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宗教保守派与未来政治

 

 

 

文/刘良淑

 

 

 

时代的潮流

 

在美国政治史上,1870至1970年可称为自由派世纪,虽然有保守派的人当选总统,但无法发挥其理念,因为社会大众的反对声浪太大。但如今的时势似乎有所逆转,自由派的政府虽然当权,却无法推行其政策,而去年年底的国会议员与州长选举,保守派声势浩大,有多位当选,在国会中已占多数。

美国现代保守派的信念,可以用三个名词来总括,即:宗教、国家主义和经济成长,而其中宗教是重心。他们认为,宗教能够塑造人的品格,激发人积极向上。

目前保守的美国人有一种取向,即在选举时不再以两党为依归,而以参选者的信念为考虑。时下对这股潮流最有影响力的民间组织,首推“基督徒联盟”(Christian Coalition)。这个机构创设于1989年,会员与日激增。他们不但组合基督教内的人士,也欢迎所有持类似信念的人加入,并与其他在政治及社会问题上理想相近的宗教,携手合作。甚至有人预估,若长此以往,很可能会产生“第三党”,造成美国政治的重组。

 

 

对自由派作法的质疑

 

保守派认为,美国自由主义盛行的时代,犯罪率快速增长,是学校中禁止提及宗教,又不教导善恶观的后果。

自由派相信,除去经济的差距,保障收入与医疗,便能减少犯罪的动因。可是经过几十年的实验,这套作法显然无效。反而因为有了保障,加上“性开放”的放任思想,造成现今美国社会离婚率高达五成左右,堕胎率升至三分之一,而三分之一的儿童为非婚生子,成为社会动乱的根源,以至18至35岁的男子,在大城市中的丧亡率高过越战。自1960年迄今,人口增加41%,犯罪率却增加560%。可叹自由派回避这些问题,大言不惭地要改变家庭的定义,倡导所谓“新家庭型态”。他们非但不承认自己的失败,还变本加厉地要普及各种带荒诞色彩的“性教育”。这些作法实在无异于饮酖止渴。

 

 

期待的变革

 

基督教联盟曾宣称,他们的目标乃是使美国重新恢复二次大战后那段时期的光采。那时美国给世人的印象为:军事强大、道德高尚、令人崇敬。

他们的盼望,第一就是挽救家庭,因为稳定的婚姻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他们主张在税收方面减低单一收入家庭的担子,以鼓励愿意顾家的妇女;倡导婚前贞洁观。第二则为经济复苏:缩编政府,降低税收、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第三便是振兴教育:加强校园安全,为暴力者另设学习环境,彻底改良教育制度,强化基础教育,让公私立中小学能自由竞争,并让家长参与学校的董事会。第四,减少人民对社会福利的倚赖。

在道德方面,他们盼望看见以儿童为对象的黄色书刊能全面肃清;堕胎不再用税金补助,须要父母同意,让各州自由立法,并鼓励收养。学校容许自发性的祷告,在公共场合也不禁止信仰的表达,视其为宪法所保障的言论自由;大众媒体播放有益家庭的节目,摒弃暴力、色情、秽语、残忍镜头。在社会方面,不再有种族歧视,各人按真才实学在社会上立足。在打击犯罪方面,采取公平但严惩的体系,废除暴力犯之保释,增加警力,对年轻人及非暴力犯人,则给予再教育机会。

根据所作调查,保守派信心十足地认为,他们能够代表民意,因为有70%的人赞成平衡预算的修定案,85%支持容许在学校内可以自由祈祷,70%反对用纳税人的钱资助无条件堕胎。他们认为,这些理念的基础固然是来自源于圣经的信仰,但是无论是否相信同样的宗教,只要赞成这些看法的人,都可以携手合作。

 

 

保守派参政的弱点

 

被自由派罢占的大众媒体,自然不会给予保守派任何帮助。一直到今日,保守派被塑造的形像,仍是老顽固、不通情理、无知可笑。

对于保守派人士的反感,有一部份原因是他们在历史上的表现,曾有令人诟病之处,且让一些人绉眉心痛。六十年代,反种族歧视声浪正高,社会上群情激愤,但整体而言,保守派并未积极参与,甚至有人站错边。而过去的世代中,举着“基督”之名的激进分子,曾经逼迫过犹太人;在二次大战中,也有部份德国基督徒支持希特勒。所以有人想到保守派,就联想到反民主。他们担心若让保守派执政,便不再有“自由”可言。

因此,保守派不能只是喊冤,必须正视这些先天的缺陷,加强与犹太人的对话,并向社会郑重表明自己,已经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必不致重蹈覆辙。他们绝不是讲求“神治”,自恃有理,或将持不同意见者视为魔鬼,以权力勉强人来屈从;乃是追求公民权,能与所有持不同理念之人,以民主的精神来相处,透过诉诸人心的争辩来赢得支持。

另外,保守派的论点,常会被人视为只顾及有钱人的利益,而在这个时代中,谁为穷苦人、有需要的人发言,谁便会得到支持。左派或自由派就常自称代表穷人说话。保守派人士在这方面要更有智慧。

美国价值观的重建,需要天主教、基督徒、犹太教等人携手合作,所以过去的心结一定要先除掉。倘若这些人士都联合起来,对选票便可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其实,还有不少人属于中间派,他们很讨厌自由派与保守派互相怪罪。可是他们也关心全国的道德问题,如暴力、家庭分裂、无父儿童等,并且想找到解决的途径。他们支持女权与公民权在过去这些年间的斩获,也乐见反犹太主义与反天主教的情形减少。他们不想完全废除堕胎,也不想重新把同性恋者视为见不得人之士。保守派若要在政治上推动其影响力,如何争取这些有色眼镜的中间派,亦非易事。

 

 

挽救社会的真正动力    非政治,乃民心

 

有人指出,这几年保守派的兴起,的确向社会起了震聋发瞆的作用,使人开始重新评估宗教、道德的影响力,看到其与社会问题、国家兴衰的关联,认识到这类问题在政治上的重要性,远超过经济与外交。

虽然保守派人士近来积极参政,但他们明确指出一点:社会若要得到真正的改变,迈向安居乐业的美景,绝不是仅靠政府的作为,惟赖发自人人内心的善良。诚如“基督徒联盟”总干事理得乐夫(Ralph Reed)所言:“美国过去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华府的政策奏效,而是由于对上帝的信仰、对人类的关爱,产生了充满同情,献身和服务精神的行为”。

 

本文参考:

Disciples and Democracy Edited by Michael Cromartie(E.P.P.C/Eerdmans,1994)

Politically Incorrect by Ralph Read(Word Press,1994)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