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反哺之心座谈

 

 

 

 

文╱李玉东等

 

 

 

2004年4月30日,美国洛杉矶千橡城基督教会恩华团契,应本刊之托,举办了本座谈会。与会者卅多人,从各个角度,对如何孝敬父母、尽反哺之心,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1.孝敬父母有哪些层面?哪些最为重要?

 

江流(生物研究人员):我的父母已年过七十,身体不好。我也常想孝敬的问题,我觉得对父母的孝敬观,基本上可从人的基本良知、社会道德及精神依靠等几方面来谈。

首先,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人对父母的爱和哺育,怀有感恩和回报的良知。不论所谓的好人或坏人,对父母的亲情,都有这种回报的良知。

其次,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哺育与孝敬的关系,也成为社会的公共道德,和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之一(例如,生活上的相互依靠和养儿防老,仍然是许多农村或贫困地区的现实)。

更高一层的孝敬,则是物质供应之外的关心:理解父母精神上的追求,并提供支持;防止父母孤单,为父母焦虑之事解忧;父母一方过世,如何让另一方幸福地安度晚年;帮助父母在面对死亡问题时内心没有恐惧,有的只是平安和喜乐,以及得到永生的信心等等。

宋国杰(工程师):父母爱子女的心很重,总是关心牵挂子女,所以孝敬父母的一个方面,是让他们放心。我父亲已经过世,母亲现在国内,已经八十六岁了。

我的母亲是基督徒,我们常通过打电话来谈心,分享在主里的宽容和忍耐,尤其是当老人与他人产生矛盾,或有误会及不能互相理解时。

宣舜若(房地产经纪):我们在海外的人,孝敬父母的观念,也是深受中国传统影响的。儿女一般不愿老人操心,在外面都是报喜不报忧,尽量让父母放心、高兴。

我的父亲是学哲学的,在我弟弟的影响下信了主。父亲不放心我,经常在电话中劝导我,要我去教会。因此对我来说,真正的孝敬是信主,让父母放心快乐。

严巍、唐岫夫妇(工程师):我们觉得孝敬父母的一个很重要的层面,是加强思想交流。我们的父母刚到退休年龄,我们要帮助他们在思想和生活上适应这种大的变化。

对于国外的生活,既要报喜也要报忧,让他们对国外有一个真实的认识。

在生活上要照顾他们,如果条件许可,可以就近给他们买房,这样相互有个照应。

如果他们同意的话,也可以送他们去养老院,因为在养老院有志趣相近的同龄人,又有组织活动和专业人员的护理。

同时也要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要给他们安排活动,这样有助于身心健康。

张建华(生物研究人员):我的父亲已去世,母亲与我们同住。我觉得孝敬父母,首先是要关心父母的生活需要,特别是经济上有困难的老人,子女应当赡养他们。父母劳累了一辈子把我们抚养成人,我们应当让他们衣食、居住等无忧。

第二是要关心身体状况,经常问寒问暖,定期带他们检查身体,不能让他们做力不能及的事。

最后要关心老人的心理健康。老人最怕寂寞孤独,特别是生活在美国的老人,多数不会讲英文,不能看英文报纸、杂志和电视,又不会开车,这使他们倍感孤独。要理解父母的处境,下班后多陪他们说说话,多说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郑德音(研究员):随着我们自己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愧对父母。年轻时我在台湾与父母同住,自认为孝敬父母方面做得还不错。来美国几十年就没有见过几次面,根本就谈不上尽孝。

人生角色在变化,我们年幼时父母照顾我们,现在他们老了,需要我们的照顾。而且他们的心理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应该了解这种变化。

 

 

2.当在时间和经济上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距离遥远时,海外华人如何尽反哺之心?

 

宋武(软体工程师):我的父母都已八十岁以上了。我们远在美国不在父母身边,按中国传统 “父母在,不远游”这一点来说,我们都是不孝的。

我每个星期按时给父母打电话,父母就很高兴。我们作儿女的,要理解父母的思念之情。

和父母讲自己身在海外的事时,要有策略。儿行千里母担忧,不要引起他们的不安。

向父母传福音,也不要硬性推销,要靠主。我父亲爱练字,我就送圣经,劝他边读边练字。后来见到成效,父亲现在已经信主。

李庭新(工程师):我的父母都已七十岁以上,可是由于家里的具体情况,我把精力主要放在了孩子身上,很少放在父母身上。为父母做的,仅仅打电话和寄钱而已。可这解决不了父母心灵的恐惧。尤其当他们听到至亲的人去世,他们每次都很受打击。希望他们可以信主,心里不再有担忧恐。

