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捷径、抱大腿、怀疑人生”的职场挑战 / 鑫亮

文 / 鑫亮

初入职场的人,往往像小孩遇见了绿巨人浩克般无措。然而,就像鱼难以意识到水的存在,我们往往也难以察觉文化对我们的影响:看似没有头绪的生活挑战,往往是显示了价值观的冲撞。

以职场为例,如果我们不培育正确的职场价值观,最终形成职场文化,就会在现有的职场中随波逐流。

一次又一次回到原点

我在博士毕业后进入职场的前3年,逐渐丢失了50%以上的锋芒和理想,反而将职场上的各种风气全部学到了家。如:

●对工资和升职斤斤计较;

●潜规则明规则一起用;

●“对事不对人”其实是对事不择手段、对人不尊重;

●巴结和厌恶并有、恐惧与贪婪共舞等。

面对野兽一般的职场文化,如:尔虞我诈是可以的、勾心斗角是不自主的,选择回避和内省并不能帮我找到出路。

由于不知道怎么处理,我在无奈中似乎只有三个选项:

1.“精神分裂”——“信仰和工作生活脱钩”却不自知;

2.自知“精神分裂”但游刃有余地游走于不同世界之间;

3.痛苦与更痛苦。

当我试图说服自己以前两项来让自己从第三项中脱困时,往往收效甚微。

作为80后,我发现我的人生,自从我2003年高中毕业后就没人管了。也是从那年起,房价加速上涨;大学扩招让大学生不再有自豪感……当全国人民渐渐过上了喜大普奔小康生活的同时,我们年轻人也渐渐开始感谢睡在上铺兄弟的不杀之恩(编注)。

进入职场之前的我,曾拍着胸脯说,即使大家都挤破头要买基金、要文章、要晋升,但我肯定是不会的!

然而,骨感的现实是,当我工作后面临的第一个年度评估报告,我就比其他人更积极地吹嘘求关注。在渐渐熟悉工作内容、慢慢了解资金的运作之后,我发现比工作更累的是如何“专注地工作”。

有的时候我想:可不可以不要那么“优秀”,别累塌!可脑袋和腿就像上了发条一样,往办公室的路上直奔。

偶尔听到看到“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参《路加福音》12:20),但第2天,日子照常过;一个星期后继续去听道,听完回家继续加班。

如此日复一日,看到自己和周围的人一样向前(钱)冲,难道圣经已被我解读成如象牙塔一样“与世无争”吗?可现实世界要与我相争!

我也知道,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自己“现在别打扰我,等我财务自由之后再谈圣经价值观”。反复挣扎的结果,不过是一次又一次回到原点,继续“精神分裂”。

自生自灭的感觉

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圣诞节,我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是提摩太•凯勒著的《工作的意义》。

当时刚刚步入职场,各方面的压力尚未到“爆发点”,每到办公室思考书中关于“透过我们的工作去爱邻舍、去服侍上帝”的观点,觉得我的工作很有意义和价值。

渐渐地,随着每一年的年终考核、几年等一回的职称评审、时不时的赶英赶美,再加上购房生孩子,感觉我的人生在经受各种考验。

如今回头看,这些考验是上帝对我的量身定做。但在面对社会现象时,从信仰方面进行思考和解读我显然脑力心力不足。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听道时,讲员提及乔布斯去世,一生积累随风而去。我们都很赞同不需要羡慕乔布斯的成就。但回到现实中,大多数人的门前,都堆了厚厚的“雪”,已无暇顾及华为7×24小时超限竞争(华为7×24小时无间断全球人工服务)、996是幸福生活的表征等公共话题。

像许多年轻人一样,我在处理加班、升职、还房贷等切身问题时,有种自生自灭的感觉:难道,生活就只能在琐琐碎碎的应付中,让从小学开始,就被洗脑要赢在起跑线上的我,在进入大学后一股脑放飞自我,却最终发现,凭我自己应付不了这些?

