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不仅是“养不教、父之过”

 

 

 

文/谈妮

 

 

 

洛杉矶翟芸瑶、章鑫磊和杨雨涵(Yang, Yuhan,音译)等12名中国留学生,被控凌虐殴打两名女留学生案,除了事件残忍惊人外,我同时还疑惑:在他们冷酷的行动和冷漠的外表之下,为何包藏着如此炙烈的恨与怒?

有报导将“调查取证中,几乎所有涉案者都说‘类似情况在中国很正常’”的无知,对比他们在美国可能面临的终身监禁等刑责,似乎遗憾这几名多数来自上海的留学生,如果先了解美国法律的话……但就算重刑可遏制罪行,却是否也能终止其心中纠缠着恨与怒的罪性呢?

媒体评论这批年轻的学生“有人还以类似征服者姿态欺负弱势同学,为所欲为……缺乏同理心,只知发泄自己的愤怒,满足自己的私欲”。显然,他们除了心灵、观念扭曲外,还加上罪的煽风点火。而罪,就是以己为中心的自私,与想凌驾于他人之上的骄傲。

这些年,我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来自中国的青少年,他们大多数父母婚姻破裂,而且童年往往受过某种程度的虐待:恶意体罚、羞辱、强暴、冷漠或轻蔑;在家庭中除了攀比的压力外,还有重男轻女或寄人篱下的歧视,以及无边的恐惧、孤独……也有孩子告诉我,他们在国内曾被其他青少年踢打得满地滚,而且女孩比男孩更为野蛮!

痛,常激发愤怒;无奈与无力,也常让人有恨!

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教材《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因为人是“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因此,不教子女,是父母的失职。不过,若父母本身就充满了暴怒、怨恨,又如何能教养出心态平和的健康子女呢?

此“华生凌虐案”中,“有一名未归案的未成年女孩家长试图行贿受害人被捕”,这真是应了中国人的老话——“上梁不正,下梁歪”!

但老话和传统经典虽然具警戒与明示的智慧,却无法医治受虐成伤的孤单,也无力根绝自私、骄傲的罪性。“大道理”无法真正抚慰内心的痛怒,与灵魂焦躁无奈的恨。

那么,我们所切切寻求的救赎与出路在哪呢?诗人大卫说,敬畏上帝的人,心灵将像老鹰般自由振翅高飞,充满新生的活力。而伤痕累累的父母和儿女,都需要在上帝的慈爱中,拥有罪得赦免的平安,与伤痛得医治的喜乐。(参《诗篇》103篇)

 

作者为本刊编辑,《举目》执编,心理咨询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