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迎候──关于《老子》与圣经

 

 

 

 

文/远志明

 

 

 

编者按:本刊研究员远志明的新书《老子VS圣经  跨越时空的迎候》一书,在写作过程中许多读者甚感兴趣,现已由台湾宇宙光出版社出版,本刊编辑特此采访。

 

编:《老子》与《圣经》,一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一个是基督教文化的基石,你怎么把这两本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书,放在一起来研究呢?

远:过去学哲学时,研究过《老子》。后来信了耶稣,读神学院,《老子》一书与基督教信仰的微妙相似,吸引我、激励我研究了三年多,终于完成了这本书《老子VS圣经? 跨越时空的迎候》。

 

编:你在研究中有什么发现吗?

远:许多人听了都大吃一惊:《老子》的道与《圣经》的道真是同一个道?老子笔下“道的化身”圣人,真是“道成肉身”的耶稣?老子所谓“修道”,真是灵修?

我们知道,上帝道成肉身向世人显现必然要有一个落脚点,历史已表明在以色列,而不是其他民族。但上帝是全人类的上帝,道是普天下的道,在各民族都会有踪迹、有作为,甚至早已为救恩埋下了“伏笔”。我发现《老子》正是神在中国的这样一个“准备”、一个“伏笔”,是对耶稣“福音”的奇妙见证。

 

编:有人会问,《老子》问世两千多年,研考者何止千万,何独你有此发现?

远:我只能说:天下万事万务都有定时。对《老子》的真正了悟,自然要待老子宣告的事务真正临到之时。当老子笔下的“圣人”还没有道成肉身、更没有大规模、深层次向中国人显明的时候,老子的道及其化身圣人,必然像个谜一样,被人们猜来猜去却不得要领。不是吗?两千多年来,《老子》就像天空中的一片云,上面向着神,也有神的光;下面罩着人,也有人的智慧。人们站在下面,就只看见一些飘渺、玄虚、暗淡的人智。当人们藉着耶稣认识了那通天的光,就能看清《老子》的本相。

从人的角度来说,这件令人惊讶的事一直没被人看透,怕是因为专攻《老子》的学者,无人全身心融会耶稣之道;而一些热心于中国文化的基督徒学者,则多把精力放在儒家上。其实不独我知,晚年信了耶稣的林语堂先生就曾说:“老子和耶稣在精神上是兄弟”,只是他没有深究下去。

若没有两年多时间在美国南部穷乡僻壤里专心体悟耶稣之道,若不是“道成肉身”的耶稣成为我的生命之光,《老子》的道和圣人也不会引起我的特别注意。如今我读《老子》,那道和圣人异常熟悉和亲切,令我不能不欣喜地告诉你,让你也一起来欣赏、分享、赞美上帝的奇妙作为!

 

编:你认为《老子》的道与圣经的道是同一个道吗?

远:《老子》的“道”在中国,人人似乎知道,又不清楚。有人说是“有神论”,有人说是“无神论”;有人说是“蒙昧主义”,有人说是“自然主义”;有人说“道”是真实的存在,有人说“道”是虚幻的假设……

藉着神光可以清楚看到,《老子》的道以中国式的语言见证了《圣经》之上帝:“道就是上帝”(《约翰福音》)。

第一,道是自在者。“人以地为法度,地以天为法度,天以道为法度,道以自己为法度”。道自己就是法度,是“自在者”。

第二,道是造化者,是“天地之母”,“爱养万物”,老子说不知道其名字。

第三,道是超越者,超越人的智慧,超越人的道德,也超越一切形象。

第四,道是生命者。老子多次称道为“母”,有“信实”,有“恩德”,有“大能”,有“慈爱”,有“权柄”,有“赏罚”,有“教化”,有“公义”,有“生命”,有“赦罪”,有“拯救”,等等。

第五,道是启示者。人不能凭智慧、学问认识道,道却可以把自己启示给人。道能用言语启示人,也能给人无言的启示。老子自述,得了道的启示。

第六,道是公义者,是至高的掌权者(太上),是至高的立法者(道法自然),是至高的司法者(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道是拯救者。老子论道的主旨,是宣告道的拯救。老子说世人沉沦在罪与死中,“罪”的概括就是贪婪(欲得)。老子用“止”、“反”、“归”、“复”、“久”等概念,说明了基督信仰“悔改、得救、永生”等意思。

请看《老子》六十二章:“道为万物之主,是善人的宝贝,是罪人的中保。美好的言词固然可以换得尊位,美好的行为固然使人得到尊重,然而人的不善哪能被剔除遗弃呢?所以,就是立为天子,封为三公,财宝无数,荣华加身,还不如住在这大道里呢!古时候为什么重视道呢?不就是因为在道里面,寻求就能得着,有罪能得赦免吗?所以道是天下最宝贵的啊”!

以上概括极简略,然此七属性,显然是基督信仰之独一上帝。更有妙者,哲学家黑格尔考证说,耶和华的名字在《老子》中豁然出现过。

 

编:那么,你又依据什么说老子笔下的圣人就是耶稣呢?

远:《老子》共八十一章,其中二十九次描述了一位“圣人”。两千多年来,研究《老子》的人都认为“圣人”不过是一个虚设,实际上不存在这样“一个人”。然而,一字千金的老子为什么竟然重笔墨地虚构“他”?事情没这么简单!

