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人义
一、面对现实或是逃避
中华民族虽然地大物博,但也人口众多,因此世世代代都有一定的生存危机,这种生存危机强迫中华民族要么是面对现实,要么是逃避现实。面对现实,寻求自我的超越,使自己的生命与未知的存在联系在一起;逃避面实,则在自我的迷信之中寻找安慰,在宗教的感动中安然顺命地虚度人生。这两者的追求结果都与宗教有关。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兴起,是在汉朝黄巾起义以后。虽然道教与道家思想有着不可否认的联系,但道教的信仰核心却悖逆了道家思想对“天”的认识,以人有限的思想赋予“天”一个有形有肉的身躯,然后又在深山老林之中把他束之高阁。是故,几千年来,“修道成仙”在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之中,仍然可望而不可求,谁也没有去过神仙那里,也没有人从神仙那里而来,向人们宣告过成仙的经历和感受,所以它也只好在深山老林之中,去迎合老百姓“敬而远之”的心理,并且在这样的深藏不露之中,渲染它的神秘。
佛教在中国在很多场合被称释学,即释加牟尼的哲学。这样对佛教的定义实际更深刻了一层,因为释学的根本是人在人生哲学的研究当中,对世界的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从人的有限性看到了另一种生命存在的超然性,以及人在自己的有限性之中对超然生命的追求。
中国儒家和道家思想与释家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天道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之上,儒家则更理性、慎重地发展了这一认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之上一种务实的态度,一种客观的论事方法。
二、周和周前之有神文化
中国周朝之前的民俗文化,是周以后春秋战国兴起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前驱,为其之后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诗经》又是那一时代文化的代表。从《诗经》向我们传递的信息之中,我们可以肯定,中国周以前的人,对“天”即上帝,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观念。他们至少对上帝有以下几点认识:
1.“天”是浩大的上帝
《诗经》有云:
父兮生我
母兮生我
……
欲极之德
昊天罔极
意思是说,上天呵,你是我的父母,你是多么的浩大呵!
2.“天”是创造一切的上帝
天生烝民
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
好是懿德
意思是说,天赐万民生命,又授律法,凡能谨守遵行的,就是有德之人。
3.“天”是管理一切,高于人类的上帝
荡荡上帝
下民之辟
疾威上帝
其命多辟
意思是说,上帝广大,无所不在,治理着下面的子民,令人敬畏的上帝呵,你的旨意难以测透。
三、孔子思想中的有神观
中国大陆在过去几十年对儒学的研究,总是禁锢在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之中,这样就扭曲了儒家思想,特别是孔子本人思想的内涵。孔子以前和孔子以后的文化基础根本没有唯物主义的土壤,他严密的理性思维也不是唯物主义的必然证据。
孔子在他有限的言论之中,不乏他自己对“天”的认识的表述。他说: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这就表明他认识的天是一个有意识的天,是可以主宰人事的。人如果得罪了天,对天祈祷也没有用了,因为“天”就不听这人的祷告了。
孔子又说:“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在自己的生命的成长过程之中,领悟到“天”是有意志的天,天赋予存在以规律,而这些规律又有其必然性和不可逆转性。这些都是人不可左右的。
孔子还说:“天生德于予。”
天是有道德有德行的天,因为他有如此之德,所以他可以把这种德赐给他的民。孔子公开承认这一点。
孔子认为“天”以意识掌管着宇宙万物。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虽然没有任何的言语,但因为他是有意认的,有自我意志的,有规律的,所以,他虽不言语,四时、百物在他意识的掌管之下,悄然而生。所以,孔子不否认上帝的存在的。不仅不否认,而且是把世界一切的运行与发生,都看作是上帝的掌管。
不过,虽然孔子有这种肯定,但人的生命的局限性使他对上帝的认知,最终停留在感性认识的角度,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上帝,上帝也没有向他显现过。所以这位中国的大智人在他并不知道的事情上采取了明哲保身的立场。他因知道这位上帝是存在的而对上帝存有敬意,同时又因为没有和这位上帝有个人的接触而宁愿保持适当的距离,免得自己因对“天”的无知而得罪“天”。所以他始终对上帝采取近而远之的立场。
四、老子思想中的有神观
如果说老子力求在他自己所设立的中庸思想中,通过中庸路线折中地表达他的思想的话,老子则是一针见血地表达出他对宇宙的看法。
老子毫不犹豫地表示神是存在的。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为大。”字里行间和圣经开篇《创世记》第一章第一节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子的存在局限性和孔子是一样的,他也不认识这位上帝,上帝也没有向他显现,所以,他不知其名。他毫不犹豫地表白了这一点,表达了中国古代哲人思想认识的客观性。他不知这位宇宙创造者的名字,不过根据中国文化的传统,人的“名”是父母给的或者是自己起的,可是“字”或“号”可以是别人封的,老子以“道”这个含糊的字眼来称谓上帝,的确表达了他对上帝认识的有限性。他毫不回避这一点,可谓民族文化中的大智者。
