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你父母还在

 

 

 

 

文/晓 草

 

 

 

花畔草中童声稚

 

美国中西部五月的一个早晨,我和先生来到公园散步。刚刚抽芽的树梢上,到处是喃喃鸟语,小路两旁从漫长的寒冬返春的小草已经是一片娇绿,以她那造物主所赋予的平凡而充满活力的生命活泼地呈现在大自然里。

当我仰脸望天,蔚蓝纯净的天空,一朵朵洁白柔软的轻云,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随着微风轻舞漫步。我的心深深地陶醉在这景,这声,这一切里了。

“妈妈,我要花花!”稚稚童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一位小女孩指着蒲公英对着妈妈嚷嚷着。她的爸爸将小花摘来给了她,她那小脸蛋上的快乐神情,让年轻的父母相视而笑。

这个幸福的场面,让我和先生回想起儿子幼年之时,就像昨天一样:每一天我们俩共同疼爱着彬儿,我们的喜乐、耽忧都与孩子息息相关,他是我们的满足,他是我们的希望!

其实,几乎每一位深爱儿女的父母,都会努力倾其一身为儿女铺路牺牲,尤其是我们东方人。在这样的付出和期望中,有很多是成功的,也有不少怀着无奈和失望,更有一些留下了深深的伤痛与懊悔。都是在同一点上起步的,怎么会到了中途却不由自主的变了方向?

 

 

 没有女儿的寿宴

 

我有一位朋友,夫妇俩都是知识份子,他们视为掌上明珠的独生女儿,从小就特别聪明伶俐,长相、成绩都一直是名列前茅,并按着父母的心愿,一路顺风地从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作父母的这番满足是难以言表的了,朋友们也经常拿这位姑娘作典范,教导自己的孩子。

不久,女儿遇到了心上人。当她的父母得知男方的学位还没有自己的女儿高,而且对方的家境也不如己家时,马上出面竭力阻挠,:“琳琳,你自己这样好的天份和条件,应该有一个更好的男士来配你才对。看看他相貌平平,家境清寒,要什么没什么的,你若嫁他实在是太不像样了!”

偏偏这一次,向来温柔听话的女儿不听话了。因为,她眼里的他是完美的,她的心在他的幽默和体贴入微里平静快乐。

但是她的父母对此实在是越看越不顺眼,言语神情里处处时时要女儿断了这份门不当、户不对的鸳鸯情。而且告诉女儿,父母绝不会同意和参加她的婚礼。

一直和睦的两代人,很快地变成了陌路。两位真心相爱的年轻人没有热闹的婚礼,也没有女方长辈的祝福,仍然走到了一起,并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的朋友夫妇伤心之至,心结难解。

去年我们去参加了他们的六十大寿庆宴,来了很多老友,独缺他们最爱的女儿,她和她的家人没有到场,也没有贺言或贺卡。我能看到这对老夫妇眼里的黯淡和心里的最痛:一生的心血、付出,多少的期望和骄傲,现在却是身心两空空。

当我们握手告别时,我的女友心直口快地说:“晓草,以后在你儿子的婚姻上不要管太多。”她的先生则轻轻地摇着头:“没意思,没意思,人生真的没意思!”我找不到任何能够安慰他们的话语,只有深深的同情。

 

 

但求一见不可得

 

我的隔壁邻居也是一对中国夫妇。先生刚刚从大公司退休,太太是一位很能干的家庭主妇,烹饪理家、手工园艺,样样拿得起、放得下,把家布置得舒适而美丽。我们都喜欢到他们家串门,热心的主人总是拿出新鲜的点心或食物来款待大家。这对夫妇唯一的儿子,在大公司工作并已经结了婚,一家人和和睦睦的,使人好生羡慕。

孙女出生后,祖父母更欢喜得整天合不拢嘴。看着儿子、媳妇双双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幼女,还要业余进修,二老就体贴地把小孙女接到了身边。

本来是多么美好的生活画面啊!但是毕竟是两代人,对抚育和教养孩子,有着一些原则上的不同。儿子还好说话,受过高等教育又是白领的媳妇,却在能干且固执的婆婆面前,渐渐地流露出不满。

