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瑞华

文/瑞华

 

这不是“蛛网”,这是人类第一张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图谱,刊登於《细胞》(Cell)杂志2005年9月23日(Vol.122,P. 963)。它是人类对自身蛋白质组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科学家深信,随著新蛋白质发现和新关联细节的完善,这张“蛛网”将不断更新、扩大。
众所周知,人细胞核内的DNA(去氧核糖核酸),利用4种简单的碱基(A、G、C、T),排列成3联符号,构成了人类的遗传密码。这些密码通过各种RNA(核糖核酸)传递,将28种氨基酸进一步装配为各种结构和功能更复杂的蛋白质,连同其他物质,构成多达500—600万亿个的体细胞,决定了人的外表、器官、疾病乃至性格等等。
2003年,一直致力於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众多科学家,基本完成了约140, 000个基因和30亿个碱基对组合的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这项工作消耗了全世界生物实验室和公司15年的血本。然而,对DNA的这些破解,对於人体这部DNA“巨著”而言,估计还不到百万分之一。
人们靠著这些破译的基因组,正在进入“後基因组时代”——努力从基因组学向蛋白质组学前进。由於一个基因表达不止一种蛋白质,并且蛋白质作用方式比基因更加复杂——可以想见,蛋白质组学的“天书”,比DNA“巨著”要大不知多少万倍了。
这一切,并不是一堆火柴棍堆砌成的火柴堆,不是死气沉沉的一锅原始海洋。它们构成的复杂有机体,表达的文明元素,正是人类本身,以及随之诞生的璀璨的艺术和科学!
上帝手里,拿著金制的圆规,在那无穷宝库中,按照他心中的寰宇,一苹圆规脚放在中心,另一苹旋转,向那广阔、深沉、混沌中画去,说道∶“周边就这麽遥远,世界就这麽宽阔。这就是你们的疆域,这就是你们的大地。”(弥尔顿《失乐园》第7卷)
作者现居厦门。从事临床病理诊断。
本文选自《海外校园》115期

《 ““蛛网”/瑞华” 》 有 2 条评论

  1. 王鹤星 的头像
    王鹤星

    我灵歌唱,赞美救主我神!你真伟大,何等伟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