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的复活,能证明吗?

 

 

 

 

人死如何能复活?我们不少人都很难接受耶稣复活的说法。你们能证明吗?

——美国  周云

 

答:

“复活”超出了一般人的经验范畴,所以很多人质疑它,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好在虽然耶稣复活的意义属于神学范畴,耶稣复活的事件本身却属于历史事实。我们可以一边对照着对复活质疑理论,一边用查证其它历史事实的方法,对“复活”事件加以考察。

 

 

三种质疑的理论

 

常被提到的质疑复活的理论有这么三种,(一)耶稣此人根本不存在。(二)耶稣根本没有死。(三)耶稣死了,却并没有复活。

关于第一种理论,即“历史上并无耶稣此人,是后人杜撰、想像出来的”,很多来自大陆的中国人持这种观点。不过,当这些人在海外居住的时间久了,这一观点多半会自然淡化、消失。读者若有兴趣,欢迎翻阅我在《海外校园》第29期第29页上的〈耶稣是神话?〉一文。

关于第二种理论,“耶稣在十字架上只是昏蹶过去,却被误认为是死了”,这个理论是到了十八世纪才由法国的理性主义者范德瑞尼(Venturini)首次提出。但专家学者们在研究了早期的资料、罗马史学家的记载、犹太人的证据等之后,已摒弃了这种理论。

 

 

尸体不见了

 

至于第三种理论,“耶稣并没有复活”,又有数个分支理论。对于“耶稣的尸体不见了”这一事实本身,无论是支持复活理论的还是反对的,都共同承认。分歧在于“尸体到哪儿去了?”支持者认为耶稣复活了,当然就不存在“尸体”了。而反对派中最流行、拥护者最多的说法则是:“门徒偷走了尸体,制造了耶稣复活的神话。”

有趣的是,这种说法,最初就记载在圣经上。根据《马太福音》第二十八章的记载,有一些守墓的士兵看到了天使降临在耶稣的坟墓上,宣告了耶稣复活的消息。但是,当他们进城去,把经过告诉犹太祭司长后,祭司长和长老聚集商议,拿许多钱给他们,说:“你们要这样说:‘夜间我们睡觉的时候,他的门徒来,把他偷走了。’倘若这话被巡抚听见,有我们劝他,保你们无事。”这些负责守墓的士兵,当时正面临着因失职而将被处死的处境-—罗马帝国一直很严格地执行着这项军令。除了转去投靠大祭司,他们别无生路。同时,他们也收了大祭司的钱,就照着大祭司的话去做。于是,“这话传说在犹太人中间直到今日。“(《马太福音》28:11~15)

其实只要冷静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个流传已久且甚广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夜间我们睡觉的时候,他的门徒来,把他偷走了”,这句话在逻辑上是不通的。守墓的兵丁若醒着,绝不会让门徒把尸体偷走;若兵丁们都睡了,他们怎么知道是门徒把尸体偷走了呢?而且,如果真是门徒偷了尸体,制造了谎言,他们的动机又何在呢?谎言背后总隐藏着一己或一个小集团的私利,但门徒盗尸有何私利可图呢?相反地,他们宣扬耶稣的复活,所得到的只是讥笑、辱骂、殴打、入狱和处死。耶稣的门徒中,除约翰外,全部殉了道。历史上,为自己坚信的信仰赴汤蹈火的,虽有很多,但为自己捏造的谎言、明显虚假的信仰甘心受苦受死,则恐怕是少而又少。

 

 

史学上的证据

 

福音书上记载的、耶稣殉难后的多次显现,是耶稣复活的最主要、最直接的证据。福音书记载,耶稣在复活后的四十天内显现了十次,后来又在大光中向扫罗(即保罗)显现一次,一共十一次。有时是向一个人显现,有时向一小群人显现,最多一次是同时向五百多人显现。他在光天化日下显示自己,并参与日常生活,如旅行、用餐、捕鱼等。他同门徒们一起吃东西,又邀请心中狐疑的多马,伸手去摸他手上及肋旁的伤痕。他不是一个幻影,他的出现也不是惊鸿一瞥。

