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剑桥座谈会记实

 

 

 

整理/闻毅

 

 

 

一、生死问题

 

刘放(剑桥大学动物学博士生,来自大陆):谈到生与死,20岁以前总觉得自己是永生的,从来不想我会死掉。以后见到周围人的死,死的问题就开始跑出来。30岁后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有时甚至突然觉得死亡离我很近很近。于是就想到死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岚(任职于剑桥电子仪器公司,来自大陆):当你看到周围人死,你一定会有很多感想。

任舒展(剑桥大学牛顿数学所博士后,来自大陆):我父亲肝癌去世时,我守在他的身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非常熟悉的人慢慢地没有了呼吸,生命中的最后一点能量一点点地耗尽,这使我第一次感到精神上强烈的震撼。从那以后,我经常思考生与死的意义。的确,死亡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但也许我们能从这个自然规律中领略到一点关于生的意义。

宁鲁(剑桥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来自大陆):之所以世人恐惧死,是因为从生物学上讲死是不可逆的,虽然有“物质不灭”及“新陈代谢”,但就人个体而言,死是不可逆的;另外,死的恐惧也是在对生的向往、追求中产生的。也许只有真正地理解《圣经》,接受了复活及永生的观点,才能对死有正确的理解。

任舒展:从物理上讲,死是从有序到无序,熵增大;生是从无序到有序,熵减小。热力学告诉我们整个宇宙的熵应趋于越来越大,但这与我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观察到的现象相矛盾。我们所看到的是生物总是从生命的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进化,而人类社会总是从简单的低级结构向复杂的结构过渡。从科学上解释生与死现在还处在起步阶段。关于从生到死过程中精神的演化过程,可能只能从宗教的角度加以理解。

恩荫(神学院硕士生,来自大陆):基督教讲死的意义是生命的分离而不是停止,我们一般的理性只追求到停止。

刘放:庄子把生与死喻为梦与醒,活着、死了只是一场梦,生与死是一梦一醒,但不知活着是醒着还是梦,所以不重要。看起来好像很达观,看得很开,但他只能回答到这儿,再往下问就不知道了。但基督教的回答很清楚,也很严谨。生是怎么回事,死后去哪儿,归宿到哪儿,让人觉得踏实。

闻毅(剑桥大学材料学博士生,来自大陆):刘放讲得很正确,天下成千上万种观点、理论和宗教,只有《圣经》讲得最彻底、最清楚,不仅告诉我们,耶稣还做给我们看。佛教讲轮回,可为什么轮回,谁能保证你轮回来轮不回来,轮不回来怎么办?不清楚嘛!

正和(剑桥大学临床生化系助理研究员,来自大陆):为什么《圣经》写得这么清楚?正是因为是神启示的。

黄博(基督教牧师):长生不老是不是总是一种好事呢?我认识一个人,很有成就,学业和地位,一般人向往的他都有,但他说,你不要祝我长寿,我觉得活着没有意义。所以说,怎么活也很重要,若是活的很好,永活是非常好的事,若活得不完美,永活反而成了一个诅咒。比如我们有亲朋,处于一种痛苦的半死半活状态中,最后我们祝他快一点过去。事实上有一种死亡是先在肉体死以前来了,这就是心灵的死亡。

刘放:是这样,若大家现在都长命百岁不死的话,可能想死的人很多。

恩荫:这还是一个生命意义的问题。为什么人活着想不死?我想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贪恋今生,第二个是为他人有缠累。比如我有一段时间觉得,自身的价值如果无法实现的话,那死了也就罢了,可你还有家庭、妻子、孩子、父母。很多人因为有负担所以不死,他为别人活着。有人不明白生命的意义,他可以为社会活,用社会价值来取代自己生命的价值。很多科学家根本不去想生命的问题,而把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研究当中,想以此来做为一种生活的目的和价值。

柯林(剑桥大学神经科学博士生,来自大陆):完整的生命应当包括三个部分,即肉体、意识与灵。通过现代生物学及医学的研究手段,人类可以了解肉体和意识,或许有一天神经科学家能确定大脑的某一个区域控制人们的意识,但人类是不可能对灵进行研究的,因为灵是上帝给的。死亡只是灵与肉体和意识的分离,科学至多是研究一下人的意识和身体,解决不了死的问题。

闻毅:也解释不了死,如为什么会有死,总之科学对死亡是毫无办法的。

黄博:神初造人时,其实原没有死亡,人离开神  生命的源泉后,就有了死亡。神不是把死亡放在那里。神原有的计划是活的长、活的好,是完美的。

 

 

二、死亡的结局与审判

 

