输入了。接着我教他将资料印出,又教他如何用电脑排秩序。他学习的劲儿很大,也由生变熟。接着我开始问他一些有趣的问题。譬如说:“恩迪,Baltimore队有几个球员?哪个球员的分数最高?有几个球员的名字是以W开头的?”他发现他可以用不同的排秩序法得到答案,兴奋不已。

是的,我抓住了那宝贵的“一刹那”。藉着这个机会,教导孩子如何将一堆杂乱无章的资料组织起来,成为有条有理又有用的资讯。这小小的成功,为将来的学习带来一条新的路径。这一套组织分析的办法,使他学会了使用一个实际的工具。在往后的学习过程里,受益良多。

潜力是神赐给每一个人的礼物,是“能力”的潜伏状态。正如一颗小小的郁金香种子,若能栽种在好土里,培养,浇灌,便能长为美丽的花朵。神将恩迪赐给我们,就是将抚养的责任托付给我们,要我们带领他达成人生的目标。

 

 

海伦.凯勒的故事

 

我工作的地方流行一个新名词,叫做“配搭力”(Synergy)。什么叫“配搭力”呢?简单地说,配搭所产生的合力,是大过个体力的总合。在数学上,一加一等于二,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人文科学上,两者适当的配搭所产生的结果,很可能大于二。

我深深地相信,教导恩迪是件长期的工作。我无法也无力单枪匹马地苦撑到底。我必须在人力、智力、财力各方面有适当的紧密的配搭,得到“配搭力”的功效,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记得当我十五岁的时候,我读了一本有名的《海伦.凯勒的故事》。海伦.凯勒在两岁时,发了一场高烧,成了一个又瞎、又聋、又哑的人。她终日活在烦燥的心情下,家人对她的臭脾气完全束手无策。直等到她七岁的时候,她的父母为她找到一位老师,名叫莎丽雯(Sullivan)。莎丽雯小姐第一步先制服海伦.凯勒无法无天的坏脾气,教她听话。接着教她用手心拼字法交谈。莎丽雯独特的教学法将海伦的生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若非莎丽雯的谆谆教诲,海伦.凯勒可能永远是一个既看不见,又听不见的可怜人。莎丽雯进入海伦的内心,发掘她的潜力,启发引导,使她看见她肉眼不能见的、听见耳朵听不到的,并且沟通思想超过口所能说的。莎丽雯小姐和海伦达成了完全的“配搭力”,这同心的力量将这位看来毫无指望的女孩的潜力发挥了出来。

 

 

“莎丽雯队”

 

“恩迪也需要‘莎丽雯小姐’。”我一再地对自己说。我开始天天为他祈求莎丽雯小姐的来临。我不但求一位,而且求许多位。我开始积极地与恩迪的老师们建立起默契,让他们了解我的用心。逐渐地,我们形成了“莎丽雯队”,同心合力、日复一日地为恩迪的进展而努力。

这个“莎丽雯队”,从恩迪婴儿班一直延续到今天。先是布洛女士和云英女士的早期教导,接着是温迪薇女士的手语和发音。卡斯老师教他踏三轮车和游泳。潘姆老师用灯光和他一同孵小鸡。

恩迪十岁的时候,傅来泽女士成了他一生的转捩点。傅女士细心地用各样方法,观察、判断、记录恩迪的学习力。她是一位冷静、风趣、并拥有各方面的才干的教师,多次当选州模范老师。在她的坚持下,恩迪由就读了八年(三岁到十一岁,美国特殊教育起自三岁)的特殊学校,转入普通小学四年级。

我们心中忐忑,深怕他无法适应。然而神又为他预备了三位“莎丽雯小姐”,逐步带领他。傅女士又为恩迪安排了许多机会,鼓励他勇敢地在公开场合弹奏钢琴曲子。在1994年,她毅然地为恩迪提名报选。经过选拔,恩迪代表德拉瓦州出席全球性国际特殊人士艺术协会在比利时皇家博物馆的演奏。

 

 

再次的挑战

 

小学毕业,步入初中,又是一个新的考验。首先我们发现他的低视力很明显地成了学习的障碍—-他看不见黑板上的字。接着我们发现他两脚长度不一,而导致行动不平衡。他甚至无法在规定的四分钟之内换教室。我们更担心美国中学里层出不穷的问题,会造成他信仰和心灵上的伤害。经过多方考虑,我们将他转入一所自读(self pace)的教会学校,以便于我们和学校配合教学。

不久,我们发现这是一项极正确的决定。神又为他预备了一批新的“莎丽雯老师”。他们以知识和基督信仰并重的方式,与家长配合,以发挥恩迪内部的潜力为目标,共同努力。

在恩迪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良师益友就是他的钢琴老师崔斯女士。没有人比崔斯女士更了解上帝给恩迪在钢琴上的恩赐。崔斯以无限的耐心,智慧的言语,默默地耕耘着一块有待开发的心土。她似乎总可以想出一套办法,使恩迪爱慕音乐的心起共鸣。一个音符,一个节拍,她犁开恩迪的心窍。他们一同欢笑、拥抱、奋斗和收获。恩迪很爱崔斯女士。他常说:“星期一是我一星期中最开心的日子,因为我又可以去崔斯那儿了。”

当恩迪十五岁的时候,他已是社区的公众人物。他在州长的残障人筹款会上演奏钢琴,也应邀演讲,讲述上帝如何在一个“不完全”的孩子身上完成他完全的工作的故事。

 

 

学习的原则

 

学习是有趣的!在过去的十七年,这个学习的态度,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份。

让我将这些学习的原则做一个总结论:

第一,注重创造性的教学法。并将教学的基础放在教导造物主的奇妙作为上。

第二,我们注意、并抓住那可教的“一刹那”,决不让这宝贵的“一刹那”开溜跑掉。

第三,我们下决心去探讨、启发和开导孩子的潜力,使这潜力发挥成为他的能力。

第四,我们认清“配搭力”的效果,将所有可以配搭的人力、智力、体力配合组织。

上帝给我们在“人生的课堂”里订下了许多课程。这些课程因人而异。他也按个人所需要的,加添给我们适当的智慧去达成目标。

《希伯来书》十二章一节说:“我们既有这许多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我在我的圣经上,将“们”字轻轻地加了一个括弧,为要提醒自己,必须忍耐地奔那摆在“我”前头的路程。这是神指定给“我”的路。一颗甘心情愿承受托付的心,是上帝所喜悦的。他也必步步带领,赐下恩赐与祝福—-而他的祝福,使得即使是覆盖在严冰酷雪下的郁金香种子,也终会发芽、生长、开花。□

编注:作者育有三子。头两个孩子皆毕业于宾州大学研究院,第三子即为本文的主人公恩迪。多年来作者全家以爱心和毅力培养恩迪,恩迪今年已十七岁,在高中读书。

 

作者现在美国德拉瓦州州政府工作,并在大学任教。1998年荣获德拉瓦州政府颁发的“年度模范母亲”奖。

本文译写自作者新书“Light Into Dawn–Randy’s Miracle”一书的第十三章,中译本预计明年出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