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代最需要饶恕的能力”——《我爱吕西安》/ 陈晶

 

文/陈晶

 

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今天,每天醒来最担心打开手机收到负面新闻和朋友圈各样不好的信息,仇恨、歧视、暴力和怨怼几乎每天都围绕着我们。在这个充满对立和撕裂的社会,谈“和好”感觉离我们是那么遥远。和好真的可能吗?国家之间的冲突可能化解吗?种族之间的矛盾可能弥合吗?不公义的对待、暴力伤害与冲突有可能解决吗?

这个世界的法则告诉我,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以暴制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直到重拾5年前读过的《我爱吕西安》这本儿童著作,我有了新的领会——爱让和好成为可能!

 

悔改成为和好的起点

《我爱吕西安》(英文名为Treasures of the Snow)一书的作者帕特里夏·圣约翰(Patricia St John),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多产的英国福音派小说作家之一。她一生中有27年之久以护士身份在摩洛哥从事宣教事业,工作之余她创作了许多有趣且影响深远的儿童著作。

《我爱吕西安》是一个关于爱和饶恕的故事。吕西安与安妮特在学校发生冲突之后,就想着报复她。他恐吓安妮特的弟弟达尼,结果导致达尼跌落悬崖受了重伤。此后,安妮特和达尼心中充满愤恨和恼怒,并决定一辈子都不会原谅吕西安。

然而,吕西安的悔恨、懊恼以及他多次希望尝试弥补和修复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他渴望被认可、被鼓励和被肯定的心理活动细节,借着帕特里夏的刻画描写被展现了出来。吕西安会因为自己所做的可怕的事而在噩梦中惊醒,以至于不敢睡觉;他会为自己被别人憎嫌和讨厌而觉得羞耻。然而他只是个男孩,也会有委屈、孤独和渴望。他试图用自己学会的木雕作为礼物来挽回被他伤害之人的心。

但当他发现他不论怎么做都无法得到安妮特与达尼的原谅的时候,他就像一个受伤的野兽,回到唯一愿意与他交谈的老人面前倾诉,老人朴实又坦诚的话语使吕西安再也控制不住地流出了眼泪。在那个充满泪点的桥段,木屋下的小孩与老人的对话道出了人世间许多的无力。男孩说:“我还能做什么呢?我没有办法从头开始,没法让他们开始喜欢我了。”此时的他是那么懊悔与无助。老人讲述他自己经历救赎与爱的故事,试图以他的人生经历告诉孩子,还有路可以走,不要放弃:“上帝饶恕每一个愿意承认错误并真心懊悔的人。”

在圣经《路加福音》中记述了税吏撒该的故事,他因为知道自己不配,当耶稣邀请他来靠近的时候,他以行动表明他对弥赛亚的到来欣喜,以及对自己过往的深深懊悔:“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参《路加福音》19:8)他带着诚意的行动,被耶稣所喜悦。

今天的我们也是如此,只有深感到自己的无助和绝望,并竭力用行动来悔改的人,才能在黑暗中看见光明。

 

“请你帮助我爱他”

故事中的安妮特,面对弟弟受到的巨大伤害,作为姐姐义不容辞要为弟弟挺身而出。极度的愤怒和苦毒充斥她的内心,以至于牧师在圣诞节布道邀请人接受耶稣进入内心的时候,她明确表示拒绝:“如果我邀请耶稣进来,我就得和吕西安成为朋友,但我不想这样。”心中充满黑暗的她一点也不愿意用光明来驱散内心的阴霾。

饶恕对于还是孩子的安妮特而言,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作为受到伤害的一方而言,她有太多理由选择不原谅。但这样做的后果是心里充满愤怒、痛苦乃至苦毒。仇恨带来的伤害像有毒的汁液一样浸润她的内心。她报复吕西安,摔碎他手工制作的马并谎称是风吹倒的,让小小的安妮特痛苦万分。

安妮特深深知道她需要爱来治愈,但是她无法做到饶恕。直到她在山谷雪地里孤立无援的时候,意外地被吕西安搭救,她知道她必须做一个决定了。她向耶稣发出一句祷告:“请你帮助我爱他。”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饶恕更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意味着要放下自尊和脾气。圣经告诉我们,一个人之所以选择愿意接纳和原谅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有上头来的能力,我们学习向天父祷告,祈求天父给我们力量和勇气敢于放下仇恨。饶恕,不用仇恨的眼光看待彼此,这靠我们自己的价值判断绝对无法做到,但基督信仰给我们看见效法的榜样。

当安妮特邀请耶稣住进她的内心,并向他承认她说过的、想过的、做过的错事的时候,上帝给了她力量。她向耶稣打开心门,也向吕西安打开心扉,愿意接纳和原谅吕西安的过错,孩童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再一样。“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约翰一书》4:18-19)孩子们愿意用饶恕代替仇恨,用爱代替苦毒,使他们的生命经历了成长。

 

爱让和好成为可能

当听说有一位有能力的医生可以医治达尼的瘸腿时,吕西安的果敢与勇气令人觉得他一点也不像是个小小孩童。在风雪漫天的深夜,连夜前往旅店的吕西安,穿过峡谷,爬上斜坡,进入森林又经过高山,嘴中嘟囔着的是他深深牢记的经文:“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在冰天雪地的几个小时里,他依靠爱的力量,终于寻找到了医生。他用舍己的付出赢得了众人的肯定。在这个过程中,他也经历到信仰的真实,正如他的祷告:“主耶稣,在山上的时候,你距离我那么近,我一点儿也不害怕。请不要离开我。我要打开我的心门,请你进来。”

有人反感这个儿童故事中加入信仰的成分,认为写给孩子的书中不应带有宗教色彩。然而也有人表示不一样的观点,甚至认为,“没有信仰,这个故事就成了无本之木。”作为基督徒,我非常同意后者的观点。在苦难中,痛苦挣扎的人靠自己无法得到救赎,被仇恨裹挟的心灵也无法靠自己选择饶恕,只有借着相信一位完全爱人的上帝才可以得蒙救赎,也才能被赋予爱的动力。这一教义成为整个故事背后想要传递的信息。

作者在她的自传中说到她写作本书的原因更是帮助我们理解她的良苦用心:“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战争中的暴行被揭露,愤怒、仇恨铺天盖地。我记得男人们在战争中返回家园时面对妻子的不忠;我记得摄影展中那些贝尔森集中营和满目疮痍城市里人们的面孔;那些人们无法原谅自己,也无法原谅他人的仇恨,这让我意识到这一代孩子们最需要的是饶恕的能力。”

二战虽已过去70余年,但直到如今,我们周遭的环境,依然满是愤恨、仇怨和暴力。这本满有童真趣味的书,以一个让人不觉得被冒犯的口吻,向我们讲述孩子们如何借着耶稣而获得爱与饶恕的能力。是爱,使和好成为可能。

这本写给孩子的书虽然充满童真和单纯,却也反射出作者对成人世界诙谐的发问:“孩子都愿意用耶稣的爱来饶恕,那么作为大人的我们呢?”

世界诙谐的发问:“孩子都愿意用耶稣的爱来饶恕,那么作为大人的我们呢?”

 

《““这一代最需要饶恕的能力”——《我爱吕西安》/ 陈晶”》 有 1 条评论

  1. […] “这一代最需要饶恕的能力”——《我爱吕西安》/ 陈晶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