正和:人死后是否仍有灵魂?如果有,灵魂归向何处?我看过BBC电视台的一个专题节目,叫《奇怪但真实》(《strange but true》),讲一个老人死后灵魂附在一个孩子身上,使这个孩子开口讲出老人的话。有关人员问话,孩子用老人的声音回答,所叙述的事情均是老人的经历。研究者对这个场面进行了录音、录像,在场的还有一些记者。同时也记录和报导了过往行人的见证以及有关该老人的历史档案资料。这说明人死后灵魂仍然存在,而且灵魂是有归宿的。我认为灵魂的归宿可能会因人而异,《圣经》说基督徒死后灵魂将归到神那里,但非基督徒死后灵魂将归向何处则不一定,有的可能乱飘,游魂不定,也有的可能暂时在他人身上,如刚才讲的老人就是一例。

黄博:对个人来讲,死后有审判,神所看的是他活着的时候是怎么活的,而且怎样对待神。人死后结局就定了,不能改变了。

柯林:要是碰到事故,如飞机失事,所有人都死了,其中也有基督徒,生命为什么突然就结束了?

恩荫:这正说明人生的无常。我们不知道明天会有什么事发生,任何人都不能把握明天。我们应该抓住现在的机会,接受耶稣基督,尽早进到神的国度里,这样就安全了。上帝是有祂的计划的,我们的理解是有限的。

柯林:说得对,有时仅靠理性来理解是不行的。凭信心接受很重要。理性地分析各种宗教的结果就是最好的明证,人总是要选择的。

若柯(剑桥大学化学系博士,来自大陆):神给人充分的自由,在死之前实际上已给了你准备的机会。

 

 

三、战胜死亡

 

柯林:现在医学的一个热点是对将死亡的人进行医疗服务,力争减小人死亡时的痛苦及对死亡的恐惧。然而目前研究表明,这种医疗服务似乎未必能真正减轻人死亡之前的痛苦,因为人需要的是一种灵魂上的平安,而不仅是肉体上的。从我对宗教的了解来看,基督教是好的。人死亡是个很痛苦的过程,但基督徒却有更美好的盼望和结局。

正和:这种盼望和结局就是复活得永生。因为神不仅在《圣经》中清楚地许诺过了,而且也通过耶稣的复活显现给世人。

闻毅:人不是要亲眼看见,不是要证据吗?神以此给了我们证据。老子曾说:善摄生者,无死地。历史上多少人,从君王到智者,从修士到百姓,不倦地追求寻找,想明白生命的根本,想找到这个无死地的境界,然而又有多少人死时有这个把握和信心呢?我们今天靠着耶稣,真是能,为善摄生者。

明曦:使徒保罗对死亡始终保持一种得胜的信心。他那种对死亡的无惧、对随之而来的生命冠冕及与神永远同在的向往,与世人对死亡的恐惧、不安和绝望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正是因为,基督已粉碎了死亡,把我们这些生活在死亡下的奴隶解放出来。《圣经》说,神透过福音,将那永不朽坏的生命显明出来了。

 

 

四、人怎样活着

 

任舒展:死使人对生反思,死后的结果怎样,对生有巨大的反作用。但为什么成了基督徒后不马上进天堂和神在一起,而还要继续在这世界上生活呢?

正和:中国人讲修身养性,对我们来讲,是提高灵性。灵魂的生长,像炼钢一样,在炉里炼成需要一定环境。我们现在还是灵命成长的婴儿时期,世界上的艰难困苦和诱惑,都是对灵命的考验和修练,看你是拜在物质下、偶像下,还是坚持在代表真理的神下。

晓风(剑桥大学临床生化系技术员,来自大陆):我认为人只有成为基督徒,靠着基督,灵性才可以逐渐提高,才会感到活着更有意义,进而从内心深处感到神的大能。

若柯:基督徒在世界上是活在神的关怀下,有喜乐,还要爱别人,去荣耀神。

明曦:我有一个感触,信了耶稣,被祂的恩典洗清了,但个人还距神的要求相差很远。若人存着一颗感恩的心,会尽力向神靠拢,像祂那样活出祂的样式。

肖彩(陪读,来自大陆):人的生命是上帝大爱的最好证明,所以它分外宝贵和有意义。神创造人的时候,给了人一种渴望。永恒生命的本能,一种对真理和生命意义执着追求的本能。他更给了人类一个美丽的世界,希望人们过完美的生活。人的世界是神创造世界与人的真正目的,祂要我们与祂保持良好的关系,成为祂的孩子。那死将不是生命的结束,是永生的另一段旅程,是回父乡之路。

恩荫:这样看来,人生不是永死之前的一个瞬间,而是神计划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在这个步骤中,我们要培养与神的关系,要完成神对我们生命的计划和安排。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