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白的流行色

“流行”其实只是一个形式。……年轻人就在“此”与“彼”之间挥霍着青春,于是感叹“年轻的苍老”。

 

 

 

文/夏维东

 

 

 

十七岁开始苍老?

 

我每次回中国,总能感受到“变化”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四年前回去,我认不出家门;这次回去,我连家里所在的方位都摸不清了。最可笑的是,打车回家,我说不出来要去哪里!在崭新的楼群和街道里,我不知身在何处。

我去书店里闲逛,有本书的名字让我吓了一跳,叫《十七岁开始苍老》。我粗粗地浏览了下这本书,语言虽然流利,但很矫情,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滋味,不外是说父母不了解他内心的想法。

有这种想法倒也正常,当年我也走过这样的心路历程,可我怎么都想不出“苍老”这么“酷”的词,我那时顶多知道“烦恼”。当然那时候和现在很不一样,其实也就是十几年前,可是感觉就像从现代回望古代。

想当年崔建唱道“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或许那首歌放到现在唱更“应景”。如果要找出一个词来表达这个时代的特征,那么“变化”是最确切的词汇。也许变化太快了,才容易让人“苍老”吧?

书店里最显眼的位置放的都是花花绿绿的畅销书,其中不少号称是“青春一族”小说。作者都是些很年轻的写手。我对国内文坛的动态应该算比较熟悉,可这些“青春写手”,我一个都不知道。我随手挑了几本翻翻,看上去像一个人写的。那些直白的欲望书写,连《上海宝贝》都嫌“落伍”。

我回国前曾答应《海外校园》的编辑,要写篇关于国内流行文化的文章,可那些“青春一族”的小说我终于还是没有买,我看不出那些书有什么收藏价值。

 

 

江湖第一交手

 

我问做IT行的弟弟,国内的年轻人现在时兴玩什么?弟弟说玩电脑游戏。这个回答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十年前就玩这个,现在都懒得玩了,家里一大叠软盘都落上了厚厚的一层灰。

弟弟见我不以为然就说,他们玩的可不是过去的软件游戏,而是网络游戏。许多人一起玩,谁的积分最高,谁就是“游戏王”,可以号称“江湖第一高手”。要成为第一高手,除了技巧外,还有时间,必须长时间挂在线上,才能增加等级分。这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中国几个大网站,基本就是靠网络游戏大发其财。

但是投入也有产出的可能,“第一高手”的剑、秘笈甚至衣服什么的,都可以拍卖。弟弟告诉我,有个人花了十万元买下了“第一高手”的剑!如果说是真有一把古剑拍卖了出去,那是一点也不稀奇,可完全虚拟的东西怎么还能卖呢?这真是“弄假成真”了。

我很难理解这些玩游戏的小年轻的心态了,掏十万块买一把虚拟的剑,这需要多大的“信心”啊!?

国内私人电脑还不太普及,毕竟一台电脑价值不菲。所以网吧很多。“网吧”也算得上是“符合国情”的新生事物,随便在街上走走,一抬头准能看见“网吧”。网吧生意非常火爆,二十四小时不打烊。它吸引不仅是成人、大中学生,连小学生也趋之若骛。学生们为了上网玩乐,不仅弃学业于不顾,有的还靠偷窃“筹”上网经费。

更可怕的是,网吧对上网没有任何限制。那些未成年的孩子,堂而皇之地进入色情网站浏览,其心灵受到的污染可想而知。有些沉迷于网吧的孩子,不仅家不回,连吃喝都顾不上,发生过数起因身体虚脱致死的惨剧!“网吧”的流行简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划不来,也流行

 

手机是另一种时尚的载体。国内手机不仅是通话的工具,更是一种时髦的游戏。发短信已经落伍了,现在流行的是“手机小说”。听着很玄,其实和发短信没什么两样:短信内容变成微型小说而已。我有幸看到几篇“手机小说”,结果大失所望,不外是一些小笑话而已,而且连原创都算不上,那几篇我全都看过或听说过。

我想不通“手机小说”凭什么流行起来。其一、受字数限制,那些小说都不可能有什么文学意义;其二,那么小的屏幕,看起来也不舒服呀;其三,看这样的“小说”还要钱,按条收费,比买一本书贵多了。

在我看来,一千个一万个划不来,可它就是流行起来了。真应了那句话“世界真奇妙,不看不知道”。

手机还是标榜身分的通行证。手机越好越有派头。手机的价位从几千块到几万块不等,按照目前中国工薪阶层的平均工资来说,这个价位实在太高了。如果再算上手机的月费,那么手机绝对是“不能承受之重”。要知道,国内的月平均工资大概只有一千多块!即便如此,国内城市的手机普及率居然比美国的还要高,这真是“拍案惊奇”!我听说有的人付不起月费被停机了,手机仍然堂而皇之地挂在腰间充门面,“虚荣”得如此实在,真让人啼笑皆非。

网络固然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可它是把双刃利剑,弄得不好,弄潮儿没当成,还给浊浪吞没了。作家张炜针对目前物欲横流,无可奈何地说,还不如像以前一样穷一点。那么,同样对于那些沉溺于网吧的孩子来说,也许我们可以说还不如没有网络。

这当然也是一种无奈的说辞。其实关键在于,我们的心里还有没有信仰?有了信仰就知道取舍,就知道善恶,那么富裕就是祝福,而不是散发着欲望的铜臭;网吧也不再是疯狂的消遣,而是通往着知识的海洋。

 

 

都像风一样吹过

 

“流行”其实只是一个形式。每一年都有新的流行物。“时髦”顾名思义,就是“此一时、彼一时”也。年轻人就在“此”与“彼”之间挥霍着青春,于是困惑迷茫,于是未老先衰,于是感叹“年轻的苍老”。

我们活在现实之中,一点不受流行风影响,是不可能的。但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不该成为流行的奴隶。就像我们需要金钱,但不能被金钱捆绑一样。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以对情欲的大胆描写而闻名于世。许多新生代的作家,把他奉为导师。可怜他(她)们只学了皮毛(肉体的表达),而完全忽视了米氏精神层面的思考。米氏在《心灵的智慧》一文里这样说道:“两千多年来我们无视耶稣教诲我们的真谛,一味追求形式,企图从知识中提取智慧,而不是接受自然并按照其法则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p. 32)

他提到的“形式”,多种多样,苍白、没有生命的“流行”,也是其中一种。米氏在同一篇文章里振聋发聩地说道:“有真爱的人从不困惑迷惘,从不拒绝也从不索求什么。真正的爱能使人生恢复生机。他燃烧因为它知道牺牲的真谛。它是被照亮的人生。”(P34)

有信、有望、有爱的人生,才是被光照的人生,那些苍白的流行色注定如过眼云烟。就像见过大世面的所罗门王所说:“万物满有困乏,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比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已过的世代,无人纪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纪念。”(《传道书》1:8-11)看来任何时代都有流行的玩意儿,只是它们都像风一样吹过,不留痕迹,只有“地却永远长存”(《传道书》1:4)。可惜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忘了脚下的大地,任凭欲望的翅膀随风起舞。以为飞翔了起来,其实只不过梦游一场罢了。

 

 

作者来自安徽,现居纽泽西州,从事统计分析工作,业余作家。

 

《“苍白的流行色”》 有 1 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