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该给谁吃?

43

在教导孩子时,千万不要仅仅满足于孩子“怎么说”。

 

文/风间

 

近日,有机会听闻妈妈们大谈育儿心经。我凑上前去,有幸听到许多经验之谈。其中一个故事,尤其令我深思。

 

 

一个苹果,两种吃法

 

先说说这个简单的亲子互动,姑且将之称为豆豆和妈妈的故事。

一日,豆豆妈拿出一个大苹果,笑吟吟地问4岁的女儿:“豆豆,你想吃苹果吗?”“想吃!”豆豆看到苹果,眼睛一亮,伸手就想去拿。

但豆豆妈却顺势把苹果举过头顶,说:“可是妈妈也好想吃苹果,豆豆说这个苹果该给谁吃?”“豆豆吃!”小女孩很快回答道。

妈妈轻轻摇着头,温柔地说:“豆豆爱妈妈,就应该把苹果让给妈妈吃。而妈妈因为更爱豆豆,所以会把整个苹果都给豆豆吃。那么,豆豆,你说这个苹果该给谁吃?”“豆豆吃!”小女孩依然坚持自己的答案。

据豆豆妈说,孩子还小的时候,会一直坚持说“豆豆吃”,但等长大一点后,便会说“妈妈吃”。不管过程如何曲折,小豆豆在最后总是能如愿以偿地吃到一整个苹果。

我在外教家里,则目睹了一次现实版的“苹果,该给谁吃”。

美国妈妈问她4岁的小儿子:“杰米和妈妈都很想吃苹果,可现在家里只剩一个了,怎么办呢?”

小小的杰米看了看妈妈,又看了看桌上诱人的苹果,一脸纠结。

美国妈妈笑了笑,把苹果剖成了两半,然后对小杰米说,“我们要懂得分享,知道吗?把好的东西分享出去,是很快乐的事,你觉得呢?”小杰米点点头,很开心地吃起自己的那一半。

最初,我并不以为然,因为大多数中国父母都会像豆豆妈那么做。但这几年,我却看到了两种方法导致的不同结果。有很多小“豆豆”们,他们越来越顺溜地说出大人想要的答案,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回答正确,便可以享受他们所要的一切食物或玩具。而小杰米呢?他已经学会和小伙伴们,甚至和我这样的大伙伴分享他的东西了。

 

 

言行一致的品格

 

国外儿童教育学家指出,孩子会主动学习这个复杂世界的法则。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他们会作出各种不同的尝试,一步步地试探父母的底线。

就“吃苹果”这件小事,父母已经提示孩子,只要“说”出正确答案,就能得到整个苹果。父母虽然在孩子面前暗示自己想要,但试过几次,孩子会很快得出结论:“父母并不是真想要自己的东西,只要答案正确,自己最终就能得到东西。”

因此,在教导孩子时,千万不要仅仅满足于孩子“怎么说”。把话说得体面漂亮,不应成为教育孩子的最终结果。圣经上说:“舌头在百体里也是最小的,却能说大话。”(《雅各书》3:5)家长不应只满足于孩子们嘴上说的,更应要求孩子言行一致和诚实。

再者,也应切实教育孩子“怎么做”。圣经上说:“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马太福音》7:17-18)圣灵的果子,是体现在我们的所想、所说、所行以及这三者的一致性上的。

小杰米的妈妈说,要让他学会分享(所说),于是,就真地剖开了苹果;小杰米只吃到半个苹果(所行),妈妈继续启发他,分享是快乐的(所想)。同时,也要让孩子们明白,并能亲身体会到,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分享的结果就是只能吃半个苹果,这让他们以后做选择时会更加慎重,并且有承担结果的准备。

 

 

与人分享的乐趣

 

最后,不妨让孩子先学会“分享”,再学会“舍己”。

豆豆妈想教育孩子“爱是舍己”。这样的教育目的是好的,只是在方法上,直接说出或暗示出“你想孩子怎样做,孩子照做了大人就会怎样,结果就会怎样”,这个过程显得太快,舍己的难度又太高,从而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激发了一些孩子去走捷径的讨巧行为,而另一种则是让孩子和大人都承受了不可承受之重。

还有一个故事:母亲为女儿买了她盼望已久的帽子,女儿正高兴时,母亲试着问女儿,可不可以把帽子给她,女儿惊讶了,纠结了,沉默了。

这导致女儿在步入中年之后,仍记得此事,内心充满对老母亲的愧疚;而母亲也因女儿似乎把帽子看得比自己还重,在内心深处埋下了凄凄惶惶的失落。

在“舍己”之前,不妨让孩子先学会分享,因为分享也是上帝所喜悦的品格之一。

等孩子的生命成长到能够与上帝建立亲密关系,能够明白耶稣的“舍己”时,才算是接通了活水的源泉,靠着主恩,将软弱变为刚强,也才能逐步活出“舍己”的品格。

 

 

 

作者现居成都。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