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下面具,活出真我——一个基督徒精神分析师的观点/许德谦

文/许德谦

基督徒就必然真诚吗?为什么有些基督徒活得虚假也不踏实?怎样可以活得更真诚呢?

本文希望透过一些真实故事,帮助读者思考这些问题。

故事一:令人厌恶的“属灵人”

显利在基督教界很吃得开,手头上有做不完的家居及公司装潢工程的订单,都是基督徒互相介绍给他的客人。好像大家都相信:有口碑就可靠,如果做得不好,口耳相传的闲话也会给他带来压力。

这些年,他努力工作、热心奉献。每年教会的差传认献能够达标,他公司的金钱奉献是其中一个主因。他可以比传道人还属灵,开口闭口都是“感谢主”“要信靠上帝”这些放诸四海皆准的话。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他忽然掷来这些话,先是令你啼笑皆非,仿佛沉重铅块压下来;紧跟着就会心生厌烦,然而碍于礼貌,对这些话又不好意思抗拒。

他的太太是个真正有心追求生命成长、服侍教会的人,并不太喜欢先生这个形象,也感觉到身旁的朋友有点厌恶他。只不过丈夫这个形象能够讨好不同宗派的教牧,市场上有供应也有需求,她不得已也要接受。

显利是聪明人,固然晓得这样做虚假,不过若这属灵外壳能换取别人的信任,跟着生意滚滚来,那又何乐而不为?日积月累,反复锻炼,这个外壳就好像是他的真身了。

反省:

防卫机制是用来保护真我的,当社群不接纳真我,防卫机制就会把真我包装扭曲,变形成为社群接纳的假我。除非真我的“闪现”被发现和接纳,进一步让防卫机制能明白放松一点,不会闯祸,否则真我永远不会出现。

当然,也有人愿付出沉重代价:离开一个不接纳他的社群,投入另一个他可以自在满足的社群。

故事二:恐慌的智者

在社交群组上收到一段“每日灵粮”:“你害怕吗?那么你至今还不认识你的上帝!”令我不禁想起一些我常遇到罹患焦虑症的基督徒朋友,这句话或许会给他们扣上一个“你认识上帝不够”的罪名!

如果焦虑是一个症状,那么“还不认识你的上帝”就是一个诊断。对一般信徒而言,有了这个诊断,就要治疗,药方是更多地认识上帝。

阿强是一位外表斯文的硕士生,主修哲学,从小跟父母去教会。大学四年他都参与校园的门徒训练,有扎实的信仰基础,可过去的半年里,他饱受恐慌症困扰。但在校园里或团契中,他都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智者模样,许多人都不晓得他有这困扰。

阿强为此非常羞耻自责。好不容易,他鼓起勇气向大学的辅导中心辅导员莎莉讲出实情——原来这几个月,他要定时服用精神科药物,避免恐慌症影响他日常的学业。

经过大概6次约谈,莎莉和他慢慢建立了信任关系,他慢慢容许恐慌更真实地在约谈时流露。这次约谈很不一样,因为莎莉很温柔地把手放在心口,同时也邀请他走近心里面那个“受惊的自己”。不自觉的,他也将手按在心脏怦怦乱跳的胸口,跟着莎莉放慢步伐,慢慢地呼吸,承托着里面的恐惧。莎莉轻声地说:“留心自己慢慢地呼吸,同时留心胸口的感觉,看看有没有一些影像记忆浮起?”开始时,阿强讲话结结巴巴,东一块西一块,模糊不清。通过莎莉地引导,并细心重组他的句子和画面,阿强发觉自己居然可以把他害怕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具体陈述出来。奇妙的是,他的恐慌情绪竟在这过程中慢慢平复了。

结束以前,阿强回顾今天约谈所发生的事,体会到:原来并不是要用教导把恐慌压下去,理性的教导效果是相当有限的;反而温柔地陪伴聆听,细心呵护整理,将恐慌的内容客观地铺陈在眼前,然后按部就班地顺着优先次序和自己的能力,做可以做的事。恐慌便由一个庞然大物,变成一些可以面对的日常生活压力。

难得的是,阿强体会到内心那个受惊的“小孩”时常被忽略,其实也是小时候父母从来没有注意的地方,他们只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坚强的男孩子。这部分一直没有被照顾聆听陪伴,日积月累,逐渐成为无法管控的恐慌。