被三个错误理念捕获

我有许多错误理念,时不时将我捕获。所幸,上帝的恩典是让我看到他不轻易发怒但管教有方。

首先,我的动力是来自无尽的缺乏感——觉得什么都缺,这使我感到一种弃我而去的冷漠与因之而来的愤怒和恐惧。

如此,我常认为不顺利是出于缺乏!就拿网购来说,等到买够东西,条件达到了,事情就一切顺利了吗?往往等到货到了,其实已经不在乎。如今想起剁手下单的那一刻,我的心里状态是什么呢?这种对物质不顾一切地追逐,使我精神透支。

其次,是恐惧感。恐惧感来自对虚假事物的恐惧,其根源在于错误的认知和离谱的估计。如今经济不景气,眼见就要断粮了,还继续制造一种表面的光辉形象,生怕“落后就要挨打”。这种非人类的机械思维,打破了人需要休息的节奏。

第三,是缺乏边界,没有底线。由于上述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无限挤压私人生活空间和时间,导致亲密关系疏远,让人在职场中漠视规则、丧失道德——厚黑可以,抄袭并不算偷窃。明明没到要饿死的关头,却饥不择食,用尽手段,跟随荒谬的丛林生存法则。

新的生活态度

来到芝加哥的这两年多时间,是上帝给我的特别恩典。2020年,遭逢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隔离封城。这让我停下匆忙的脚步,可以回顾过去的经历和主的带领。

2014年,我从学校毕业,进入职场,经过忙忙碌碌的3年,2017年底工作节奏达到顶峰,而后戛然减速。

在那一年的倒数第2天,我们一家人来到芝加哥,我开始做博士后的访学。新的领域、新的职场,让我越来越体会到“上帝不被我操控,我也不能操控上帝”,相反,他是主。我个性直白,容易急躁,主却恰到好处一点一点带领我成长!

就在这个夏天,我有幸参加一个海归退修会。讲座中,针对信仰和生活割裂的困境,讲员冯老师提出以上帝为中心重整职场、教会、家庭、社会生活的架构和次序。

刚开始,我没有明白这些提议如何具体落实到生活中,直到分组讨论中,有位弟兄分享道:不管在职场还是参与教会事奉,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其实只有5%的事情是非做不可。

他还说,他自己就比较后悔,在他的孩子4-6岁间,正是最好玩、最需要父亲陪伴的时候,他没有花时间多陪他们。转眼10年过去了,再想跟孩子一起玩,他们却已经只想跟自己的朋友玩了。而我的两个男孩恰巧5岁,这位长老的提醒切中了我的要害。

当我们实验室进入半开放阶段后,我终于可以夜间上班,错峰使用仪器。上班和完全呆在家里不一样,思考职场的心态也不一样,让我得以从“自知精神分裂而痛苦的人”进入更多的摸索与新的生活态度的实践。

耶稣VS.丛林法则

圣经中记载,当耶稣受洗后,圣灵领他进入旷野禁食40天。耶稣饿了。那试探人的进前来,分别用以下三种事物试探耶稣:

1.你不是肚子很饿吗?走个捷径,把石头变成面包吧!

2.你若是上帝的儿子,从殿顶跳下来,试试你父神救不救你呀!

3.你抱我大腿,我就给你吃香喝辣,享受荣华富贵吧!

而耶稣用圣经中的话,对此逐一做出了回应:

1.“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耶稣承认确实饿扁了,但他拒绝走捷径。

2.“不可试探主你的上帝”——上帝对他的子民所怀的是赐福的意念不是降祸的意念(参《耶利米书》29:11)。因此,不用怀疑上帝的美意。耶稣不必用站上去跳下来的方式肯定自己。

3.“当拜主你的上帝,单要事奉他”——管理和支配万国的,不是那诱拐人、佯许富贵的。(参《马太福音》4:1-11;《马可福音》1:12-13;《路加福音》4:1-13)

耶稣用父神的话抵挡魔鬼所设的诡计。看来,若没有将圣经的话深植于心,自然流露于生活与工作中,人如何能胜过“走捷径、抱大腿、怀疑人生”的试探和考验?

编注:指本该是最铁的友谊也蒙上不可信任、无法预期的阴影,让青春变色。“上铺兄弟”来自描写大学室友们一起走过风雨、彼此更为团结密契的戏剧《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不杀之恩”则指2013年中国一连爆出四起高校命案:复旦投毒案、南航金城学院杀舍友案、南昌航空大学腐尸案、江苏科大学生被刺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