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回应:令人深思

 
 
 
文/吴家望
 
 
我写《创世记与现代科学》一文的目的是介绍西罗德教授所著的“科学神学”一书*。西罗德博士(物理)和我(数学)都不是生物、考古学专家,传达译解不足之处,得有心读者指正补充,很是感谢。
钱君所提到波基斯页岩(Burgess Shale)与波基斯关(Burgess Pass)的区别,前者为一地质名词,后者为一地理名词;这批化石也因此得名为波基斯化石(Burgess fossils)。是先有“关”还是先有“岩“就要另待考证了。不须考证的是波基斯这一片洼地摇身一变成为落矶山的仙境壮观的事实。瓦尔考特博士为寻美景而来,却得到宝物而归。真是:
英雄不到波基关,难能轻取波基岩。
至于钱君所提到为“动物大爆发”作见证的中国国宝“澄江生物群”更是鼓舞人心。中国算是当今全世界达尔文主义者最多的国家。今天我们能以澄江化石在达尔文主义的棺盖上加一个钉子(a nail on the coffin),既是恰到好处,又能令人深思。
基因由氨基酸(amino acids)及核甘酸(nucleotides)构成。西罗德的组合数据(10170)和赵君的列组合数据(10602)两者都是正确的。前者涉及氨基酸在基因内的可能有的不同组合;后者想必是核甘酸在基因内可能有的不同排列组合。我在“基因由氨基酸串链而成”一句中,“串连”一词可能译得不够恰当,引起误会。用“组成”或“包含”比较恰当。
赵君提到的“每个海藻或原生动物的细胞含基因比人的细胞高一百倍”句中,基因乃为“DNA”(deoxyribonucleotide acid,脱氧核糖核酸)之译误。除了谢谢赵君指正外,我利用这个机会借题“发挥”一下。DNA是用来储藏遗传信息的。每一个人的细胞有30亿个DNA,而有些藻(algae)细胞所含DNA却高达2000亿以上**。为什么海藻要有那么多DNA呢?为什么海藻不耐心地等待,在达尔文主义所建议的“进化”过程中来“添置”DNA呢?科学家除惊叹之外,还没有好的答案。这好比我们今天在地下挖掘到一个原始人手凿的石轮,却发现现代最先进的由电脑控制、冰雪无阻的安全车轮的设计资料都早已储藏在这的石轮中。
人的每一个细胞有30亿(3,000,000,000)个DNA,供应50,000个基因;两者在人的脑中制造100,000,000,000个神经连接点(neural connections),足够储藏50,000,000卷的百科全书。这50,000个基因管辖1,000,000视神经纤维,形成10,000,000,000个视像点(pixels),还有10,000味蕾(taste buds),10,000,000嗅觉神经末梢(nerve endings for smell。)当我们在享受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时,我们觉得我们所拥有的视、味、嗅觉等等“三度空间”的能力是理所当然的。我们更不会想到构成这一切能力的基本单位DNA,却是局限于一度空间的一种线形结构!
我们怎样来解释这不可思议的现像呢?很多现代一流科学家认为,无论是“宇宙大爆发”,或是“动物大爆发”都是出于一种预先的精确设计。对当前的“聪明设计风潮”(Intelligent Design Movement)有兴趣的读者可先看“Mere Creation”一书***,定可一开眼界。
 
注:* G. Schroeder, The Science of God–The Convergence of Scientific and Biblical Wisdom, The Free Press. 1998.
** See R. Britter and D. Kohne, “Repeated Segments of DNA,” Scientific American, April, 1970.
*** W. Dembski, Ed., Mere Creation–Science, Faith & Intelligent Design, InterVarsity Press. 1998.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