接下来的几个月,莎莉帮助他慢慢安心地同这个充满了情感,有时又令他恐慌失控的身体相处,他好惊讶地说:“成长到今天,我终于可以安居在这个身躯里。”他明白到诗人说的,“我的心欢喜,我的灵快乐,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参《诗篇》16:9)原来就是这个意思。

反省:

许多时候,某些看似属灵的理论或教导,指出了我们成长的终点,却往往没能提供到达那个终点的具体步骤,让人以为可以一步到位,结果通常以挫败告终。因此受情绪困扰的信徒需要循循善诱、温柔忍耐的精神分析师或辅导员,陪伴着一步步走向终点。

再回看上面“每日灵粮”那句名言:“你害怕吗?那么你至今还不认识你的上帝!”我们是否就不需要认识上帝?不是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说:真实的智慧由两部分组成——认识上帝和认识人,这两种认识有相互密切的关系。

故事三:完美的教学

小薇第三年在大学里当讲师。为了保住饭碗,她必须努力做研究、发表论文、尽心教学。她非常享受关起门在办公室做研究的时光,对她来说,最大的挑战是面对众多的学生授课,她总是害怕教学质量不佳,学生没有兴趣,听不明白,最后“期末教学评估”分数偏低。

长期以来,有种无形的压力影响着她:总是觉得有人在批评她。在小组或大型的课堂上,她都要事先做好百分之二百的完美准备,唯恐当场有人提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让她无法回应,造成尴尬。就算独自一个人,她也会把先前发生的事逐一回顾,狠狠地检讨。

她猜想:这很可能与成长期有关。那时妈妈常拿她和住附近同年出生的表妹比较。表妹天生丽质、冰雪聪明,自己怎样努力,和表妹还是有一段差距,“不如人、不合格、次货”这种标签,长留在她心底里。因此过度的准备、过度的努力和完美主义,就成为她惯用的防卫机制,已经到了一个不能自拔的地步。虽然信耶稣多年,她从未真正操练过把忧虑交给上帝,每个星期天下午,她都是继续准备教学的工作,不得安息。

当学院鼓励并要求不同学系的老师要有跨学科的合作教学,创造一些科际整合的课程(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她感到压力很大,因为要同另一位老师一起教学,就会有比较,有比较就有伤害。她意想不到的是,在系间合作会议上,她遇到小米老师,可谓一见如故——对对方做的研究课题和教学科目很感兴趣。但真正的挑战是一起授课的日子。

小米是个观察力强、真诚积极的人,遇到好的东西,不会闭嘴。她留意到:小薇虽然授课很平实,甚至有点拘谨,但她对研究方法却掌握得很好,也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特别在下课后,几个学生走过来询问,她会很乐意且能津津乐道地分享,学生也听得很入迷。后来小米私下跟小薇说:“我留意到,你很能够启发学生问好的问题和诱发他们继续研究的兴趣,从你身上,我看到你无私地分享知识,传承对真知识探求的热诚!令我感动的是:你不只是教书,你是在影响生命。”

这分享深深打动了小薇,让她发现自己所谓平庸的教学中,也有自己不知道的宝贵面。因着小米的鼓励和合作,她慢慢放下无形的比较和对完美的追求,不再放大自己的缺点,反而专注将自己的强处发挥得更淋漓尽致。一个学期下来,她留意到自己变得更轻松自在,并不需要用“过度准备”去保护自己。

反省:

不少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经验过自然流露的真我被父母看见、接纳和欣赏,所有自我的呈现都是预先经过包装、七折八扣的“体面”的样子(每个家庭总有一些特定价值观,过滤我“不好”的行为和情感),长大之后,难免拘谨,步步为营,甚至不懂得自我欣赏。

结语

当代日本著名小说家村上春树说过:“在所有情况,认知远胜于无知。无论多痛苦都需要直面事实。只有通过认知真相,一个人才会变得坚强。”[注]

精神分析是一种陪伴的艺术,陪伴当事人一起发现和拆穿生命中的假象,让当事人满有理想热情,亦脚踏实地地生活。

[注]

翻译自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开我的车》(Drive my car),载于村上春树2014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第一章。最近被日本导演滨口龙介改编成为电影,在台湾叫作《在车上》。

《“摘下面具,活出真我——一个基督徒精神分析师的观点/许德谦”》 有 1 条评论

  1. […] 摘下面具,活出真我——一个基督徒精神分析师的观点/许德谦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