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与图腾崇拜——读范学德《在祖国偶像的背后》一文

 

在二十一世纪,全人类成为一个小小“地球村”居民的时代,仍然抱着这种原始时代“图腾崇拜”式的心胸来“爱国”,难道不是太落伍了吗?

 

 

 

文/杨爱程

 

 

 

图腾崇拜的后遗症

 

范学德弟兄〈在“祖国偶像”的背后〉一文中,讲到极端狭隘的“爱国主义”,即以本族为中心,排斥一切外来事物,甚至认为信耶稣就等于信“洋教”,而信“洋教”就是不爱国。我对此深有感触。

我想,把“祖国”偶像化的作法,也许是人类祖先“图腾崇拜”习俗的“后遗症”吧?比如圣经的《出埃及记》中,犹太先民就把金器融化,铸成一个偶像--金牛犊来崇拜。金牛犊在这里实际上就成了“图腾”。

在北美各地,特别是加拿大西部,我们看到很多图腾柱。因为,北美的原住民都认定本氏族是某某动物的后裔。而建造图腾柱的目的,就是为了宣示该氏族与其“祖先”的超自然联系。常见的图腾有熊、鲸、海象、水獭、秃鹰,等等。他们认为如果有这些动物作“祖先”,这些动物的灵就会把超然的能力转移到本族,从而更有战胜强敌、克服困难的力量,使本氏族可以持续地兴旺繁荣。

中华先民创造“龙”的目的,大概是和北美的原住民是一样的。“龙”就是华夏族的图腾--氏族保护者的象征。大家都知道,世界上并没有“龙”这样一种动物,而在远古时代就灭绝了的恐龙,似乎与中国文化中的“龙”并没有多少关系。考古学家告诉我们,从中国古代文物中“龙”形像的演变看,“龙”的雏形是几种动物的综合体,是中华先民从他们最常见的几种动物身上,取得一些突出特征而复合加工而成的。

考古发现的最早“龙”形,是以鳄鱼、乌龟、蛇和鱼为主体的,后来又加上了一些鸟兽的特征,才有了今天的样子。“龙”的形像经过唐宋,尤其是明清统治者的大力神化,并加工改造之后最后定型,成为现在我们常见的“龙”形,即既有像马又像驼的头、鹿的角、雄狮的鬃、蛇的身驱、鹰的爪和鬼怪的眼。

 

 

  “龙的传人”之心态

 

中国的历代皇帝自认是“真龙天子”,“龙”形像便成了皇族的专用徽号。任何人擅用“龙”形物,都会因“僭越”而招致杀身之祸。今天,人人都可以自称为“龙的传人”,也算是废除帝制后,人民所能分享到的一项特权吧!

许多华人自称为“龙的传人”,并且以此为荣。故此台湾歌手侯德健的〈龙的传人〉一歌,即在海峡两岸乃至全世界华人中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西方人也常常用“中国龙”来形容中华民族,把中国的崛起比喻为“赤龙的腾飞”。

然而,正是这个以“龙的传人”自居的心态,深深地埋藏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当中,变成了一种捆绑,使我们难以摆脱“图腾崇拜”所沉积下来的心理定式。范弟兄所指出的那种极端排外、鄙视,甚至仇视一切外来的事物及人物,拒绝任何对本国本民族的批评的心态,实际上所展现的就是这种原始时代蒙昧、狭隘的文化心理。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全球一体化,全人类成为一个小小“地球村”居民的时代,仍然抱着这种原始时代“图腾崇拜”式的心胸来“爱国”,难道不是太落伍了吗?

 

 

未经扭曲的真情

 

中华民族不是什么“龙的传人”,而应当是“天国的子民”。范弟兄说得对:“在现实中,人是有祖国的,基督徒也不例外……尽管在美国居住了十多年,但我的心眷恋的还是那片故土,我的祖国。”

这是我们作为人的一种天然的、纯正的、未被任何意识形态扭曲塑造过的情感。信上帝的人,不但不会排斥这样的情感,变成国人所斥骂的“假洋鬼子”,反而会因领受了上帝的大爱,而使这种情感升华。就如范弟兄所言:“不需要什么豪言壮语……如果我连我的骨肉同胞都不爱,我还算是一个基督徒吗?我还会爱上帝吗?”

真正的华人基督徒必然是爱国的,因为上帝爱中华,他一刻都没有忘记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无论他们生活在神州大地上,还是散居在世界各地。

真正的基督徒的爱国之心,亦是更热切、更具体、更真实的。因为,我们不是仅仅靠着自己的血气和亲情去爱国的,而是靠着上帝的大爱去爱国,去爱每一位同胞。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无私、无畏而又无条件的。

 

 

作者为教育学博士、加拿大温哥华《真理报》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