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是用来玩的! / 毛叔

编者按:

当下,失业率高涨,全民躺平、内卷,工作仿佛成了这一代人的“魔咒”,许多职场人被动承担着工作中的压力和困境。工作,真的只能“汗流满面才能糊口”吗?

诚然,工作有生存之累的层面,但另一方面,“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也给我们新的动力和激情:在工作中如何“玩”出新高度,以至于体验到截然不同的生命色彩。

本文节选自《我的人生施工中》一书。作者毛叔现身说法,透过自己在美国工地切身经历和体会,聊聊玩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怎么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好玩”。或许会给我们新鲜视角,重新理解工作的意义。】

书名:《我的人生施工中——跨界工地的信仰反思》

作者:毛乐祈

出版社:校园书房出版社,2022年出版

(蒙校园书房出版社应允转载,特此致谢!)

1

孩子从学校或是参加什么活动回来,我们常会问:“今天好玩吗?”

但是,为什么小孩很少问下班回来后,累得半死的父母:“今天工作好玩吗?”

工作难道不应该好玩一点吗?当然,大家对“玩”有不同的想象。至少对我来说,玩不是随性、轻浮的,也可以是严肃认真的。理想上来说,它应该是人生必须具备的姿态,可以是一种“美德”。一个工作要能持续下去,必须有好玩的成分(或更厉害的是,环境没变,但你转换了一种“玩”的心态),否则人会很累、很倦怠,甚至是种折磨。

其实,那些最“操”的大公司,早就深谙此道。有次去 Google总部,看到大家中午在打沙滩排球,实在是非常羡慕;连感觉比较严肃的Microsoft,都有神奇的树屋和各种球场(可以上网搜寻“游戏化”这个热门词汇)。

2

那天又回到第一天去的(餐厅)工地工作。几月前就开始做的门还没有全部完成,所以我被吩咐回去把三扇门打磨,然后上底漆。这个房子之前是餐厅,老苏花了120万美元买下来的,重新整修了一阵子(之前大漏水),现在想要把它租出去。

老苏在大陆是个上市公司老板,资产上亿(应该是人民币吧?),但是,每次看到他是亲力亲为,之前提到,他自己去开大卡车载运砂石。上次铺水泥时,他也戴着手套在旁边忙东忙西,不特别说的话,他就像是另一个工人而已。看起来,他几乎是每天都泡在工地。

他挺有人情味,很久没看到我,都还会记得我姓毛,也会问候我们一些生活琐事。有一次我来这边工作,没带便当,他还把他的月饼分给我吃。他听说我是“作家”,还会问我,最近有没有什么新的作品,会写诗吗?(他说他年轻时也写诗。)他更像是邻家大叔,而不是“大老板”;有时也会啰嗦,但至少不会让人有被当成“工具人”的感觉。

那天多聊才知道,他们的工厂自己研发特殊材料,每年净利润都有千万,现在租给别人了。他自己也还有投资别的事业。我们随口聊到住的地方,才发现,原来他和比尔盖兹都在同一个区(Medina)。“比尔盖兹就住在我后面啊!还有杰夫·具佐斯也是我邻居,但是他最近离婚了。”他颇自豪地说。大概还是想要让我知道,虽然满脸灰,他的档次还是挺高的。

他的房子大约七八年前买的,当时大概两百万美元(现在市价大概七八百万吧)。

“那有湖景吗?”我好奇问他。

“湖景要上千万才买得到。他们是有钱人,不能比啊!”他感叹地说。

“你也是有钱人啦!”我跟他说。我心里想,跟世界首富比有钱,你也帮帮忙!

他那天用电动工具把之前排水不良的水泥地(我们搞的)锯出一条排水路。机具的马达搭配着摩擦石头的声响,还挟带着一团飞沙。他也在这“餐厅”后面,锯开、劈开好几块水泥砖;他挺得意,因水泥砖矮墙是他自己亲手堆的。

他中途又去买东西,我帮他把一台破烂的“拖车”挂在柴油引擎的豪车上,其实蛮不搭的,但显然他挺得意:“这台拖车用了好久了,很方便,有了它就不用租卡车了。这个车牌每年还要二十八块。”我有点纳闷,他明明就很有钱,为什么还那么精打细算,还什么都自己干。他一边敲着砖,一边说“在家多无聊啊!”(印象中那天他说了两次。)我看过几次他和老婆互动,感觉老婆蛮凶的。这工地该不会是他的避难所或是man cave?我看他不嫌脏、不嫌重,工头没空,他就自己去买工具和材料自己搞,颇有兴致;至少有一部分,我觉得他其实“玩”得挺开心的。

前几个礼拜去公园看枫叶,看到一个老外在停车场把工具摆开,阵仗很大。我很好奇就去跟他聊天。原来他在改装自己买的二手厢型货车变成露营车。他想用一些便宜甚至免费的木头,打造自己的移动堡垒。他在工作,他也在玩。

3

和我“同事”的这些爷爷们,要不是这些装修工作也有好玩的部分,大概也都退休了。其实,每一个工程都是挑战,不同的客户,不同的现场状况,常常有不同的问题会发生:安装门时,有时不管怎么调,就是不紧?电接好了,灯怎么不亮?怎么去修补三楼高的外墙?厨房吊柜尺寸不对,怎么想法补救?安装地板怎样又快又准?我们常需要一起解决问题,一起动脑筋;至少要共同合作,一个人扶着、看水平,一个人递材料、另一个人钉东西……然后还可以一边抬杠。每天都很辛苦,但其实过程都算是好玩。就算只是修补东西,常常也要发挥“创造力”;并且,你每天做完,多少都有一些可见的进度,那是一种“立即回馈”,就像电玩常常会提供给玩家的成就感。