仔细观察一下这位圣人,不难发现“他”的内涵是确切、鲜明的:一不是俗称的圣人,二不是一般的得道者,三不是哪一位上古先贤  《老子》一书的奇特之一是它只字不提中国的人物、事件、朝代、地域,仿佛突如其来,超越时空  “圣人”全然是道的化身,凡是道的本性,他一一都有:

他有大功,却不居功、不为大,然而成其大,功不灭。

他是秉持大道本像者,普天下的人都前往归向“他”,领受“安、平、泰”。

他承袭上天大道的光明和永恒,来普救世人。

他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以做世人认识上天大道的工具。

他将众人从过犯中领回来。

他外表粗卑,内怀宝贝。

他受垢受辱受难,却为主为王为大,等等。

老子笔下的圣人具有三个特性:普世性:其内涵没有中华民族性、空间性的界定。永恒性:其出现没有具体年代性、时间性的界定。真实性:其存在没有任何假定性、前提性的界定。

这位圣人又有四个合一:人格与道格的合一:圣人是人,却又具有道性,秉执道象,展示道的作为,配享道的描述,全然是“道的化身”。荣耀与降卑的合一:来自于、且自知其荣、其强、其白,却甘守其辱、其弱、其黑,以作为“神人中介”。慈爱与公义的合一:爱养万物,以百姓心为心,常善救人,却深知人罪,握有债根,以百姓为刍狗,以作为“罪人中保”。牺牲与权能的合一:外其身,舍其身,为人与人,受辱受难,却愈有愈多,其功不去,而成为“天下之王”。

普天之下,除了“道成肉身”的圣者耶稣,谁能比拟这位“道的化身”圣人呢?老子对耶稣如此完备、准确的宣告,真是一件通古贯今的大神迹!这见证了神超越时空的奇妙,见证了耶稣也是中国人的救主!

差不多与老子同时代的以色列大先知以赛亚,称耶稣为“圣者”,他出自以色列,属于全人类:“我已立他作万民的见证,为万民的君王。你素不认识的国民,你也必召来;素不认识你的国民,也必向你奔跑”。

 

编:老子也多次谈到修道,跟基督徒的灵修相关吗?

远:老子以婴儿、水、光等比喻,从无为顺道、超越律法、谦卑温柔等角度,精辟谈到了修道之法则,相信对基督徒的灵修大有补益,暂不多论。

道(上帝)、道的化身圣人(耶稣)、修道(灵修),这三部分把《老子》一书的内容都囊括了。这真是神迹!

 

编:本期《海外校园》的主题是“短暂与永恒”,《老子》对“永恒”的描述如何?

远:《老子VS圣经》第一章第三节是“道的永恒性:常”,现在摘录一段:

 

 

一、道之常:“谷神不死”,“其名不去”。

 

世间万物没有不死的,唯有那创造万物的自在者,才能不死。老子说:“悠悠无形之神,永生不死”;“从古到今,他的名字从不消失”;“应当祭祀敬拜这完善者,子子孙孙永不停息”。

 

 

二、人之知常:“知常曰明”,“知常容”。

 

永恒之道与人有什么关系呢?老子说:“知常曰明”:认识永恒就叫光明。

为什么认识永恒就叫光明?在自然光下人的眼睛看的远,在智慧之光下人的头脑看的远。通常我们都看不远。在看世界时,如今我们能看到夸克,能看到宇宙大爆炸的原点。但夸克以下是什么?原点之前是什么,我们仍然看不见。看人生更是如此,我们甚至看不到人生的下一步,更看不到死后如何。我们的生命之光、智慧之光,都是有限的,只能看一段远。然而,如果你能看到永恒之远,即认识永恒之道,你所借助的光是何等的大呢!那将是何等光明的境界呢?

老子又说:“知常容”:认识了永恒,就能万事包容。看见了永恒的人,也就明白了人生短暂、转瞬即逝的本相。以这样的心态,自不会斤斤计较于今生的一得之功、一孔之见、一时之利,没有什么拿不起、放不下了。反之,若不认识永恒,就会将今生当成全部的赌注和唯一的机会,非要争个头破血流不可,哪里可能有万事包容的心态呢?所以老子说:“不知常,妄作,凶”。

 

 

三、人之袭常:“没身不殆”,“无遗祸殃”

 

老子确信,认识永恒就是承袭永恒,进入永恒。“道乃久,没身不殆”:归入道,可就长久了,即使肉身消失,依然平安无恙。

老子说圣人“袭明”、世人“袭常”,意味很深:一方面,“圣人善于拯救世人,无人被弃之不顾,这便是承袭大道的光明”;另一方面,世人“藉着大道洒下的光亮,复归其光明之中,就不会留下身后的祸殃了,这就是承袭永恒的意思”。奥妙在于:世人承袭永恒之道,非得借助于圣人不可。老子说过,圣人出光明,守暗昧,入世成为世人认识大道的中介。

藉着圣人,就不再是“知常曰明”,乃是“复归其明”,而“袭常”,即承袭永恒了。可见圣人使永恒之道成为世人的永生之道。

在《老子》中,还有多处谈及永生,如:“死而不亡”,“无死地”,“长生久视之道”,“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等等。后来有人根据老子“永生之道”的话,搞起“长生丹”、“不老术”来,是不解老子的微言大义。

 

本书请向各基督教书店订讲。

远志明现正进行“上帝与中国”研究计划,预计98年6月完稿,年底出版成书并制作影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