《历史与基督教》(History and Christianity)的作者孟沃华(John Warwick Montgomery),对福音书中上述记载的真实性,做过如下评论:

“要记得当耶稣的门徒宣告耶稣复活的时,乃是以目击者的身分发言,他们的听众中有不少人是知道这件事的。公元56年时保罗在书信中写道,约有500个以上的人曾见到复活后的耶稣。保罗写此信之时,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还活着(参阅《哥林多前书》15:6)。早期的基督徒们不可能站在一群能反驳他们的人面前,传扬耶稣复活的道理。这些反对的人只要能找出耶稣的尸首,门徒的道理就立刻不攻自破。”

除了圣经上的记载,还有非基督徒史学家留下的记载。例如,著名犹太史学家约瑟夫,在《犹太古史》中记载:“耶稣……这个人是弥赛亚,第三天他活过来,显现给许多人看。这件事以及许多其他的奇事,都说明先知所提到有关他的事都是准确的。”

还有撒玛利亚的史学家他勒(Thallus),他的作品多在公元后50年左右写成。他持有反基督教立场,却在作品中记载了耶稣受难时,遍地都黑暗的情形。他将原因归为“日蚀”。公元221年左右,作家犹非利加纳斯对他勒的“日蚀”发表评论,表示“照我看来,似乎不合理。”很多科学家、包括为数众多的天文学家及史学家,都支持非利加纳斯的观点。因为按照天文学的推算,以及对犹太人历法的研究,耶稣受难时正逢满月之日,即地球正处于太阳与月亮之间,且在太阳与月亮的连线上。而发生日蚀的基本条件,则是月亮恰好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因此,把耶稣断气时遍地变黑归结为“日蚀”,是不合天文学常识的。

还有一些历史资料,记载了耶稣的门徒因传福音而被迫害甚至杀害的情况。这就引出了复活的另一个有力证据,那就是耶稣门徒的改变。原先因耶稣的殉难而绝望,甚至四处逃避躲藏的门徒,突然一扫怯懦、颓丧,充满信心、勇气和爱,拚死为耶稣基督做见证。若把这种戏剧性的改变,归咎于门徒偷走了耶稣的身体,然后自行备受“鼓舞”,充满信心和盼望,似乎太不合情理。此事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一定发生了神迹:只有他们亲眼目睹、毫无疑虑的神迹,才能给他们带来一生中本质的改变与飞跃。

 

 

历史的痕迹

 

复活在人类历史上还留下了许多十分显著的痕迹。例如主日的设立。耶稣殉难节前犹太人皆按律法守安息日(每周的第七天,即星期六),已有一千多年。对一个犹太人来说,生命中能做的最敬虔的事就是严守安息日。然而在耶稣殉难后,他的门徒和其他信他的犹太人,突然改守安息日为守主日(每周的第一日,即星期日)。必有一件重大事件发生了,才可能改变犹太人的传统习惯。这个重大事件就是耶稣的复活,因为耶稣是在星期日复活的。人们守主日就是纪念耶稣的复活。这一习俗一直持续到现在。

复活留下的历史痕迹还有:教会的创立,圣餐和洗礼的设立,十字架的象征意义等。

两千年来,日复一日,全世界千万的基督徒,同声朗诵着这样一句奇特的话:“第三天他从死里复活。”他们的亲身经历,以及生命的改变,使他们对此话坚信不疑。看,这就是你身边的证据。

耶稣的复活,的确无法用自然科学的方法验证。然而,诚如剑桥大学的著名学者魏思科(Canon Westcott)所言:

“实际上,把所有的证据集合起来,我们大可以说,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比基督复活有更充分、又更多样的证据。除非你先存成见,认为这一定是假的,不然,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使我们认为他复活缺乏证据。”

很多不信基督教的人,并不是因为复活的证据不足—-他们根本无意去考查、求证,他们只是以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嘲笑讥讽。所以,他们不信,是出于意志上的原因,因为不管事实如何,他们都铁定了心不信。在我认为,这实在不是科学的态度。

 

——晨露

 

本文部份参考并引用段落之书目:《铁证待判》(Evidence That Demands A Verdict),作者John McDowell,韩伟等译,更新传道会出版。《游子吟》,里程着,校园书房出版社。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