热心的祖母则忘了这是儿子的孩子,要尊重媳妇的意见,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老经验、旧习惯来带小孙女了,所以她依然是我行我素。直到有一天,她在媳妇面前用夸耀的口吻,说起如何将不听话的小家伙关在地下室里做“规矩”时,媳妇压抑已久的愤怒藉着这根导火线爆发了。这一次,连儿子也站到了媳妇一边。

因为生气,双方都失去了理智,说出了本不想说、也不应该说的话。母亲气得口口声声要赶儿子、媳妇出门,没想到小夫妻俩抱起女儿,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这一走直到今天,一年多了,老夫妇的气早就消了。虽然有时候还是觉得小辈们“忘恩负义”,但是他们实在想念孩子,特别是可爱的小孙女。

于是他们试着打电话,没想到儿子和媳妇一听到是他们的声音,便立刻挂断。他们又在孙女的生日前夕寄去了礼物,但很快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后来,老俩口实在忍耐不住舐犊之情,而放下所有的尊严托友传信:可不可以开车到儿子家门口,让孙女出来见见面?这也遭到了一口拒绝。

熟悉的邻居和知情的朋友,都能看到这对老人在强作笑颜的背后,是不干的眼泪。他们似乎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大女子主义的妈妈

 

我也步入了中年。我的母亲从小爱我至深,给了我丰盛的温暖。但是妈妈也是一位要强、固执的女性,家里基本上是她主事。我结婚后,有了彬儿。因为那时上海的住房紧张,所以我们和我父母同住。他们都已经退休在家,小外孙带给了两位老人很多的快乐和疲累。

不晓得是我们年轻、正值事业家庭起步阶段,忙忙碌碌地忽略了父母的感受,还是有时候对母亲的无科学依据喂养的不认同,加上妈妈的一不称心就要数落甚至发火的脾气,渐渐地两代人开始有磨擦和争执。我对妈妈态度是尽量包容。父母深厚的养育之恩使我能在火山爆发的关头,仍然能够忍耐住。我亦很感激我的先生,和老年时期的妈妈相处有时是不太容易,特别是他自己的母亲,是一位非常善良的女性,一生中唯有父母、丈夫、孩子的存在和需要,从未说过一句重言,只是无私地、完全地奉献。有这样一位母亲的先生,自然对我的“大女子主义”的妈妈很不以为然,但是他为了爱我,也是理智的约束,还算和睦地相处了下来。

现在妈妈已经离世,我在思念她的同时,也为我们没有“反目为仇”感到庆幸,更为没有留下无可弥补的遗憾而得到安慰。

 

 

伤心懊悔的大姐

 

我的一位同龄女友与我们分享了她成功的理家之道:在家庭关系里,一定要情重于理,情多于理!细细想来,真有道理,连古训中不也有“通情达理”吗!可见情必在先,理应在后!尤其是在家里,没有绝对的错与对之分。如果一定要找出谁对谁错,势必两败俱伤:赢者筋疲力竭,输者伤痕累累!当我们以情为重时,会使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让我们能听到和看到对方善意的出发点,以至于在本来就不是“性命攸关”的琐事上,可以互相接纳、谦让和商讨,做到“家和万事兴”!

可惜我的大姐,就是一位“刀子嘴,豆腐心”,与我母亲在嘴上一向寸步不让,针锋相对。尽管她对妈妈的晚年照顾最多,但是她们始终磕磕碰碰,互相埋怨个没完。直到妈妈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走了,姐姐伤心了很久很久,反复地叨念着:怎么这么快就离开了?要是生个病什么的,让我服侍她老人家几个月,我这心里也好过一点哪!

是的,我们没有一个人知道什么时候会走。如果我们能够珍惜每一天,让爱和宽容来充满我们的生命,就不会让遗憾永留了。我们都有年轻的年华,也一定会进入暮年的黄昏,因此,我以一个母亲和女儿的双重身份,来呼唤:亲爱的朋友,如果你的父母曾经让你伤过心,请为了他们对你永远无法回报的养育之恩,为了你今天也作了父母,更为了上帝无条件地爱着你,原谅他们!在你年老的父母还在世的有限时间里,不要再犹豫彷徨了,快快地回到他们向你一直展开的爱的臂弯里,成为你生命中永远的祝福吧!

 

 

作者来自上海,现居美国密西根州。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