上帝造人,“玩”是人类的一个核心部分(比如“创造力”就和“玩”密不可分)。甚至,所谓的“天堂”就是人类与上帝一起“玩得很开心的地方”。旧约圣经提到将来的“圣城”:将来必有年老的男女坐在耶路撒冷的广场上,各人因年纪老迈而手拿拐杖。城里的广场满有男孩女孩在玩耍。(参《撒迦利亚书》8:4-5)

缺少“玩味”的工作,就只剩下责任或是为了交换金钱,就容易倦怠和疲惫。就像职业球员“玩”球,其实非常辛苦,训练和饮食方面需要极大的毅力和恒心,但好的球员仍旧要懂得享受比赛本身的乐趣,否则无法支撑下去。

人生要保有“玩心”,不被现实残酷的环境给磨得失去生命力,其实才是最难的。当然,这取决于你怎么看待人生、看待苦难、看待将来,牵涉到信仰方面的问题。但如果能把人生看作一场充满“冒险”的游戏,对许多事的解读,真的会很不一样。

4

来说说几个我觉得“玩”的特性,大家可以一起想想,怎么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好玩”

第一,玩有一种不可预测性,是充满未知的冒险与挑战。做木工,常常感觉是在玩。即使你画了设计草图,但最后常常会做出自己意想不到的东西。写作,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玩,有一些idea,但并不知道你最后会完成什么作品。所以,最后完成时,也很有成就感。(小时候写作文就只是功课,没有什么乐趣可言。)

所有的工作和人生,其实都有这样的不可预测性,但是似乎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它。(是工作量太大,还是得失心太重?)人们是更多想要控制,制订各种规则/潜规则来降低不可预测性,但这反而感受不到“玩味”。然后组织壮大,也产生出各种的规范和沿袭,慢慢就更“玩”不起来了?

心态的转换很重要。当小孩说,走不动了啦,爸爸抱。我就说来比赛,看谁先到前面那个房子。大部分情况,小朋友就立刻跑了起来,忘记了疲惫。或碰到困难时,我们就要练习不要把困难看成是全部或是结局,毕竟人生还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

之前在出版社工作,大家薪水都很低,工作量却不低,然后我们的销售也平稳地走下坡。看起来好像无解,无力扭转整个“不爱阅读书本”的大环境。我们在讨论封面的时候,我跟同事说,如果连“玩”都不能的话,就真的太苦了。所以,我试着给大家多一点空间,一起天马行空,一起玩玩看;反正不会再更差了,所以就干脆更大胆地玩。虽然也不见得“玩出”什么花样,但这样的气氛我至少觉得是健康的。

第二,玩要“主动”参与,在其中有参与感。就算再好玩的游戏,如果是“被迫”参与,就不再好玩了。同样,工作也是如此。好的主管,不该只是分配工作,告诉人做A、B、C,而是分享愿景,邀请人来参与,大家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些想法,而且试着让想法产生影响力。

我很欣赏美国篮球教练史蒂夫·科尔(Steve Kerr)的“带队哲学”,他认为篮球一定要多传导,不是都交给球星出手。因为每个球员都碰球,都有参与感,都有玩到球,不会觉得只是在陪球星,他们在防守的时候也会愿意更加卖力。

我的工头可惜的一点,就是仍旧把大家当工人,每天早上才分派工作,而不是让大家有更多自主性、充分表达意见(比如垃圾处理问题)。其实,工作虽然有大方向,也有些需要坚持之处,但毕竟很多事没有标准答案。我们若想要影响、领导别人,重要的是勾勒愿景,然后邀请大家一起上路来玩,让每个人都有参与感。只要还往愿景迈进,我们不必想要“掌控”所有的细节,容让团队一起碰撞出新的可能性。

第三,玩蕴含了“关系”。要有玩的感觉,彼此之间必须有一定的信赖。父母跟孩子玩,逗他们笑,玩很蠢的peekaboo游戏,在这玩当中建立了信任和关系。对孩子来说,朋友就是玩伴。真正的朋友也该是玩伴,彼此信任、一起玩,一起经历大风大浪。所以,如果工作上没有玩的成分,同事就永远只是同事,不会有革命情感。这也难怪,为什么公司常常需要另外举办一些建立团队的活动,借玩游戏培养感情。

5

我推测,美国棒球运动的兴起,也和“某种逝去的关系”有关。美国原本是以农立国的,许多人移民至此,想要远离饱受污浊文明污染的欧洲旧大陆,在这广大富饶之地开垦,成为神所拣选的农夫;但没想到工业化和都市化的浪潮仍旧袭来,人被拉进工厂里,长期重复劳动,少了大自然的滋养,变得“非人性化”。但打棒球,让人仿佛回到田园当中,而且享受团队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很有趣的是,第一场正式的棒球比赛是1846年在纽约这样的大都会举行的。而且棒球赛是以都市为中心,慢慢普及到全国。19世纪末,棒球也被当作是维持劳资关系的手段。雇主让员工以工厂为单位比赛,提供奖励金或同意员工在工作时间练习。(参生井英考所写的《空中帝国,美国的二十世纪》)

比起工厂,大自然中多了许多奥秘和不确定性,所以也让人更有人性。现在都市化和工业化的结果,造成了工作与娱乐的截然二分。我个人觉得是不健康的。

总之,玩是一种高贵的人生态度。既认真看待人生,却又不会过度严肃。我们是否可以这么说,华人学了西方的许多技术,却还没有学到他们的“玩心”。美国好多大企业,都是在车库里玩出来的。当然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祝大家玩得顺心,人生玩出新的高度。

(本文首发《海外校园》167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