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用科学方法反对进化论》作者商榷—–文/唐理明
读了《海外校园》109期上,晓静的文章《用科学方法反对进化论》(下称《用》文),
看到作者笃信神的话语,爲反对进化论而不懈努力(花了10多年的时间研究进化论),这是值得鼓励的。不过,我有些看法,提出来与作者商榷。
智慧设计论的定义问题
《用》文写到∶“智慧设计论(Intelligent Design)认爲宇宙万物,特别是生物的复杂性,是进化论无法解释的。同时,在生物中,生物在各个层次┅┅都证明存在著一位超智慧的设计者。”
看来,作者没有查考一下ID的正式文件。ID的正式定义爲∶“智慧设计论的理论认爲,宇宙之中和生命体中的某些特徵是以智慧原因爲最佳的解释,而不是用一个无方向或无指导的方式例如自然选择来解释。”(参http://www.intelligentdesign.org/)
《用》文给出的ID定义是负性的,是以否定进化论来证明“智慧者”。然而这从逻辑学上是行不通的,因爲否定一个命题幷不能证明另一个命题,除非先证明,总共只有这两种命题,A若不成立,就只能是B。
研究“智慧设计论”的定义可以发现,它幷不是一个负性的定义,而是一个比较“何者爲佳”的定义。这种命题方法在科学上是常见的,例如“以宇宙大爆炸理论解释所观察到的资料,比起宇宙恒稳态理论爲佳。”
《用》文作者正因爲对ID定义不了解,所以得出了“ID不够科学”的结论(作者说“而智慧设计论,却缺乏一个有效的科学系统”)。其实,ID有它的正性论证,它是以下列严整的逻辑形式表达的∶
1.生物细胞内有大量的DNA信息。没有一个自然主义理论能够解释得了这信息的来源。
2.我们已知智慧能够産生大量的信息。例如计算机的程序,或者设计一架有复杂功能的机器所需要的大量信息等等,无一例外,都是智慧所産生的结果。
3.上面两条结合起来可以推知,DNA内的信息,最大的可能是来自一个智慧者。
科学(生物科学)的定义
作者对科学(生物科学),似乎有特殊的定义和看法。比如,“而智慧设计论,却缺乏一个有效的科学系统,能够尽量多地囊括生物学知识,同时又能够在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下,注重物种之间的不同和差异 (持智慧设计论观点的科学家,对此应该多做努力)”。
作者对“科学系统”还有一段话∶“┅┅生物学的确需要一个认知系统,能尽量统一现有知识,以便在其中寻求相应的生物学规律。目前,只有进化论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比如在比较基因时,基于共同祖先假设,能较好地解释物种之间序列的相似度(similarity)与差异(divergence)。”
作者上述的定义,其实比较适合于某种“理论”(例如生物间关系的理论,或共同祖先的理论),但幷不是“科学”或“生物科学”的定义。“科学”的根本定义应该是,“以客观事实爲依据,探索事物的真相”。稍微演化一点,就是“以客观事实爲依据,探索可测试的理论。它能够以所假设的本质来解释现象,幷可作出现象的预期。”(可参阅Stephen Meyer:Signature in the cell)。
据此,ID完全符合科学的定义。
ID是否提倡懒惰
《用》中写到∶“进化论者认爲,用存在超智慧的设计者来解释未知的物质世界,是懒人的做法。”我想就此点进一步加以说明。
进化论者的意思是不断寻找自然的(无方向或无指导的)解释才算是不懒惰。
我们现在正在翻译中的书《细胞内的印记》(Signature in the cell)中,广泛收集了许多想用自然方法以産生生物中大量特异信息的,各种理论、模型、计算机程序等等,不胜枚举。当然,他们是不懒惰努力做了这些工作的,但是本书作者(梅尔)指明它们毫无效果。最後,有人竟然异想天开认爲多宇宙论也就是无穷宇宙论,可以解决进化论的难题,该书作者(梅尔)论证到最後证明这个方法是自己反对了自己。因爲它太胡闹了,梅尔把它放在附录中,而不放在正文之中。
我认爲ID告诉了人们一个生物进化上的极限(limit),如果想超出这个极限,不管人们如何努力,如何不懒惰,都会徒劳无功且浪费资财,幷严重阻碍科学进步。指出极限幷不是懒惰,而是有见识的事。科学历史上曾有许多发现极限的例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热力学所赖以建立发展的3大定律。它们无一不是基于认知其极限或不可能之上的(第一,二类永动机,绝对零度)。
ID理论家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进化自然因素的极限 ∶但布斯基(William Dembski)提出自然因素(机遇和定律)不能産生大于500位(bit)的特异信息。(详情请看Signature in the cell)
最近ID另一位理论家贝希著作了一本书书名“The Edge of Evolution”就是讲到生物在基因层面的进化极限。他认爲细胞内非由于外部因子,自身以达尔文式産生蛋白对蛋白的结合点(protein-protein binding site)不会超过2个。(细胞约有一万个结合点)。之後有人想用数学模型反驳它,仔细查考却反倒是证明了它。
极限的发现在学术上是一件好事。例如∶永动机不能实现,就産生了能量守恒定律;绝对零度不能达到,就産生了热力学第三定律。同样,知道了进化的极限,就能避开进化论所産生的许多错误解释、概念或想法,从而开辟新研究项目。例如,进化论者长期认爲人类基因组中90%以上是废物(Junk DNA),这个名词或概念阻碍了许多生物学家开发其中宝藏研究。进化极限的知识打破了这个概念,基因组生物学就在这“废物”中不断发掘出重要成果来。
关于5大切入点
作者晓静用意很好,希望ID从5大切入点下手,论证ID。
不过,ID是做不到这些的。爲什麽?
作者所提出的5点,都是生物比较方面的,例如基因比较(作者的重点),生物分子比较和形态比较等等。这些比较,都是从进化论的共同祖先这一论点来著手的∶何者符合共同祖先,何者不符合(不符合的话,作者就称是智慧设计)。
“共同祖先”是进化论的一个主要论点,但不是ID要对付的论点(参阅唐理明∶《回顾智设论十馀年来的成就(下)》,《举目》2007 年27期)。ID对付的,是进化论的另一个主要论点,那就是达尔文式进化的机制∶突变和自然选择。而《用》文的5大切入点,没有一点谈到了进化机制,这就不能怪ID无法施展作爲了。
(本回应仅限于讨论ID的问题,幷不涉及进化论其他方面。)
参∶
1. Michael J. Behe, The Edge of Evolution: The Search for the Limits of Darwinism (Free Press, 2007).
2. Rick Durrett and Deena Schmidt, “Waiting for Two Mutations: With Applications to Regulatory Sequence Evolution and the Limits of Darwinian Evolution,” Genetics, Vol. 180:1501-1509 (November 2008).
作者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现已退休,退休前在UCSF Mount Zion医院作文书工作。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