吴波(生物研究人员):我和李庭新有相同感。我在中国传统的农村长大,来美国很多年,每次和父母交流,谈到过世的人,想到人的前途,都能感到没有信主的人的无助。

李勇(电脑工程师):圣经教导儿女要孝敬父母,这与中国传统是一致的。我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虽然母亲和继父很爱我,生活上照顾,但仍然时常感到孤单。长大以后我对他们多了一些理解。来美国两年后,继父不幸去世,我感觉生命无常,人事难料,非常难过。

去年岳父母来美探亲,并帮忙照顾新生女儿,当时正逢我失业,情绪低落。但太太很孝顺,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得很好。我非常希望有一天,能把母亲也接来,尽一点孝心。

李侠(工程师):对老人经济上的帮助确实很重要,但是理解他们更重要。给钱比较简单,但要常常陪着他们,听他们唠叨,就不容易了。圣经上说:”不要嫌弃你的父母”。我不愿意听母亲唠叨,实际上就是嫌弃父母。

如果能与父母信仰一致,就会倍感亲切。以前我与公婆关系虽然不错,但是不近乎。但我和婆婆一同受洗后,从此就在感情上特别亲近,每次与婆婆通电话时,就特别能谈得来。

要记住父母的一些重要的日子,如生日,结婚纪念日等,给他们一些惊喜。如果能记住配偶父母的生日,也会增加夫妻的感情。

纪惠芝(教育人员):对于某些人说在经济上孝敬父母,心有余力不足。其实这是藉口。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在美国的人,在经济上都不存在这个问题。这里的条件再不好,也比国内强,挤出一点钱寄回去,他们就有大用场。在大多少情况下,我们都是心没有到。

余敏鸿(工程师):在国内时,婆婆希望每周见一次孙子,我都觉得麻烦,现在想起来就内疚。特别是来美后,我公公重病期间,我都没有叫先生回去看一看。尽管先生那时刚刚换了工作,确实离不开,但我的阻拦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使他没能在父亲临终前见一面。后来公公去世了,我心里特别内疚,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孝敬父母要早,不然就来不及了。

 

 

3.与父母同住时,如何既能孝敬父母,又能处理好夫妻关系?

 

王琪恩:我父母来美和我们同住廿年,岳父母和我们同住十年。刚开始他们不仅生活独立自理,而且照顾我们及孙儿女,对我们的帮助很大。现在父母年迈生病,父亲九十岁,变得像小孩子。照顾两个老人如同照顾孩子,反哺很辛苦。

可父母又不像小孩,他们有自己的主见,有许多想做的事,有时也很固执。这就需要子女有很大的耐心和沟通的技巧,也要有角色适应的过程。

将心比心,父母年高体弱,孤单无助,对他们精神上的关心、尊重,以及维护他们的权威,是很重要的。孝敬父母是中国人的传统,也是圣经的十诫之一,作为基督徒更应做好。

夫妻双方也要互相体谅,既要照顾好自己的父母,又要把对方的父母当作自己父母看。夫妻之间这样互相支援,才能全家相处得和谐和睦。

何萍(房地产经纪):我赞成琪思的发言。我父亲已过世,我母亲很早就和我们同住。我婆婆公公也和我们共同生活过。人都有父母,夫妻之间对彼此父母都应当孝敬。

施利明(生物研究人员):在孝敬父母上,除了生活照顾之外,精神上的交流更重要。我父亲年轻时工作忙,对子女关心少。现在年龄大了,又比较孤独,就把全部心思放在儿女身上。连我自己不在意的小事,他也很关心。所以要和父母多交流。

胡世林(从事金融行业):我父亲过世,母亲现与我们同住。我哥哥也在美国,母亲在两边都住过。她做一些家务,对我们帮助不小。

我们的子女在美国长大,不理解中国传统。所以我们特别需要教育子女尊敬和照顾老人。

赵爱民(建筑工程师):我父母来美国探望过我们三次,每次同住时都帮助做许多家务事。父母都是付出型,他们从来不为自己。我觉得很亏欠他们。

父母养育我们,作儿女的应该有责任孝敬他们,照顾他们。所以夫妻应该互相理解,齐心协力对双方的父母尽力照顾。

廖昌明(软体工程师):跟父母相处必然会遇上这样那样的问题,当和父母意见不一致,甚至父母有错时,我们可以指出来,但是要牢记圣经的教导,要尊重父母,也不能急躁。通过这样的交流,与父母的关系反而更融洽。

阿金波(管理人员):孝敬父母首先是要能听取他们的意见,不管对错都先要耐着性子听,这就是圣经告诫我们的要顺服。

另外要在经济上帮助父母。因为我们身在国外,不能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国内的兄弟姐妹帮我们照顾,我们在物质上提供一些帮助也是理所当然的。父母在物质上的需要并不是很多,我们能适当地资助一下,他们就很满足了。