他肯定上帝是存在的,同时也肯定万物都藉上帝而生。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近乎是圣经《创世记》第一至第三章的浓缩。
他肯定上帝是美好的,是一切良善之源泉。他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王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道家思想的定名在于老子对“道”的推崇。老子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刻化出上帝的全能和其超越性的本质。
由上亦可见,孔子和老子对“天”的认识,源于上帝在自然之中向人的启示。人不能认识上帝,这是客观事实,因为人的有限性,决定了人与无限的上帝之间有不可超越的距离。是故上帝进入人的有限之中彰显自己的存在就颇在情理之中。
五、追求之中的中庸之道
中国文化虽然受到来自于本土的道家思想和来自于印度的释家思想的影响,但占文化主导地位的仍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推崇,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态度。
孔子对“天”(上帝)的存在是没有怀疑的,在人有限的生命之中,他也深感人生命的短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既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感叹,也表达了他对世界本质的理解。人在一个不可逆转的律之中,人只有去接近这位未知的“天”(上帝),才可能回归人的本源。孔子注重与这位未知上帝的沟通,他以祈祷来与上帝建立联系。当他在病中,他的门徒来看望他,要为他祈祷时,孔子说:“丘祷之久矣!”他知道人犯罪会得罪“天”,不能与“天”建立起正常的联系,所以他感叹,“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在孔子的观念之中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种存在。
孔子在治学上是严谨的,他不以自己的不知为知。他虽然通过宇宙万物,在一定程度上认知了这位万能的神,但终因并没有真正见过神,而在与神的关系上采取了“中庸”的态度,使自己在并不完全明了的事情上仍处之泰然。出于对神的敬畏,他不得不采取两全之策,万一获罪于天,他知道有“无所祷”的可怕后果,所以在实际生活之中,他采取了“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矢”的明哲保身的态度。
不过孔子并没有停留在因不知神而采取的被动态度上,相反,他相信神是至善的,希望通过对人良善的塑造与陶冶,使人实现生命的升华,以认知神。所以孔子说:“命谓天命,人性至善,故践形而可尽性,下学而上达,尽人事而可知天命。”他肯定人内在有从神而来的良善,人通过良善的追求就可以上达到对神的认知。
然而认知神不是儒家思想的终极追求,孔子希望达到的境界是与日月并存,与神的联合。所以他又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而况于鬼乎?(乾卦.文言)孟子更在他的著作之中以“与日月参”,表达了人与日月并存不朽的美好盼望。
六、人文的局限和唯一途径
理想是建立在可追求的盼望之上的。根据孔子“性善论”的观点,人人都可以成圣。可是通过一辈子的追求,孔子惊讶地发现,在世界上竟找不到一个至善者,一个可称为大人的人。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世人对色情之事趋之若骛,而对良好德行矢志追求的人,孔子却一辈子都没有见到。
孔子一辈子致力于人性的教化和培养,最终发现了人的有限性,人只能在自然的启示之中认知神的存在,但人的有限性使人不能成为至善,以致于不能最终与神联合。孔子把人不能成为至善归罪于人对世事追求,而我认为基督耶稣引出“罪”的观念,更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与唯一真神永远隔绝的真正原因所在。罪就是人明知有神而不去追求神,罪就是明知神是良善而不去追求良善,罪就是人明知好色是可耻的却几千年来前扑后继地追求……
人在成圣的道路之上是自己把自己的路走死了,人实在无法在人有限的能力之中,采取可行的方法达到自救,人唯一可以盼望的,是神的良善-使得神出于对自己所创造的人的责任和亲爱,把自己显现在人之中,让一切相信和依靠他的人因他的爱而得以回到他的身边。人无法自我除罪,但上帝即是主宰者,只要他愿意就凡事都能。他能够以自己的能力为人除罪,使人以洁净无罪的心灵与他联合。
这也是中国文化给我们的启示。因为我们既相信天上的真神是良善和全能的,是赐予我们生命和道德的,就应当相信他同样会走进我们的世界,把有关他自己的信息告诉我们,以他的能力解除罪对我们的捆绑,带领我们回到我们的本源,回到真神的身边。
如果我们相信这位神是宇宙的创造者,世界的维护者,我们同样也不要把这位真神局限在我们有限的文化范围之内,来限制他的全知与全能。他在任何一个文化和民族之中显现他自己,都是他的美意,并不要我们受造之物的认可和同意。如果我们肯定他是从天而来,我们就要相信他,依靠他,因为那是唯一可行的走近真神的道路。因为我们的先祖,孔子所感叹的局限,我们同样也无法超越。但藉着神的儿子,这一切都超越了。因为耶稣基督说:
“我就是生命。”
“我就是道路。”
“我是生命的粮。”
走进他就走进了永恒的生命,走进他就走进通往永生的道路,走进他就得到生命之粮,在永生之中成为丰富。
作者现居加拿大,从事福音工作。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