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加州,许多学区一半以上的学生来自婚姻破碎的家庭。既然事业是不能牺牲的,那么就只有牺牲家庭幸福了?
文/临 风
在中国,双薪家庭(即夫妇皆工作领薪水)是天经地义的,年幼的孩子通常都由祖父母看顾。在美国,双薪家庭的普遍化还是这廿年的事。记得在八零年代初期,一位好友的妻子去公司求职。公司的主管公然表示,女人应当留在家中照顾孩子,服侍丈夫。
然而,这几十年来,女权已经大为提高。就白领阶级来说罢,男女不但在任用上平等,在薪资上平等,并且在升迁上也平等,尤其在“论功行赏”(meritocracy)的加州。另外,许多大企业更是努力争取专业女性,给长时间产假,容许员工有时在家中工作(telecommute),或是上部份时间班(work part time),或是公司附设托儿所。可以说,今天的大企业都在尽可能帮助员工,减轻子女年幼给他们造成的负担。
为了男女平权,为了提高生活,今天双薪家庭已经成为美国大多数家庭的模式,也是多数华人家庭的模式。但是在美国不比在国内,大多数人不但家中没有长辈的协助,工作量更是非常沉重。许多人每天上班十二小时,周末还要加班。有时为了出货,还得另外超时赶工。事业成就成为人们心灵最大的追求,工作成了人们生活的中心。对比之下,家庭不过是工作之余的小逗点。家的角色,从温暖的避风港和培育下一代的堡垒,变成了夫妻照面,安排托儿,协调时间的旅馆。廿年前,台湾社会上曾呼吁父亲要回家吃晚饭。今天,我们可能要呼吁母亲也要回家吃晚饭了。
当然,我们会说,这一切还不都是为着家庭,为了下一代?我们若不趁着年轻时多干一点,多赚一些,将来怎能让孩子过得舒适,上一流的大学呢?这是我廿年前的心态,也是今天许多年轻家庭的写照。在接受这个现状的同时,也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事实罢。
至少在加州,许多学区一半以上的学生来自婚姻破碎的家庭。既然事业是不能牺牲的,那么就只有牺牲家庭幸福了。因为工作紧张,夫妇没有时间培养感情,相互谅解。在生活的高压下,油尽灯枯,情感耗竭,没有能力再付出了。因为生活中的优先次序的颠倒,家庭的不幸福成为了必然。
孔夫子当年责备只在物质上奉养父母的人,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用在今天的话说:“现在的人以为养育孩子就是让孩子穿得暖,吃得饱。养猫、养狗不也是这样?若是没有言传身教,那与养猫、养狗又有什么分别呢?”
子女的教育是非常专门的学问,要求双亲高度地协调一致。它不该是一种被动的反应,而是一种主动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过程。它不祇是知识的教导,而且是品格的薰陶。也因此,双亲的身教远重于言传。如果父母亲无法自我节制,孩子很少能自我节制;父母亲如果前后不能一致,孩子很可能就反叛性强。两个筋疲力尽,心不在焉,毫无准备的父母,若能教出好的孩子,那也是奇迹了。
美国学校教育师法杜威,非常开放,不灌输单元价值。这种形式自有其一定的优点,但也有严重的缺点。因为文化与价值的多元化,使得孩子所受的影响(例如音乐、书刊、毒品和性)、可能受到的伤害,是许多父母意料不到的。
在校年龄的孩子,受同学影响的程度(peer pressure)远大于父母。父母一方面应当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多了解情况;一方面要在家中花时间,不但成为孩子的榜样,更成为孩子知心的朋友,引导孩子的发展。否则,孩子迷失的可能性会很高。那时便悔之晚矣。
这种投入,不是找电视或是邻居作保姆,或是多买玩具就可以代替的。今天热衷于事业的父母们,愿意如此付出吗?
编者注:根据美国社会安全局和人口统计局的资料,从1951年至1997年全美双薪家庭由23%上升到62%。到了1998年,在25到64岁的妇女中,有80%的女性拥有付薪酬的工作,与男性的91%相比,距离不远,且此比例每年仍在增加之中。可见得上文所指的双薪(或双职)家庭,在美国业已十分普遍。欢迎读者回应本文,并提出具体建议。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