精神上的安慰,是孝敬父母的第三个层面。像我的母亲有病在身,我就经常给她打电话,安慰她。老人爱唠叨,就要耐着性子听。

还有要引导父母认识基督,在信仰里找到平安和喜乐。我母亲原来不开心,自从信主后,有很大的改变,现在不再忧虑,精神上有了喜乐。

做儿女的要尽量多去探望父母,关注老人的健康。我父亲起早贪黑,劳累一辈子,突然就得病了,然后就离开了我们。父亲去世的悲痛,现在还留在我的心中。

李荻(工程师):我的父母经济条件比较好,并不需要金钱上的帮助,而是比较希望多与子女交流。父母来探亲时,我们就尽量挤时间陪他们,带他们去各地游玩。他们很开心。

我不太同意送老人去养老院,觉得老人愿意和年轻人在一起。如有条件,住的近一点比较好。

余敏鸿:最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关怀和理解他们。我母亲在第一次来美时,我就反对她学英文,因为开车接送她去学英文很麻烦。我母亲为此很生气。现在很后悔,但当时不理解她。

郑美芳(医护人员):岳父母与女婿同住,往往不会出问题,但儿媳与公婆同住,就容易出问题。

我曾经与公婆同住过一段,现在看来,如果重来一遍我会做得更好。当时为了公婆的健康,就让他们少吃荤,多吃素菜。但是公婆多年养成了喜欢吃荤菜的习惯,很难改,他们很不高兴。

再说父母住在儿女家,本来就不习惯,如果管太严,就会惹他们不高兴,实在不应该。其实他们喜欢吃肉,就吃好了,习惯要慢慢改,也要尊重父母的意见。

王友平(生物研究人员):对父母的孝心与配偶的爱心不能两全时,应当怎么办?

首先要清楚的是:对父母的孝心和对配偶的爱心,其实都是爱心。爱就必须舍去自己。所以,孝顺父母,要求做子女的能舍去自己的利益;爱配偶,也要舍得放弃自己的利益。

若儿女愿意为父母舍己,父母愿为子女舍己,配偶间也能相互舍己,大家都舍己时,就不存在”不能两全”,而一定是”三全”。

不能两全时,一定是某一方,或两方面都在要求对方为自己”舍己”,而自己不愿为别人舍己。既然都不舍己,或只要其中一方不愿舍己,就必有矛盾,无法”全”。

若你愿意舍己,但父母要你为他们舍,配偶要你为他(她)舍,这两难境地,你该怎么处理?在这时,西方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倾向于先满足配偶之间关系的和谐。因为与父母之间有血缘上的自然联系,对不谐调的耐受度高。

只要夫妻协调,且二人都在根本上是孝顺父母的,那么,当实际困难稍有减轻,就易于二人一同来修复与父母的关系。若反过来先满足父母,则夫妻关系崩溃后,父母也难于帮助修复。

总之,夫妻关系破裂难于修复,而血缘关系不易彻底破裂。

其实,过去在中国人中的所谓”两难”,主要发生在对自己的父母孝,对配偶的父母不孝或不够孝。而父母则站在自己儿女的立场上帮自己子女说话,却损坏了儿女的夫妻关系。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仍是爱配偶不够。

 

 

4.孝敬父母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江流:圣经中讲到过孝敬父母的意义,例如《以弗所书》6:1-3节中说:”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井秀宽(工程师):孝敬父母,这是我们的本分。圣经也教导:”让生你的快乐。”

郑德音:父母爱子女,是很自然的。但从理性上懂得孝敬父母,是人才有的层次。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都能孝敬父母,说明这个社会层次很高。而且这对于人类文明文化的发展,保持好的社会道德,都会起很大的作用。

李玉东(工程师):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孝敬父母,社会矛盾就会减少许多,整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孝敬父母,其核心是爱,其过程是学习如何去爱。如果说我们爱配偶还存在某种私心的话,那么孝敬父母,则更多的是学习无私去爱父母。

我们首先要学习的是,如何报恩,孝敬父母。懂得报答父母的生养恩情,才会懂得感谢创造人类和宇宙万物的上帝。

其次,社会教我们的,多是自我奋斗、自我完善,为自己的观念太深了。孝敬父母也是让我们排除自我,克服世界上的干扰,真正理解并学习爱的过程。

最后,如果我们爱父母,则给下一代树立了好榜样。对他们心灵健康的成长,和延续社会的好传统,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所以孝敬父母,意义至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